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朋友圈

老年人的朋友圈
新民晚报
编者按: 如今,网络正逐渐改变着老龄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养老状态,朋友圈成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部分。以往,在中青年人眼中,老人的朋友圈,关注的大多是“养生鸡汤”,其实他们也是爱生活、爱分享的。就像这期中的几位老人,他们在时光中记录花香、记录孙辈的成长历程;还有的把朋友圈从线下搬到线上。他们说,朋友圈的互动成了释放成就感的平台。有了网络,老年人的朋友圈有了质变,圈儿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有时连孩子都说,刷他们的朋友圈,都忍不住想和他们做朋友。
目 录
  1. 宁阿姨的花事——虞王孙

  2. 线下舞友 线上“圈友”——姚亦敏

  3. 圈内往事如烟——王坚忍

  4. 童心未泯的成熟之美——赵荣发

  5. 领着朋友一起“白相”——陈震屏

  6. 我有一个流动的圈——章慧敏

  7. 圈里那红红的夕阳情——周云海

  8. 我的“镇圈之宝”——李云杰

  9. 悄悄取消屏蔽——张君燕

  10. 知识“万花筒”——张林凤

  11. 辟谣伪养生——周 芳

  12. 静静做个看客——魏鸣放

宁阿姨的花事—耿艳菊

认识宁阿姨,是在去年。那天,出了地铁,外面下起了雨,刚向前走没多远,透过密集的雨帘,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在雨中蹒跚着前行。我来不及多想,迅速上前,把雨伞为老妇人撑过去。

她就是宁阿姨,感激地向我微笑致谢,她是去植物园看郁金香的,没想到回来时会下雨。宁阿姨是个瘦瘦小小、看似很普通的老人,身上却散发着独特的气质,说话时语调和缓、眼神明亮,笑起来虽满脸皱纹,但每条皱纹里都洋溢着阳光的温暖。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宁阿姨和我住在一个小区。我把宁阿姨送到她家楼下,还彼此加了微信。

回到家,无事时看微信,看到了宁阿姨的朋友圈,那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各种花朵,姹紫嫣红,盛开在那个无形的花园中,一个个帖子翻过去,明媚鲜艳,养眼又养心。宁阿姨的朋友圈介绍写道:这里就是个宁静的小花园,平静平淡简简单单。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宁阿姨平时独自生活,她的儿女都各自成家了,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广州。她说,儿女生活不易,她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给孩子添麻烦。

独自生活的宁阿姨也并没有感受到人生暮年的孤寂和落寞,反而把自己晚年的生活过得比年轻时还优雅。她喜欢植物花卉,曾梦想着开一家鲜花铺子。岁月催人老,她已没精力打理花铺,但看花的精神绝对是有的。她把自己打扮得精神奕奕,开心地赴一场又一场与花朵们的美好约会。

宁阿姨的日子花香弥漫,她把明丽芳香的花朵用镜头定格,发在朋友圈中,让时光记住花香,也会把这些怡人的花香分享给亲朋好友,大家总是忙着向前赶路,偶尔低头闻闻花香,感受到生活的美意。

朋友圈的质变——虞王孙

十一年前,母亲在我即将退休的前一年,不幸突患脑溢血,经医生全力抢救挽回了生命,之后虽然脑子很清醒,但口不能言,右边身子不能动,只能长期卧床住院了。母亲一生辛苦,现在身患重病,特别是心力衰竭已好几年了,如今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虽然请了医院里的护工阿姨照顾,但我这个做儿子的更应该陪护在侧。于是退休时,我坚辞了单位的高薪留聘,做好了在医院里陪侍母亲的长期持久战准备。

我在单位里负责的是业务方面的工作,业务范围广,人脉也多。一下子交接了工作,跳出了原来的朋友圈,整天陪护在医院,看周围,都是躺着的病人,感觉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真有点不能适应。

老妈因病周转于几个医院之间,在各个医院里少则待半月,多则住月余。时间久了,病人家属间成了熟面孔,逐渐有了交流,于是新的朋友圈形成了。

智能手机的发展,促进了微信朋友圈的建立和发扬光大。病人家属群、老同事群、老同学群、老邻居群、家庭群……朋友圈里朋友多,各种信息、故事也是五彩缤纷,大家碰面就更新着信息,从此少了寂寞,多了乐趣,圈儿越来越大,朋友也越来越多。

朋友多了,信息也杂了,难免有不实信息和谣言伪装成正人君子溜进来,稍不留神就会中招。人说,微信,微信,不能全信。这时就得炼就火眼金睛了。不信谣,更不能传谣!微信中上海发布、新民晚报、劳动报等公众号是每天必看的,这里传递着正能量,更是识别假冒伪劣信息的强大武器!

