图说丨宁夏平原百万亩稻田 助力袁老禾下乘凉梦
24
05-2021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稻区。宁夏平原灌区种稻始于6世纪后半叶,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北周移江东之民于宁夏,带来水稻栽培技术。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是唐代贺兰山下营田中,已普遍种植水稻。《宋史》中即有“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的记载,足见千年前宁夏地区的水稻种植就已相当发达。清朝,康熙皇帝过宁夏时,曾将宁夏大米钦点为筵席主食,称为“珠梗米”。新中国成立后,宁夏水稻经历了多次的品种改良换代,近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又鉴定出了一种新的“粳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塞上江南行
2002年8月25日袁隆平院士应邀来到宁夏
考察宁夏农科院作物所的水稻试验田
5月22号中午1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这位和蔼的老人在水稻田里忙碌的身影成为人们无法忘却的记忆。19年前,自治区政府聘请袁隆平为顾问,袁隆平来到宁夏考察,在宁夏的水稻田埂上留下了他的足迹。
那个时候,正是宁夏引黄灌区风吹稻谷千重浪的季节。宁夏农科院独立培育的宁粳23号刚刚通过了全国评审,每亩的产量高达800公斤以上,在全国属于超高产量,这一成果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赞扬。袁隆平院士多次讲到宁夏种植水稻得天独厚、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病虫害少,优质稻栽培研究大有可为。他断言,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宁夏水稻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示范田亩产1000公斤的丰年不会遥远!
宁夏平原:稻花香里说丰年
俯瞰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沿河两岸,地势平坦,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是宁夏农业的精华之地。之后,宁夏一直按照袁院士的育种方向,来选育宁夏水稻品种,选出了一批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
塞上江南鱼米乡
宁夏稻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轻,污染源少,生产的大米表面光滑,晶莹剔透,细腻油亮,入口粘而不腻,滑润爽口,口感极佳。“天下黄河富宁夏”,大河延绵,灌渠纵横,春种秋收,辛勤的劳动人民在黄河金岸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用智慧和汗水挣得五谷丰登、粮仓满满,宁夏大米用良好的口碑和一张张证书诠释着自己的品质。
辛勤的农民正在种植水稻
粒粒饱满的优质水稻
稻花香里说丰年
(图片源于视觉宁夏图片库)
(图片源于微博@人民日报)
1930-2021
他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在晚年的自述中,袁隆平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续,英雄不断涌现,我想最难得可贵的就是许多像袁老这样的国之大者,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我们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禾下乘凉,不断延续。做一个为心中理想而奋斗学习的国之大者,共勉!
视觉宁夏网
视频 | 图片 | 文章 | 资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