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诸位国医大师治头痛

胡希恕

1、头痛多见太阳病,六经合病与审清。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脑系病常见头痛。这里重点介绍脑系病之外的头痛。关于头痛的病因病机,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素问·风论篇》:“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济生方·头痛论治》曰:“凡头痛者,血气俱虚,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又有风热痰厥,气虚肾厥,新沐之后,露卧当风,皆令人头痛。”《丹溪心法·头痛》曰:“头痛多主于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在头痛治疗上更能给予正确,快捷的指导。如《伤寒论》第一条即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就指明了头痛多属于太阳病。值得证明的是,有人认为这只是指感冒头痛,这里的原因,第一是没有正确理解太阳病的实质。第二是后世习惯把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把太阳病视为外感病,把内伤头痛视为无外邪,这样只认为急性头痛才见太阳病,而慢性则不能有太阳病。实际各种急慢性病中皆可出现头痛,有头痛则证明有太阳病的存在,不过不少头痛者已不是单纯的头痛,而是合病,并病。如太阳少阴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这样头痛的六经辨证既明,则治疗大法便可确定,这就是在太阳用汗法;太阳少阴合病用发表加温阳法;太阳少阳合病用和解法;太阳少阴并病用解表温里法。在大法的指导下,再辩具体的方证,则头痛可得到正确的治疗。

2、太阳汗法分虚实,少阴合病当温补。

(1)、例女,21,感冒,头痛,身疼,腰痛,恶寒无汗,恶心欲呕,素有腹泻腹痛,苔厚白,脉浮数,与葛根加半夏汤:葛根9g、麻黄9g、桂枝9g、生姜9g、白芍9g、大枣4枚,炙甘草6g、半夏9g。

按:此是太阳表实证为主的头痛,故用麻桂发汗,因有腹泻,实际合阳明病,故用葛根治利,并加半夏降逆。

(2)、例男,52岁,两年头痛,胃痛,头痛多在顶部,后颈部,身痛,膝关节痛,身热,汗出恶风,苔厚白,脉缓细。

与桂枝汤: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

二诊,仍身痛,胁痛,便干,纳差,欲呕,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12g、半夏9g、白芍9g、黄芩9g、枳实9g、生姜9g、大枣4枚,桂枝9g、桃仁9g、丹皮9g、大黄9g、茯苓9g、生石膏30g、   三剂已。

按:初诊为太阳表虚证,故与桂枝汤。但二诊出现少阳阳明合病,且见胁痛,虑其久病多瘀,故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之。

(3)、例男,47岁,右头痛两天,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见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川芎:麻黄10g、炮附子10g、炙甘草6g、川芎10g。

按:本例为少阴表虚寒证头痛,以温阳强壮解表,表解则头痛去。需说明,这种虚寒表阴证少阴病,不只是见于感冒一两天,也可见于慢性头痛中,如某病例,经常头痛和哮喘并见的病证,因现少阴表虚寒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而愈。胡老认为表分阴阳,是正邪的盛衰决定了表证的性质,即表现为虚寒阴性者为少阴病,表现为实热阳性者为太阳病 。太阳病可因误治或病久而陷于少阴病,头痛更为多见,应注意。

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表现为少阴病,但也见于青壮年,如治验。

3、头疼临证多变幻,合病合方伏苍龙。

(4)、例女,36岁,反复头痛5年,多于午后,疲劳,头痛多在前额,伴双眼胀,后颈紧胀感,头沉,背酸痛,咽干,易心烦,无鼻塞流涕,苔白根腻,脉沉细弦,左寸浮,与越婢加术半夏桔梗汤:麻黄12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石膏45g、苍术15g、半夏12g、桔梗9g、

按:本例为慢性,但临床仍为外邪里饮而是太阳阳明合病,故用越婢加术半夏桔梗汤,解表饮而使症解。

(5)、例男,15岁,头痛发热恶寒欲呕,纳差,口干,自汗,身倦,下肢无力,苔薄白,脉弦细,体温38摄氏度,与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党参9g、桂枝9g、赤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苦桔梗6g、生石膏45g。

二诊去桂枝,赤芍,病已

按:本例头痛,初诊有自汗出,发热恶寒,为表不解,证明邪胜正虚;欲呕纳差,病已入少阳;固有咽干心烦已现阳明证,故为三阳合病,因与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一剂症大减,因表除而里、半表半里证不了了,故去桂枝,芍药,即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善后。