从工作中的朋友圈,转型到了退休后日常生活中的微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经历了一个质的转变。退休后,朋友们联系更频繁,交流更广泛,我们在朋友圈里每天关心时事新闻,相互祝福着健康快乐!

线下舞友 线上“圈友”——姚亦敏

我已过古稀之年,却常常被人戏称“冻龄”。我想,究其原因不外乎跳舞吧。我是20年前退休的,刚从繁忙紧张的工作中退下来,一度失落、彷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参加了成人舞蹈班,我发现舞蹈使我愈发自信,班里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由此搭建了一个舞蹈圈。

当年,互联网还没有普及,要搞一次活动得一个个、一家家地通知,所以我们都十分珍惜每次上课的时间。上课时,我们在把杆上练功,下了课,大家一起品美食、喝下午茶。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聚在一起说说话,交流喜怒哀乐。

自从有了微信,我们这群舞友更是成了线上“圈友”。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我们早早地在群里策划好,一群时髦老太换上漂亮的衣裙和旗袍外出旅游,嘻嘻哈哈地徜徉在鲜花丛中、山水之间,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岁月,亮相朋友圈的,是一张张返老还童的“靓照”。

微信让交流更畅通便捷,我们这群舞友,不再只关注朋友圈的“养生鸡汤”,我们每天在群里,除了分享钟情的舞蹈视频,喜欢音乐的,会上传自己录制的歌曲,喜欢朗诵的,会上传自己的朗诵小品……我最佩服的是“笑容”,她喜欢文学,“每日一诗”竟坚持发了好几年。喜欢朗诵的怡然说:“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名句出自胡适,但用在我们群里合适。

这几年,一批新上海人加入了舞蹈班,这下更加热闹了,群里又增加了普及沪语的课程。一边是学生不标准地“吾,吾(我)”,一边是老师不厌其烦地纠正:“阿拉,我,我”……真是笑痛肚子。舞蹈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它拓宽了我们退休后的朋友圈,也像沐浴在心头的春风,温暖着我们退休后的生活。

和汤圆共成长——傅萍

女儿怀孕了,我这个准外婆喜出望外,女儿工作忙碌,所以今后带孙辈的重任就由我们夫妻俩来承担。

图片来源网络

领养第三代我没啥经验,当我把自己要做外婆的喜讯发在微信朋友圈时,收到了许多祝福,还有朋友提议,可以把孙辈的成长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将来再看会别有一番滋味。这是个好主意,没想到的是,我这一记录就收不住了:从小汤圆在妈妈肚子里开始,一直到现在,18个月来,我几乎是一天不落地把宝贝的点滴成长进步发在朋友圈里,当初的想法仅仅是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可渐渐地我发现,我输送的是与小汤圆互动的信息,收获的除了点赞,更多的是育儿的建言献策,让我受益颇多。

记得我刚晒出和怀孕女儿的合影时,就有人在我的朋友圈留言说,教育孩子不是呆板地从几岁开始,而是要注重胎教。是啊,我们做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语言表达等细枝末节都会传递到小宝宝的潜意识。这就是胎教啊!

小汤圆出生后,我发现微信朋友圈更是我育儿的课堂,相互取经,少走弯路:我每天会反复地给宝宝讲同一个故事、唱同一首歌、背同一首唐诗和三字经,等宝宝听懂了,我再换一批新的读给他听。我还非常注意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潜移默化中,小汤圆会“整理”自己的书架和玩具了。透过宝宝的眼神我读懂了婴语,他是个爱听故事、爱翻阅图书、爱思考的孩子。

与小汤圆相伴的每一天都是我夕阳旅途中的快乐源泉和动力,而与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是我释放成就感的一个平台。如今的小汤圆已能用眼神与我交流并能听懂我的语言指令了,我和宝贝互帮互助,一起成长,快乐无比。

圈内往事如烟——王坚忍

我的微信群中,有一个退休同事群,和其他退休群一样,大家也会发送一些待人处世的“心灵鸡汤”,但因曾是同事,我们谈得最起劲的还是当年的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春节时,大家在群里回忆起1982年海上黄鱼“大丰收”,每个职工发一张鱼票,可以买5斤大黄鱼;有人补充说,春节家宴上就有雪菜大黄鱼汤了。有人感叹,现在大黄鱼是人工养殖的,不太鲜,野生的几千块一条,吃不起。

