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石 | 读《鲍老师》一文想到的 2024-05-03 15:25:48 乡土宁海5.15.推文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苏礼巧的《鲍老师》一经发布反响很大,评论很多不乏精彩之作现分享左青石的评论以飨读者原文链接:《鲍老师》前几日,刷屏时在“乡土宁海”公众号上,翻到一篇名为《鲍老师》的短文。读罢此文,我想起一个很老套的说辞,也是记忆犹新的话题:“写散文,要注重形散神不散,注重情感表达。”这是中学课堂上老师讲的,也似乎是散文留给我那时脑海中大而空的样貌。但,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和生活时光的淘洗,三十年来,我对这一文体的感知,或者说认识,也在发生某种迭代变更。其一,散文应有其独特的视觉观察角度,它并不是简单低阶的情感铺陈,更不是散淡冲和的心灵鸡汤,它是看人世百态的一只敏锐的“眼睛”;其二,散文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它要抛出问题,它即便无法药到病除,但需要有那种“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的生命觉醒意识;其三,散文应与创作者的心灵性情息息相通,不能骨是骨,皮是皮,散文太需要作者本色面貌的真实呈现和精神还原。我所知道的苏礼巧是一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有着非常出色的职业素养,当然,作文是她的“业余”,可正是这样对她来讲的“旁门左道”,恰恰反映出她性灵中极其可贵的一个关键词——“生命直觉”。说到这个命题,不由联想到老舍先生的散文里,那种郁郁勃发的生命意识,比如他写的《猫》《小麻雀》《多鼠斋杂谈》《趵突泉的欣赏》《林海》等等,那些对自然天地的热爱,对生命的关注与同情,对生活命运的品咂与感知,每次读来都能给人以奇妙的共鸣与体认。没错,老舍的文字无疑有着那个时代的“当下性”,正因为这个“当下性”是建筑在生命直觉和生命意识上的,某种意义上看,有其超越性,因此,读来总会让人觉得历久弥新。我想,无论何种文学体裁,何种文学形式都在从各个角度阐释人的生命关怀、追问人的存在归宿,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学的精神常态,也是文学的自觉意识。由一个老师,写另外一个老师,本是同行之间的记述,很容易写成白描画像,或者是很细碎的直觉的罗列。可在作者的笔下,有“交响乐”的组合:简明轻松的语言节奏、真实真诚的表达逻辑、引而不发的生命直觉,让文字刻画,成为了有音乐感的画面、有画面感的诗章。黑格尔讲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海德格尔则认为,人是某种随缘化生的“缘在”。她写道:“鲍老师坐在上面。时隔三十年之久,再次听他讲课。不同的是,那时我是一个小女孩,他是年轻的未婚的小伙子”,你看,这语言,是那么随意又克制,数十年弹指一挥的时空交错,电影镜头的蒙太奇手法,在不经意间给人刹那的错觉。作为“那时”的“小女孩”和“年轻的未婚的小伙子”,都是极其完整的个体世界,但又在不同的机缘场合,发生着“随缘化生”。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多少缘起缘灭,多少人间欢爱,一刹那即是永恒,其间有童年的纯真,对美好事物的萌动,都在她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我觉得这就是生命意识。她的记忆点也真是充满了种种机妙,甚至带着些与生俱来的“狡黠”,打架被老师捉,却“迅速抓住教室门的司別灵锁盒”,“提着我却拖不走我”,这校园内司空见惯的一幕“猫捉老鼠”的场景,在细节上的描摹,让叙事亮出了自己的“真身”,但作者更高明处,我想是在“但至于之后对我做了什么处置,我却忘了”,也许真是时间久而淡忘了,也许是无关大碍了,也就戛然而止。这,不也是文学中的另一种顺流而下的“生命直觉”吗。文中极具个性特质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鲍老师那时可瘦,肚子薄薄的”、“她穿着蓝绿色的马海毛毛衣”、“ 散发着正在发育的气息”“配合得就像两脚不共戴天似的”、“ 喉结一动一动”、“不再是从前纤薄的鲍老师”。这个怎么说好呢?我竟也一时语塞,莫言曾说:“写作就是敢于往钉子上挂私货”,我凭阅读的直觉,这就是作者苏礼巧笔下夹带的“私货”,她在以自己的真切体验来复制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意识。你说她,浅白,确实任何人读起来一点儿不费周章;你说她,真切,我们在文字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过往的青春岁月;你说她,哀而不伤,淡淡的怅惘中满是葱郁的浮萍。