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数学家称“平行线可以相交”,引科学界质疑,死后12年被证实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孔子曾提出过“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他察觉到每个独立的个体,在各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传授其相应的知识。可见,人与人之间是有着智力差距的,可叹的是越聪明的人,越难以被世人所理解,俄国就曾有这样一位数学家,生前一直不被理解。

在公元前7世纪,几何学就出现在了古埃及,随后传播开来慢慢的得到了发展。公元前600年左右,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认为数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数的研究,并且运用到了几何学。

因此,毕达哥拉斯通过研究,得到了“勾股定理”,据悉最先认识到“黄金分割”的也是这个学派。这个时候,几何学只得到了有限的发展,但是却为后人提供了参考,为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约公元前330年,欧几里得出生于雅典,雅典则处在古希腊,是当时文明的中心。因此,欧几里得深受这里的学术氛围影响,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还希望自己能够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柏拉图的数学思想。

据悉,当时的柏拉图学园想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于是在学园的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前来求学的人,都被上面的话给搞糊涂了,因为他们正因为不懂,所以才来求学,但是却发现不可以入内学习。

这时的欧几里得,虽然也不懂几何学,但是却没有多少迟疑,带着对于数学的痴迷,径直的走了进去。随后,欧几里得通过学习,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并且根据前人的经验,以及自身对于数学的理解,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并且对于几何有了一定的认知。

随后,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有了更深的研究,不过在这里却已经没有人再能够为他解惑了,为此他进行长途跋涉,从雅典古城抵达了亚历山大城,进入了亚历山大大学。据悉,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原本》,有人分析可能只是当时大学里的一个课本。

《几何原本》上面记录的,也可能只是欧几里得平日的学习进度,以及他个人对于几何的个人见解。欧几里得来到亚历山大城以后,虚心的向诸位学者请教,并且还试着阐述自己对于几何学的理解,最终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就。

《几何原本》面世以后,上面记述了很多前人就得到的数学知识,欧几里得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加以整理,最后再由简到繁的进行阐述。欧几里得依据这些,创立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使得人们能够系统化的学习几何学,也为近代的微积分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欧几里得被后世称之为“几何之父”,很多的数学家深受他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个人敢于去挑战权威。这个人就是罗巴切夫斯基,他生于1792年,是一个俄国的数学家,他对于几何学也有很深的研究,并且成为了非欧几何的早期发现人之一。

1815年,罗巴切夫斯基开始研究几何学里面的平行线理论。他试图解决《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并且同样也是沿着前人的思路,一步步的去进行证明,但是经过两年左右的证明,他发现可能自己的思路是错误的,于是推翻了此前的证明,开始进行了反证。

于是,罗巴切夫斯基提出了“第五公设不可证”,他用这个命题和其它的公理进行组合,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推演。罗巴切夫斯基在推演过程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并且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公理系统,这就是非欧几何的开端。

1826年,罗巴切夫斯经过反复的验证以后,觉得自己的发现不是谬论,于是发表了论文,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不过,他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大家都深受《几何原本》的影响,并将之奉为真理,所以大家否定了他的发现。

随后,罗巴切夫斯遭到了学术界的抨击,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天方夜谭,并且受到了很多的讥讽,但是却没有击败罗巴切夫斯。1829年,罗巴切夫斯根据自己的见解,写出了《几何学原理》这本书,并且在1832年的时候,他还送到了相关机构进行评审,却仍旧遭到嘲讽。

在当时,不止罗巴切夫斯一个人发现非欧几何,还有一些人也发现了,但是因为学术界普遍不认可,所以他们也就没敢发表,更加不敢公开的支持罗巴切夫斯基。于是,罗巴切夫斯基一直都生活在被质疑声中,晚年的时候还被迫辞去了工作,理由是他年龄太大了。

1856年,晚年的罗巴切夫斯带着遗憾逝世,直到他死后12年,他的学术研究才慢慢的被认可,并且被人赞誉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屈原说过的一句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