去年“秋老虎”肆虐,某个高温天,有群友说,当年这时候应在单位游泳池里凉快了。十多个曾当过渔船出海的船员,纷纷接起了话茬,他们说,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个游泳池是职务船员考证用的,其中一项是在游泳池游200米合格。两位当过厂医的老同事说,当时有一个溺水了,她俩还参与了抢救。曾在单位经营部的老同事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游泳池的水被抽干了,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提供给我们用来剥海上捕捞回来的橡皮鱼,供应上海小菜场。我忆起了当年:“后来游泳池又改为清洗杂鱼用水的蓄水池。”

群里虽然东一句西一句,合起来却是一张老单位游泳池的历史拼图,也可以说是单位的兴衰、转型的历史拼图。回首往事,大家都感慨说,现在上海发展得这样好,也有我们当年出的一份力,我们应该更珍惜当下的晚年生活。退休后,有这样的朋友圈子,真好!

童心未泯的成熟之美——赵荣发

——你在低头看手机,看手机的人在猜度你手掌里的风景。在许多中年轻人的想象中,老年朋友圈里的聊天核心,无非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可否认,这些内容确实时常被提起,但我们朋友圈里的话题,远超这些范围。

不讲远的,就说前阵子,一群平均年龄74.5岁的清华学霸登上央视网络春晚,唱起了一曲《少年》,瞬间就走红网络,更在老年微信群里激起朵朵浪花,众多银发老人在转发视频时,不忘献上一串表情包和鲜花,记下一句深情款款的话:“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其实,当今老人的心态,从他们的微信名就能体现出来。“给点阳光就灿烂”“童心未泯”“小蚂蚁咪咪”“行空天马”……透过这些微信名,谁都能感受出其中洋溢着的充沛活力和激情。

事实的确如此。在我的老友群里,有一个是区老年大学艺术团队成员组成的。群里圈中,内容层峦叠嶂、多姿多彩,最多最热闹的话题,当数老友们参与的各项活动了。其中,不时会有人把自创自录的诗朗诵、歌曲舞蹈训练场景,以及各类艺术作品的视频发到群里,请大家点评;大家都会认真听、认真看,仔细品、仔细评。阿姨大妈们的旗袍秀本是老年时装队最出彩的亮点,可在我们这个群里,你也经常可以通过转发的视频,看到一些熟悉或不够熟悉的老爷叔,一身西装领带的走台姿势和气韵,令大家发出由衷的赞叹:嘿!好一派上海老克勒的腔调。

我当然还有其他的老友群,包括我当年老家的“邻里群”,但就是这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老人,也早已不是什么“泥腿子”了,他们在群里讲起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城里乡里新鲜事。

学会手机群聊的老人,自然而然地会顺应新思想新潮流,在这个方寸之地演绎出丰富的话题,在创新、活力、激情等方面难免会逊色于年轻人,但肯定也有后辈小生所无法企及的成熟之美,透彻之悟。老年人的朋友圈,童心未泯,很有意思!

领着朋友一起“白相”——陈震屏

不管老年人是抵触还是认同,不得不承认,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退休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想要不和时代脱节,就需要融入信息化社会,更需要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于是,我想到了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既可学习、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技术,又可为身边的朋友打开一扇信息之窗。可真要实施起来,我犹豫了。

最终,“冲浪”的诱惑力战胜了患得患失,我也由自己想到了老年朋友的整个群体。退休后,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白相”成了很重要的生活内容。怎样白相?白相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决定通过朋友圈与大家相互启示、交流。

三年半前,我的微信公众号开张了,还取了个“白相”之名。定位找准,朋友的圈子也就建立起来了。我每天阅读大量的文字,精选出旅游、摄影、美术、影视、美食等符合朋友们口味的内容,我要让我的“朋友圈”跟着我一起白相得越来越开心,退休生活越来越丰富。如今,我的公众号已坚持了1200多天,我发现我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大。每当看到粉丝们在文后踊跃写下一起白相的留言,我很满足。

三年多的“冲浪”经历,我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又结识了数以万计未曾谋面的粉丝和朋友,真正是乐在其中也。