倘若要给好的散文,下个定义,恐怕是一件极容易碰壁的事,但单从这篇短文来看,我想也未必。这里面至少有一些具体的心得和感悟吧,首先它需要有自我存在价值的思考,过往也好,当下也罢,人的主体永远是母题,即便过着最青涩的日子,但传递出的却是最人文的精神;其次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学生有学生的笔触,童年有童年的色调,这也是一种作者必须修炼的审美格调和美学自觉,一种对于“精神家园”的痴迷与守望;再者就是对人生,或者说人生价值实现的思考,这可以是字面上的,也可以是隐喻式的,比如文中末尾嵌入的那段歌词,便是。每个人都会视自己为世间唯一,确实,这份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也即是我们行文的“锦囊妙盒”。尽管,作者之名声不以文章而著,但她的性情和品行都熔铸在文字里,幻化成美妙的一个个音符。兴许,也正是她的主要身份并非作家,这种无意之为、弦外之音,给了她足够的写作的空间和心灵的涵养,使得下笔的文字,不急不躁,收放自如。从生命意识来讲,这已经不是现实社会性的“她”在创作,而是内心沉潜后醒着的另一个“她”在流露,其声也高远,其蕴也无穷。 2021.5.18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 作者:左青石 赞 (0) 相关推荐 鲍胜闻: 丹青绘心愫 奇石可补天 ——青年女画家青石印象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这两年,在人才济济的安徽省庐江县 ... 【百优风采】寻归乡土:徐祯霞散文的时代性与乡土意识(文/侯显辉)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寻归乡土:徐祯霞散文的时代性与乡土意识 文/侯显辉 徐祯霞用散文为家乡倾情歌唱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散文是中国文学的主脉,它有强大的生命气息,是中国 ... 【方志四川•散文】林克强 ‖ 青石联想(外一篇) 青石联想(外一篇) 林克强 清早,我去郊区地里种包谷,途经隆昌市人民中路西段,见采石场附近一砣砣硕大的青石零乱堆成小山坡.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女娲补天的故事,感觉这些石头分明就是补天之石. 女娲补天的神话 ... 【早春三月】 (读心路老师诗歌有感) 文/寒华 主播/李艳芳 [早春三月] (读心路老师诗歌有感) 文/寒华 主播/李艳芳 我喜欢三月 那是一年四季的开篇 文人墨客满满的诗行 画家眼里最美的风景 它满眼春色生长的绿 它绿的可爱 绿的稚嫩 它是啊 孩子们嫩嫩的小 ... 张老师时评文——读得好,“碎片”也是宝 读得好,"碎片"也是宝 你今天看手机了?看官媒的报道了吗?看数字新闻了吗?看你喜欢的公众号推文了吗?看微博了吗?--你觉得,你离得了"碎片化"阅读吗?可是,&q ... 夜读|老师“打地鼠”式惩罚背不出课文的同学 没想到大受欢迎|一女子为过户京牌结离婚28次 北京严打以... [有趣] 老师"打地鼠"式惩罚背不出课文的同学 没想到大受欢迎 @燃新闻 消息,江西抚州 崇仁县孙坊镇中心小学徐老师用"打地鼠"的方式惩罚背不出课文的同学,却得 ... 不仅仅是为了那声问候 一一谨以此写给我的网络朋友心语读窗老师【神州诗词文化传媒28期】文/宋任升 不仅仅是为了那声问候 一一谨以此写给我的网络朋友心语读窗老师 文/宋任升 我们网络有缘 友情日深 你是个平凡的女子 做事低调行为感人 每每接受你的祝福 都会令我感到 你那颗善 ... 读今古贤文【二】空灵 不见太阳霉气大,不见世面娇气大.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盏茶.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落红不是 ...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一文捋清! 心电图图库大全 说明 来源:心脏电生理网 作者:崔俊玉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连续朵云纹大钱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连续朵云纹大钱.直径72毫米.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缠枝葫芦纹大钱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缠枝葫芦纹大钱.直径72.2毫米,厚5.4毫米.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对舞云龙纹大钱 五代十国 后晋·天福元宝左环读背上月外郭对舞云龙纹大钱.直径9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