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没背景的年轻人,请一定明白这3个道理

01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刚毕业的,甚至还有没毕业在读大学的,都有对财富的焦虑,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焦虑。

我回想下我刚毕业的25岁多,也是一样的焦虑。老大不小的年纪,刚刚硕士毕业,所在行业还好巧不巧进入了下行通道。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贩卖焦虑,随便聊点啥,都会一堆人无脑喷“贩卖焦虑”。其实焦虑哪里需要贩卖。7年前根本没人给我贩卖焦虑,我不也自带焦虑?

焦虑是基因里求生存带的。你说你祖先原始人的时候,野兽来了不焦虑,食物没了也不焦虑,能活到今天?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的,让咱有竞争的动力,不过量就好。

所以呢,看到这么多跟我当年一样有些焦虑、对不确定性有些惊慌的小伙伴,就想真诚地给些建议。

也不能说建议。就说现在让我回到25岁,我觉得我自己依然特别认同的、觉得一定要坚持的几个思路。

02

第一,搞请自己行业、职业的天花板。

太多人一毕业就随大溜地做选择,进了企业后又随大溜地熬。熬到挪腾的心气儿都没有了,从一腔热血的青年熬成了满脑子下月房贷的中年,一抬眼发现卧槽,天花板太低了,不是我幻想的人生赢家模样啊。

是他们不够努力吗?并不是。不是有个预言么,让驴拉磨,就给它眼前挂个胡萝卜,它就一直追着胡萝卜拉。所以他们可能正是一直太努力地在够眼前的胡萝卜,努力到没有时间、精力抬头看看路。

是他们能力不足吗?也不是。很多行业一下行,不少人就跟着降薪了。是这些人的能力一下子变低了吗?显然不是吧。

所以,从你要选择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开始,你就要搞清楚,自己的下限、上限分别在哪里。往未来10年看,你的努力方向,是不是跟你想要的收获相匹配。

举个例子,我一个老同学,当年就是别人家孩子那种,进了国企。如今本科毕业10年了,年薪不到十万混着日子。而当年很多能力、学历都不如他的同学,如今年薪几十万,一线也付了首付上车了房子。

但你能说他混得差吗?也不是。因为他一毕业就听家里人的,回了四线老家,进了国企。在四线老家,年薪不到十万是国企标配,他并没有比别人差。而他所在的企业,中层基本都是关系内定的,所以是资源兑换金钱。因此他的努力、能力在这个赛道都是失效的。他这个收入,也没有多差,就是干了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正常水平。

他的朋友就混得特别好吗?他只是毕业去了一线,进了互联网公司,北京不少互联网公司的职位应届生起薪都1、2万了,他干了十来年了,年薪几十万可能也就是个随大溜的水平。

所以,一定要看看你努力的天花板在哪里,它是不是足够高。

那既然很多国企、甚至央企天花板并不高,为什么那么多人拼命往进挤?

因为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有的家庭有钱缺地位,他们把孩子塞进去,追求的是社会地位;有的是有足够钱不用也不想努力,他们追求的是孩子的人生下限,就你朝九晚五跟那儿待着,别给我找事情就好。

所以你可能会遇见开着跑车来上班的前台,会遇见收着十来万租子的同事。大家都领5000块的工资,如果你还在为房子首付发愁,你自己想想,你有没有资本跟他们一起混吃等死?