让更多人听到医生的话——顾海鹰

我退休后在原单位,沪上一家三甲医院返聘了十年零十个月,专门从事健康宣教工作。两年前返聘结束后,在小辈的指导下,我开了微信公众号,继续撰写和组织医学科普文章,这是我给自己安排的晚年生活的一个部分。

退休了,我的朋友圈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增加的群友几乎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最喜欢大众化的“保健”“养生”“鸡汤”,俗称“养生鸡汤”。我深知,健康是人们最关心的事,人老了,疾病缠身,就算到大医院看专家门诊,也会有很多来不及问的保健问题。在曾经的工作中,我耳闻目睹了大专家小医生工作的辛劳,更加意识到,医学科普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我决定让朋友圈充分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听到好医生说的话。

邻居说脚底痛去看骨科,专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看了看她正穿着的大高跟鞋,建议她最好不要穿。然后,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经骨科权威专家审过的文章《穿鞋有讲究》,还发了康复医学科教授的文章,提倡骨关节保健的新理念:面对衰老,坦然接受,省着用、悠着点,文章说明了道理: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人体的退行性病变,慢性病患者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邻居看了后说受益匪浅,焦虑的心情也缓和了一些。邻居C说:“我不能吃面食,一吃面条、面包,血糖就会飙升。”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就请内分泌代谢科的专家撰文:吃面食会造成血糖升高吗?战友L在朋友圈晒她的锻炼成果:每天走1.5万步!我就发了篇骨科膝关节权威专家的文章《锻炼锻炼就好了吗?休息休息就好了吗?膝关节伤病治疗中的误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朋友圈晒医学科普的公益事,我还会做下去。

我有一个流动的圈——章慧敏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是从线下到线上的朋友,他们和我之间属于那种“有事必有人”的特殊关系。

大概在五六年前,家里的旧报纸、废纸箱和过期杂志堆得像小山般高,我想请人回收,可是小区里专门回收垃圾的一对夫妻回趟老家便一去不复返了,钟点工阿姨自告奋勇帮我去找人解决。不多时,胖哥按响了我家门铃。原来我认识这张脸,他平常就坐在菜场前懒洋洋地刷手机,脚跟前放一块收冰箱彩电的硬板纸,身旁一辆黄鱼车,我真不知他还收报纸等杂物。临走时,胖哥让我加他微信,他说以后随叫随到。和胖哥的网上之约使家里再没了堆积的废品,朋友圈让家也变得整洁了。

我的朋友圈里比较多的另一类朋友是快递小哥。什么顺丰陈、圆通李、申通张、邮政王……这些都是上门来拿过快递的小哥。今天的快递小哥已是大众不可或缺的朋友了,他们拉近了天南海北亲情友情的传递的距离,这样的朋友少不了。

小区物业修理工也是朋友圈中的一员。已有十几年房龄的住家,这里坏、那里漏是常态,有时一个小问题却让人很抓瞎,脑子里第一救星就是找物业师傅。早几年,我要么打电话求助,要么直接去物业办公室叫,碰到师傅在别人家忙,还不知啥时轮到自己?现在好了,我和小朱师傅互加微信等于建立了联络暗号:时间地点目标都有了。

前几天电脑突然死机,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花钱修理。发出求助信息后,朋友立刻推荐了和她有过联系的维修员,最中听的一句话:“靠谱!”果然,两位小伙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忙到下午近3时,连中午饭都耽搁了。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庆幸遇到了“靠谱”。于是,我的朋友圈里又多了这俩兄弟。

朋友圈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个好汉三个帮,老年人的生活,处处有人帮。

圈里那红红的夕阳情——周云海

一帮活跃于网络微信的老文青,一拨不忘初心的花甲人,每天把一个“祥和茶馆群”聊得叽叽喳喳。在这个只有四十来号人的文学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有群里文友的文章见诸各类报刊。大家不知自己老之将至或是已至,乐于“搬砖”不怕累,辛勤作文不怠倦;忘了年龄,坚守初心,一颗颗热爱文学之心怦跳不已。

“祥和茶馆群”是热闹的,时时有写作交流或文学探讨;“祥和茶馆群”又是虚拟的,它只是一个网络的小小茶馆。我们这群花甲人欣然于网上相会,更期盼着网下相聚。

春夏日,我们在公园僻静的坐石上小叙;秋冬时,我们亦有过餐厅包房的围桌欢聚。从上午十点多开始,在一个独立封闭的漂亮大包房里,彼此打招呼问好、或互作介绍,然后歇坐品香茗、尝果点;中午十一点半,十八位文友团团围桌聚餐;餐毕旋即进入悠哉的下午茶交流板块,独立漂亮的大包房,适合有些耳背的花甲人朗声交流;悠哉的下午茶,把夕阳长长的投影融入芳香里。