(6)、例女,26岁,左偏头痛7年,严重时恶心,呕吐或腹泻,卧床,苔白根腻,脉沉细,与小半夏合苓桂术甘吴茱萸汤:半夏12g、生姜9g、党参9g、吴茱萸12g、大枣4枚,桂枝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

按:本例头痛7年但仍表现为太阳太阴合病,故以解表温中,又因痰饮上逆明显,故以苓桂术甘汤合吴茱萸汤温中降逆。再因痰盛而呕吐明显,合用小半夏汤化饮降逆。以解表化饮,温中降逆。须注意:凡是有外邪内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治疗必须在解表的同时予以化饮。如是单独解表,或单独化饮,不但使证不解,而且还要加重病情。这是胡老经验,当珍视之。

(7)、例男,26岁,头痛两年,有胃病烧心,吞酸,时有心下停饮,心下振水声,平时头刺痛如电由顶部上窜入脑,一天发作两三次,时有恶心,腹痛,睡不好。前医以养血熄风安神等法,服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效不明显,苔白根腻,脉沉细弦,与吴茱萸汤加苓归芎:吴茱萸9g、党参9g、生姜9g、大枣4枚,当归6g、川芎6g、茯苓12g、

按:《伤寒论》第387条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说里虚寒饮冲逆用吴茱萸汤治疗。又因刺痛为病久血虚血瘀,故加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再因心下停饮为著,故加茯苓以驱饮,合方治之,便胃安饮去血和,故头痛已。

痰饮引起的头痛很多见,应用吴茱萸汤方加减,治疗的机会很多。因痰饮变化多端,用药也要随之而变,当饮停久化热出现上热下寒时可据证合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加生石膏;当饮逆上冲明显时可合用苓桂术甘汤。总之,适证加减多有良效。

(8)、例女,36岁,产后左偏头痛,三年未愈,时心下痛,左上下肢酸胀,口干不欲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苔白润,脉弦细,证属表虚饮盛,治以建中和荣固卫,更以温中化饮,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9g、桂枝9g、白芍9g、大枣6枚,炙甘草6g、生姜15g、细辛9g、通草6g、吴茱萸9g、

二诊改吴茱萸为12g、七剂已

按:当归四逆汤,原主荣卫不和的外寒,本也有血虚饮盛在表,今里寒饮也明显,故时心下痛,恶心吐清水,实为太阳太阴合病,故要同时祛里寒饮,因此加吴茱萸,生姜治之,便荣血和,寒饮去,则头痛自解。

4、 脑病头痛苦无边,方证对应皆能清。

(9)、例男,35岁,头痛头晕六年,用过蝎子,天麻,川芎,用斤计无效。但头痛发作无定时,多发于受凉或受热后,疲劳或睡眠不足后,痛在两侧,左多于右,咽干悬饮,苔白薄,脉弦细,此属少阳阳明合病,与小柴胡加生石膏:柴胡12g、党参9g、黄芩9g、半夏12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石膏60g、三剂已

按:从症候不能排除慢性咽喉炎,为少阳阳明合病,故与小柴胡合生石膏方捷效。

(10)、例男,44岁,经常头痛已5年,与气候变化和情绪不好有关。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感头沉如箍,以前额及后头明显,项背发紧酸痛,咽干思饮,晚上睡觉特感鼻塞,眠多梦,苔白根腻,脉沉细弦,左寸浮,此属太阳阳明合病,为大青龙汤加苍术方证:麻黄15g、桂枝6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杏仁6g、桔梗9g、苍术18g、生石膏45g、

二诊加生薏米15g、六剂已

按:此类神经性头痛在临床常见,实际西医应排除鼻窦炎,鼻炎等证,有不少经拍X片而确诊为鼻腔炎。但无论诊断与否,中医据证可辨证为湿困于表,郁久化热,是太阳阳明合病,为大青龙加苍术汤方证,故治其本,不用川芎,天麻等止痛而痛自去。