我也在北京央企下属公司干过两年。我们那些年进去的人,家里助力不足的,辞职的就很多。家里助力足的,都踏踏实实留下了,毕竟是真的清闲。这就是现实。

很多爸妈也不一定拎得清的,所以不一定要事事听爸妈的,尤其本来也并没有成功经验的父母。18岁后你就成年了,一定要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

如果你的处境,不是轻轻松松图个人生下限的,那你就要想办法,去你的能力、努力能换成金钱的赛道。比如想办法进互联网大厂,比如技能不行但沟通力行那就去干类似销售这种真凭业绩说话的职业。

现在人才的流通基本已经没有什么限制了,切忌抱着所谓“铁饭碗”自欺欺人。

上文只是拿国企同学举个例子。国企也分行业分赛道,也有赛道给力混改做得很好的国企,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校正对金钱的看法。

要说我人生里的大转折,看了《富爸爸》系列,刷新了一遍对金钱的认知,绝对数得上。

首先,太多人心里想要钱,却不敢说自己想要钱。他们厌恶贫穷的生活,却觉得谈钱可耻。

这个现象,并不是我们文化里独一无二的。当我看了大量谈钱的书,我会发现这是通病。可能只有在犹太人的文化里,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坦然跟他们谈钱吧。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美国3%的犹太人,掌握着70%的财富。

不管你以前跟金钱的关系是怎样的,现在开始,一定要重新认识它。金钱只是工具,是工具就是为我们所用的。用得好,就是巨大的力量,能带我们去实现梦想、去看到更大世界的力量。

既然这样,追求它,便是合情合理的,只是你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追求。

这些年,我签过许许多多的合同,作为乙方、作为第三方都有。尤其是作为第三方签合同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开始不敢大大方方谈钱谈条款谈利益的人,最终执行合同会困难无比,甚至反目;一开始大大方方谈利益谈钱的,后面的合作关系反而越来越紧密。

后者就是善用工具,让双方满意。前者对谈钱的恐惧,让他们各自都心存不满,总有爆发的一天。

其次,认识到自己有财务自由的机会,只是需要正确行事。

太多人以为自己一生被金钱所困,是因为投胎的家庭没有足够富有、自己赚的钱不够多或者是自己的阶级根本不配财务自由。

但其实这并不是事实。很多人都是有机会有能力的,他们只是因为不了解资产和负债的区别、不理解复利究竟如何发挥作用,而不断错误地用着金钱的工具,去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贪婪,让自己不断陷入缺钱的窘境。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影响着我们的一个个选择,我们的一个个选择结成了我们生活的“果”。要相信,主动权其实一直在你自己手里。

第三,时刻准备着,拥抱变化。

小时候,少先队宣誓,有一句: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其实那时候,我并不是特别理解准备着的意义。

而在我硕士毕业的这7、8年,我不断转行、换岗、换城市,事业越干越漂亮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准备着”这三个字的分量。

我换城市的时候,我爸说我买房帮不了你,你孤身一人去了北京可咋办,我知道我想要一线的资源,奋斗的苦我了解也准备好了;我离开央企的时候,无数人告诉我私企江湖拼杀险恶,但是我知道我要的不是央企的下限,我要的是更高的人生上限,我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准备好了;我转行的时候,无数人告诉我从头开始的艰难,但我知道我要的是自己看准的上升的赛道,为了它,心态、技能都准备好了。

你越早从心底接受变化是常态,你就越愿意“准备着”:准备着,不断学习、精进、提升自己的能力;准备着,敏感捕捉上升的机会;准备着,不断找寻自己最适合的生态位,占住它。

抱着一个确定的工作重复一辈子,早就不是我们这代人该走的路子了。

公开数据显式,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7、8年。美国中小企业寿命也不足7年,大企业不足40年。看看哪个能合适你待一辈子?

新媒体把传统媒体干趴下这一波,传统媒体里准备好了的人,都借着自己干媒体这么多年的敏锐,成了最早吃到红利的一波弄潮儿;而惧怕变化聚集变化的,都眼睁睁看着行业份额急剧压缩自己的收入越来越低却无能为力。

树挪死,人挪活。时刻提起精气神儿,准备着拥抱变化,才能有眼光时别,并且稳准狠地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03

以这三点为根基,踏踏实实努力,你的方向不会出现大问题,认识也一定是一个不断打开的过程。

认知打开了,能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了,资源、金钱也就随之而来了。

我是米粒,关注我

每天为你分享一个赚钱项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