时光如水,美好的下午茶聚会终有依依相别时;尘世奔波,我们年轻时植下钟情文学的种子,一直在阳光沐浴下郁郁葱葱,纸短情长,在金色旭阳里憧憬,在灿烂夕阳下收获。我们知道自己老之将至或是已至,但我们的花甲心被红红的夕阳情温暖着。我们因文学而结缘,从线上朋友圈到线下交流圈,真带劲!

我的“镇圈之宝”——李云杰

我微信朋友圈里的老年人,大致可分四类,择几个代表亮相如下。

甲(女,64岁),在老年群体中相对年轻,爱学习、爱生活、爱家人,平常帮女儿带娃,会制作美篇,经常分享陪伴晚辈成长的记录,以哄孙辈为乐;关心新闻,及时传递社会正能量;会摄影,常分享四季美景,旅游归来会发美篇美图。偶尔晒美食,比如蒸了槐花包子,送给90多岁的老母亲品尝……满屏都是平常人家的温馨和幸福。

乙(女,82岁),智慧型。会辨别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源,关注专业机构和大医院的公众号,有正确的健康理念,懂得某种食品好不好,因人而异,与身体和营养状况有关,不会跟风乱吃。另外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利用朋友圈弘扬传统文化,分享经典智慧,或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内容。

丙(男,74岁),退休后,接触面窄了,面对海量信息既感新鲜,又无所适从,辨别能力弱,易轻信。点开他的朋友圈:“一个小动作,打通这条经络,耳鸣、心烦、失眠全没了!”再看“某台提醒:这8个人正在朋友圈窃取你的信息,赶紧拉黑。”均显示“账号已被屏蔽”或“内容无法查看”。还有就是因为迷信而转发的,比如“家中有属X的必转”。

丁(男,72岁),发挥余热型。以我二舅为代表,身体健康,加上单位需要,再者他也愿意继续奉献,退休不离岗,依然上班。极少发朋友圈,平常关注养生类信息,也关心国家大事,喜欢看头条新闻,不愿看小视频,是我们都很敬重的长辈。

俗话说,家有老,是一宝,朋友圈里的老人们,便是我的“镇圈之宝”了。我感恩有他们——偶尔发了不实信息,也是出于好心呀,及时提醒删除即可;我们付出一点宽容,换来的是无价的祥和。

悄悄取消屏蔽——张君燕

那天,小华捧着手机给大家看:“瞧我妈,又开始'科普宣传’了,我都怀疑她担任了朋友圈养生大使。”大家会心一笑,老人的朋友圈,不都这样的嘛!

图片来源网络

小华说,有一次他正吃桃子,母亲大喊:“有毒!”小华茫然。母亲认真地解释:“你没看我朋友圈吗?桃子西瓜一起吃会中毒!”小华耐着性子说:“西瓜和桃子都是夏天的应季水果,去年夏天,你还给我榨过西瓜桃子汁呢!”母亲这才不再坚持,但之后依旧热衷于转发类似文章。宁宁笑着说:“我爸还变着法儿损我呢。”有次宁宁的父亲问他要照片,宁宁有点感动,想着长时间没回家,父亲可能想自己了。可转身,父亲就把他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宁宁哭笑不得。父亲无辜地说:“我的老伙计们都在晒娃啊!”宁宁说:“人家晒的是孙子,你晒我干啥?”“我没孙子可晒,你说怪谁?”宁宁哑口无言。

我跟着朋友们笑,暗自得意自己明智,早就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李姐突然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多幸福啊,有那么一个爱你的父亲。”我愣住,李姐笑着补充:“你去看你爸的朋友圈!”我点开父亲的朋友圈,大部分动态都是关于我的点滴:工作努力、成绩可喜、孩子可爱、家庭幸福……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最多也只能算普通。可在父亲眼里,我的优点被放大了,俨然是个人生赢家。前两天我还在抱怨,自己能力有限,买的房子太小,位置也不好。但在父亲的朋友圈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恭喜闺女有了个温暖的新家,闺女真优秀!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抬手抹了下眼角,悄悄取消了对父亲的屏蔽。

