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导致异常心理,引起异常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十六

寻找病理原因,即是病因学的主题。异常心理和正常心理的反应一样,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但若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考察,或从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便可将异常心理的原因分为遗传,生物,心理,社会四大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指直系父母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形式,在妊娠时将其全部转移给子代。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23对即46个染色体,每对都有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每个染色体都有1000-2000个基因,而它们都具有转移遗传特性。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是由性染色体引起的,如一般男性是从母亲那里获得X染色体,从父亲那里获得Y染色体(若从父亲那里获得X染色体便为女性,即XX)。但若携带过多的女性染色体,男性即由正常的XY型变为XXY,或XXXY甚至XXXXY的形式,于是这种人虽有正常的阴茎,但睾丸很小,且拥有不少女性特征,如乳房发达,女性脸面和声音,无体毛。这样的男子不能生育,情绪低落,表现出神经症的症状的反社会行为。
另外,22对(除第23对性染色体)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若有多余的染色体,就是先天愚型的病因,这种人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且有类似先天愚型的斜眼,平脸等特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中,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癫痫等,遗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其它异常心理来说,遗传的作用就不可妄断了。
2,生物因素。
遗传引起的一般是素质性因素,而生物因素既包括素质性因素也包括诱发性因素。
素质性因素又包括结构因素和生理因素,结构因素:如身高,体重,比例和外表特征等,如果严重偏离常态都可能对心理的正常与否产生重大影响。生理因素:如内分泌的活性过强或不足,自主反应性的过量或缺乏,体质缺陷等,都可能引起变态行为。
诱发性因素是指对身体有害的毒物和生物学剥夺。前者如记忆丧失,智力缺乏等,都可能是中毒性神经病的症状;后者如营养不良,缺氧,睡眠不足等,都可能产生性功能障碍或引起大脑结构的变化。

3,心理因素。

从心理方面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是很重要的,然而它很难与社会因素分开来讨论。心理活动的内容,方式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我们探讨心理因素时,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一种形式上的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选择目标或决定方向,常常须思之再三,这便有了心理内部的动机冲突;为应付外界事件,人们常采用某种较固定的行为方式,这也便养成了种种习惯的防卫反应。人的心理于是受到许多影响,在为求得适应的过程中出现不少不适应的异常行为。
动机冲突是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也叫心理冲突。由于动机冲突,常常使人的需要部分的或全部的得不到满足,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亦即产生了挫折。所以动机的冲突被心理学家视为挫折情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挫折的是人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反应,这便给异常心理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苍蝇真不叮无缝的蛋吗?

生活之中,许多事情是不可一锤定音的,或为全面考虑。或为结果着想,或为自己利益,或顾忌他人看法,等等,常会使人左右为难或举棋不定。这便是动机冲突,其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双趋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同样诱人的目的时,迫于情势,只得舍去一个才可得到另一个。这时内心冲突便开始了,而且一当决定选择此目标,又会感到此目标更好:(所有的选择到最后都会有遗憾)而真正选择了彼目标,又会觉得此目标更有利。总之,只要有所倾斜,动机冲突便加剧。最终,无论是选此亦或是择彼,都可能后悔当初的决定。是去某行政部门做一个位高薪少的角色,还是去某公司坐一个薪高位不稳的位子?是选张伴我终身,还是择李作终身伴侣?是出外去看那优秀的文艺演出,还是在家收看精彩的球赛转播?“鱼与熊掌”同时出现,只能导致“不可得兼”之结局。当然,也可采用两个都不选择的冷处理方法(条件允许)

(2)双避冲突:即当人们面临两个都不令人喜欢或具有威胁性的目的时,迫于情势,只得选择其一,才可避免另一。双避冲突的演化过程和结果与双趋冲突一样,总难免有“悔不当初”的感慨。如无意触犯交通规则,交警给你两种处罚,可任你选择:罚款100元或站交通岗2天。若选择罚款,钱刚出手便后悔:“两天也难赚100元,应该选择站岗。这一下去了四分之一的工资。”若真选择站岗,又后悔:“如今钱不值钱,区区100元算什么?这风吹雨打,两天难过,何苦哉!这“骑虎之势”,令人左右为难。
(3)趋避冲突:即人们面临一个目的,既欲趋近,又想避开的冲突形式。这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趋近时是为:利或得,但又顾忌害或失,但又想到利或得。好吃肥肉又怕发胖,想结婚又怕负担,即是典型的趋避冲突。张某决定向李某求爱,当趋近李的住处时又想:“如果碰了钉子可脸上无光了,如果他(她)向朋友公开,我可无地自容了。”待走到李家门口,剩下最后一口勇气,只是敲开门说一句“请借本书给我”。离开李家,大舒口气,但又马上觉得自己是不是顾忌太多,胆子太小,甚至大骂自己窝囊,连“我爱你”三个简单的字都不敢说,这便是“叶公好龙”,等真龙降临却“弃而还走”。
在外界事物的作用下,人们可能采取适当的行为表达动机愿望,实现目标,满足需要,也可能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冲突,消除焦虑。这后种情况既是防卫机制。在个人生活中,个体用防卫机制适应挫折情景和减少焦虑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防卫机制往往只是获得一种主观上的解决,而实际情况如何却常是另一回事。因此焦虑可能没有减少,反而沉淀在心理,引起种种异常心理。有关防卫机制的方式以后会有详细介绍。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扎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之中,个体行为也就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使其产生人格缺陷和行为紊乱,我们要分析的便是这种压力境遇。

(1)家庭影响:家庭影响对个体的成长之作用是极大的,也是极深远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个体幼时的生活经验或亲子之间的关系,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家庭影响可简单的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①育儿方式。包括婴儿期的哺乳方式(定时式或自由式),幼时的大小便排泄(任意的或苛刻的),对儿童行为的放任,溺爱,苛刻等。
②父母关系,包括争吵,分居,离婚等,
③家庭成员影响。包括父母和其他年长者情绪的反复无常,前后矛盾,行为障碍或反社会行为等。
④其他事件。包括家庭成员死亡,经济拮据,缺少地位,家庭声誉等。
(2)教育影响:教育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伴间的影响等。学校教育的影响一般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它也因此可能带来副作用。特别是学习的竞争,极可能对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出现焦虑反应。胜者可能自傲自负;败者可能自悲自怜成自暴自弃。
(3)经济文化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失调或异常心理,像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药瘾,性变态,神经症和精神病等,其原因都深植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之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阶层,都市化和现代化,文化的弊病与社会风气等都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压力。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在与这些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如心理学家霍灵希以美国一小城镇的十万居民为对象,对社会阶层与心理异常者进行研究,发现:心理异常程度的轻重,有随社会阶层不同而有改变的倾向。在高阶层的社会里,神经症患者较多,精神病患者较少;但在低阶层的社会里,情形恰好相反。
知己知彼,方能所向无敌,希望读者能从这文章中获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