(11)、例女,43岁,左偏头痛10余年,常于疲劳,睡眠不好时发作,西诊断为“神经性头痛”。近发作较频,服止痛片多而出现恶心,伴头晕,心悸,失眠,口干见热饮,既往有卵巢,子宫切除史,苔白,舌质淡红,脉沉细,证属血虚水盛,郁热上扰,为当归芍药散加生石膏吴茱萸方证:当归9g、白芍12g、川芎9g、苍术12g、茯苓12g、泽泻24g、炙甘草6g、吴茱萸9g、生石膏45g、四剂已。

按:此头痛常发于左,并有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知不仅有血虚水盛,而且还有瘀血之证,因此当用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养血活血。因病邪主要为里寒饮盛,故用大量苍术茯苓泽泻温中利水,因饮盛久郁上冲,故加吴茱萸温中降逆化饮。又因饮久化热,故加生石膏佐清上热,治疗头痛时常石膏,吴茱萸同用,这也是胡老用药的特点。

(12)、例男,46岁,头痛头晕三年,西医诊为“蛛网膜炎,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现症:每用脑则眼模糊,心下气上冲感,耳鸣,发热头痛,两太阳穴发胀,腰痛,左眼外侧痛,口干,苔白,脉沉弦。此为少阳阳明合病挟瘀,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柴胡12g、半夏12g、黄芩9g、赤芍9g、生姜9g、桂枝9g、茯苓9g、桃仁9g、丹皮9g、炙甘草6g、红花9g、生石膏45g、大枣4枚。

二诊头痛头晕减,仍咳嗽痰多,两眼视物模糊,与半夏厚朴汤加味: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苏子9g、桂枝15g、生姜9g、瓜蒌24g、旋复花9g、竹茹6g、杏仁9g、生石膏14g。

二诊咳嗽吐痰减,又与一诊方药去红花加生地9g、治疗两月其它症已。

(13)、例女,43岁,头痛呕吐7年,近两年视物模糊,诊为“慢性青光眼”,近一月左眼失明。近症: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上犯,治以温中化饮,养血益精,与吴茱萸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9g、党参9g、干姜6g、大枣4枚,柴胡12g、黄芩9g、桂枝9g、花粉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9g、泽泻18g、生龙牡各15g、茯苓12g、苍术9g、炙甘草6g、连服两月治愈。

按:此头痛主因寒饮上犯,因有左眼失明,五心发热,目干涩等,知为津血虚不能充养,故以吴茱萸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合方治之,能解头痛已。眼复明,是奇效。胡老尚有许多类似治验例:有以吴茱萸汤单方治疗者,有以吴茱萸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方治疗者,有以小柴胡合吴茱萸汤加生石膏治疗者。

(14)、例女,33岁,左偏头痛一年,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既往史有肝炎史,今日发作较重,左侧头面,眼眶皆痛,伴头眩而晕,大便溏泻,一日2-3行,口干不欲饮,苔白根腻,脉沉细弦,证属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半夏12g、党参9g、黄芩9g、黄连6g、干姜6g、炙甘草6g、大枣4枚,吴茱萸9g。

二诊黄芩为9g、加生石膏30g、继服12剂愈。

按:此也为寒饮上犯之头痛,因郁久化热而呈上热下寒之证,单用吴茱萸汤则不能清上热,只用清热药又必加重下寒,故用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苦辛开降,去下寒,又加生石膏佐清上热,这样病邪尽除,则头痛自消。

(15)、例女,58岁,(颅咽管瘤术后)头痛,恶心,呕吐20年,切除颅咽管瘤术后突然出现抽风,头痛加剧,右眼失明,左眼胀痛,伴呕吐,口苦,苔白,脉沉细,与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吴茱萸:柴胡12g、黄芩9g、半夏12g、党参9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桂枝9g、茯苓9g、丹皮9g、桃仁9g、生石膏45g、吴茱萸12g、二十五剂愈。

按:本病为痰饮瘀血阻滞,而呈太少合病,故与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以桂枝茯苓丸祛瘀化饮,并加吴茱萸化饮降浊,再用生石膏佐清上热。生石膏吴茱萸同用,这也是胡老的临床经验,生石膏,吴茱萸治头痛,眼痛明显。

虚寒头痛多见,实热头痛也多见。

近代中医教科书在诊治头痛时多以外感,内伤为纲,在临床须熟悉脏腑辨证理论,同时必须掌握一定用药经验,方能治疗常见头痛症。而六经辨证治疗头痛,则以太阳病为纲,再据合病,并病情况,据证用方,可见捷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