知识“万花筒”——张林凤

我一直认为,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他们的朋友圈更像一个知识“万花筒”。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圈友尽可在其间畅意地秀一把得意之作,不仅愉悦自己,更让我们有了随时学习的机会。

有花与诗的园地。诗人郭先生晨练,藉此拍摄花草树木,并作简介配以诗文,即便无名花草,经过诗意的“拂拭”,也能透出柳绿李红、姚黄魏紫的精彩,每天跟着刷屏,感受“花言巧语”的美妙,还纠正了我错将木瓜花当作红梅花的谬误。

也有镜头里的世界。老同事凯蓉,退休后成为社区侨联志愿者,不但用镜头记录侨联活动,还迷恋上了拍摄鸟类,与“摄友”行走祖国大地,拍摄了众多珍禽异鸟。曾是摄影发烧友的我,欣赏她镜头中捕捉飞鸟的千姿百态,放飞了思绪。

还有迷你型的画展。画家“老民工”,隔三岔五地晒出画作,有建筑、风景、人物等专题,每次点开他的画面,犹如进入一个微型画展,随着字里行间的介绍,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与之有所共鸣。

更有上海新貌的速览。邮友兼圈友的老葛每天选择上海的一个点,背上双肩挎包前去游历。譬如:值得瞻仰的红色经典打卡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镇、社区街头有创意的雕塑,循着他的足迹,让我人在家中坐,犹在上海景中游。

掌上的圈内带给了我圈外的精彩世界。每天用边角时间刷屏几下,从这个知识“万花筒”里,总有些许知识和快乐收获。亲爱的圈友:我们无论是一面之交还是常来常往,我会在圈里关注你,有可能醉心欣赏忘了点赞,但你总是我的圈友,感谢您带给我友情和知识。

辟谣伪养生——周芳

母亲去世后,父亲独居,八十多岁的他,依旧喜欢新事物。前几年,他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自从使用微信,他喜欢在家庭群留言,交待我们大事小情。

父亲偏胖,常见的老年病他都有,于是他就在手机上关注养生知识,还把他认为重要的养生内容发到朋友圈,叮嘱我们也要点开看。那些标题都危言耸听,什么“再不看就晚了”“马上分享,惊爆病症源头”“年轻十岁的秘方”等。大妹是医生,她让父亲少看这些虚张声势的东西,有的都是假的,赚个点击量挣钱而已。父亲反倒拉长脸说,网上还有假的?再说了,我又没交钱,它哪能挣到我钱。

唉,以为父亲时尚,可他有限的鉴别能力在智能手机面前,还是有点小问题。

周末,我们姐几个都会到父亲那里,做饭聊天,陪陪他。有一次回去,看见家中有一小堆生姜,在我们一脸惊讶中,父亲拿起手机,指着前些日子发的朋友圈说,你们看看,这上面说了,生姜可是个宝,降血压、降血脂,还能治疗心肌梗塞,我这几天每天吃一大块,我还准备把降压药减量了。大妹皱着眉头说:“我看看你舌头。”一看父亲的舌苔,大妹急着跺脚:“你看你,舌头都这么红!你这两天是不是心慌、胃胀、烦躁?”父亲愣了一下点点头:“我早上起来眼睛也有点红,正准备问你呢。”“你生姜吃多上火了,赶紧停,降压药正常吃。再好的东西也得有个量,你把生姜当饭吃,还敢停药,血压突然升上来,再来个并发症,麻烦就大了,不能听信手机上说的,许多都是'伪养生’。”

“伪养生?”“当然啦,如果翻翻手机就能保健,那要医院干什么!要我们医生'望闻问切’干什么!”父亲没有争辩,看样子也没有完全服输。

大妹拿过父亲的手机,教父亲关注了几家著名医院的公众号和一个医学科普知识公众号,耐心地对父亲说,这里的养生知识足够你看的了。父亲终于展开笑颜,而后又心虚地说,那我要看到合适的,能发朋友圈吗?我们齐声道:“当然可以啦!”

静静做个看客——魏鸣放

对于微信朋友圈,我的态度时:基本不转、不发;只看,仅仅是看。

朋友圈内,大都是转载。可看,可不看,可点赞,可不点。一眼望去,先看题目,如有兴趣,打开。偶尔点赞,算是一种互动。

对于朋友发布的旅游图文,如果没有去过,我会去查地图,找一下位置,再看一些资料,就算是自己的“卧游”。对于熟悉的,或去过的地方,看过之后,就当是一次故地重游,温故可以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