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汤的解析与实战运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
杨兆林老师诊疗预约电话: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

泽泻汤《金匮要略》

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组成: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用法: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功用:利水除饮,健脾制水。

主治:饮停心下,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

方解:

方中泽泻甘淡,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为君药。白术甘苦,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助脾运化水湿,为臣药。两药相须为用,重在利水,兼健脾以制水,为治脾虚水饮内停之良方。又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术散,以白术、泽泻等量配伍应用,主治水肿觉胀下者。

注论精选:

徐忠可:肾为水之源,泽泻味咸入肾,故以之泻其本而标其行。白术者,壮其中气,使水不复能聚也。然以泽泻泻水为主,故曰泽泻汤《金匮要略论注》

尤在泾: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而胜水也《金匮要略心典》

程云来:《内经》曰:清阳出上窍,支引留于心膈,则上焦之气浊而不清,清阳不能走于头目,故其人苦冒眩也。白术之甘苦,以补脾则痰不生,泽泻之甘咸,以人肾则饮不蓄。小剂之治支饮之轻者《金匮要略直解》

泻汤和苓桂术甘汤的鉴别:

都主治痰饮广泛所引起的头目昏眩、胸胁支满,而且药味也很相似,但 轻重缓急有别: 泽泻汤“苦冒眩”三字提示本证剧烈状态,与体位无关;苓桂术甘汤是针 对痰饮病不易速去的特点,与体位有关,'起则头眩’这种疾病轻重的转化在 临床上是很常见的.很多剧烈的水饮上泛证,在用泽泻汤大剂控制后,再用 苓桂术甘汤或«外台»茯苓饮等小制其剂,缓缓收功,反而疗效更巩固.

医案:治疗头晕案

郝春立,男,山东聊城人,2019年师承郑州杨兆林先生.

程某,男39岁,主诉:头晕7天。现病史:头晕,伴耳鸣,恶心,头皮发 紧,如带铁盔,整天晕沉沉,躺床上休息头晕无改善,下肢沉重,精神稍差,口 干,无口苦,大便不成形,小便可,近几天加重. 刻下证:头晕,头皮发紧,如带铁盔,伴有耳鸣,恶心,休息后头晕无改 善,大便不成行,小便可,舌胖大,苔白腻。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 主之。

处方:

泽泻5两、白术2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泽泻汤方证是:“舌体肥大异常,头晕或头重,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 或白腻,脉眩沉.”此患者头晕,头皮发紧,大便不成形,舌胖大苔白腻.符合泽泻汤方证.

治疗:

泽泻汤泽泻50g,生白术20g.3剂,日一剂,分三次早中晚服用. 患者服晚三剂后诸症好转80%,继原方三剂,观察.

本方主治支饮之眩冒证。水饮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而致眩冒.眩 冒,不同于一般的头目眩晕,冒,指头如物罩,神不清爽;眩,指眼花撩乱,视 物不清.是头目眩晕之苦有莫能言状,或昏昏然如处云雾之中,或重重然如 戴铁箍钢盔.此外,还可见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沉弦等症.泽泻汤方仅 二味,但功专力猛,有干军不挡之勇。泽泻利水而不伤阴,使水饮下渗,清阳 上升;白术补土健脾以制水,使水饮之源根绝.本方不唯治眩晕,凡水饮内 停,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之候,皆可酌情使用.”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
杨兆林  52岁,
主任中医师,
医圣仲景故里,
河南伤寒名家,
著名经方实战家,
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辽宁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自厚生”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