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许知远吐槽《吐槽大会》更深刻的,是一个罪犯

许知远我们聊过他几次,一个自诩知识分子的书店老板,同时也是访谈节目《十三邀》的制片人。

李诞的《吐槽大会》邀请他去,本来那帮职业说脱口秀的以为会是一边倒的群虐,但没有想到,被许知远虐了一把。

为什么说虐,因为大家的吐槽不在一个段位。

《吐槽大会》一般来说都是对人不对事的,比如我嘲笑你过气了,或者嘲笑他发际线上移。

但是许知远是对事不对人,他看似是在调侃这些艺人,实际上骂的是粉这些艺人的观众。

他真正想说是:就你们的鉴赏力,难怪会去粉台上这群没文化的。

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他是怎么吐槽的。

比如一开始,他吐槽李诞,是这么说的。

他说自己帮李诞出了一本书,你们知道为什么书的封面是一面镜子?就是让读者反省反省,自己的文学趣味。

你看到了,明着骂李诞,实际上是在笑读者没眼光,也是在嘲笑整个市场。

再比如,他说李诞其实挺有才华,但是他不理解,李诞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主要是不理解,什么是受欢迎。

这个段子冷场了,我看到就李诞一个人在笑。

他想暗示的,是李诞的所谓才华就是迎合市场的才华,所以他才问了最后那句,什么才是受欢迎?

迎合市场就是受欢迎么?受欢迎的定义是这样的么?

你看到了,吐槽的对象是李诞,但实际上讽刺的是整个市场,所有人都无法逃离。

骂完李诞,他开始骂张大大。

张大大说自己很有深度,不愿意别人问他杨幂和baby究竟谁好看,那么他就为张大大准备了一个适合他的有深度的问题。

你注意措辞,适合他,这还是在骂人。

这问题是什么呢?

如果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说出那句: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那么请问张大大,屋里一共有几个人。

张大大说有三个,而且他回答的很认真。

好吧。

这个段子其实是初中语文课上教过的,亚里士多德年轻的时候在雅典学院学习,师从柏拉图。所以柏拉图就是他的师。

但是后来两个人的思想发生了冲突,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他的老师柏拉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两个人的主要分歧在于对理念的看法。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凌驾于实体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无法脱离实体单独存在。

有一幅名画,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一起,柏拉图手指向上,亚里士多德手掌向下,暗示:老师,我反对你。

所以张大大说有三个人,很有意思,大概第三个人叫真理。

当然,许知远这个问题问的逻辑也不严谨,他应该问,屋子里至少有几个人。

因为你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毕竟柏拉图的房间里也许他老婆也在,孩子也在,爸妈也在,甚至佣人也在,那就说不清了。

我来修正下许知远的问题,我问大家,至少有几个人?

你要回答两个么?

不对,至少有一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本人。

因为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并没有说房间里一定有柏拉图。

柏拉图也许此刻正好不在房间里,亚里士多德走进空无一人的老师房间,对着空气说: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但这个题目拿来考张大大就不合适了,要拿来考许知远本人。

许知远是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的,所以这个题给他很合适,这是一个边界问题。经常会出现在面试程序员的过程中。

如果你去面试码农岗位,经理兴之所至,随口问你,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里,说.....,请问,柏拉图的房间里最少有几个人?

你可不要答错了,最少不是两个人。

如果他问的是屋子里至少有几个人,你更要警觉,不要回答,你要先反问考官,屋子究竟是否指的是文中亚里士多德走进的这间。

因为屋子的概念很大,屋子也许是指别的房间。

柏拉图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不一样,柏拉图出身显赫,富甲一方,天知道他有多少房间。

所以如果此房间非彼房间,那么最少就未必是一个人,有可能是零个人。

你是不是有点晕,有点晕就对了,码农其实门槛并不低。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看许知远的吐槽,他下一个目标是金星。

他说,金星有一种把全世界的事儿都变为家长里短的能力。即便鲁迅上她的节目,她也就是问问: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后来跟闰土还有联系么?

鲁迅估计听完后,就想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一句还是脏话。

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么?鲁迅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

你看,用到这儿了。

......

咱们不继续了,如果继续引用你会发现吊打,许知远挖苦的段子其实都是来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内以及课外的常识。

但是最后现场观众们给许知远的评分非常低,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听懂。

我觉得这才是他真正最想吐槽的地方,就是这么简单的吐槽,却显得这么高级,甚至高级到曲高和寡,都无法被理解与接受。

许知远可能觉得这个世界距离他想象的,很遥远,或者说很堕落。

但其实并非如此。

许知远生在江苏的一个小镇上,7岁的时候被爸爸带到了北京,在北京长大,后来就上了北大。

所以那些梗,所谓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教过的梗,其实严格意义上讲,是特指少数大城市或者小城市的重点学校教过。

剩下的地方,没有那么丰沛的教育资源供给的地方,这些所谓的常识,未必教过。

这就是现实,你不得不承认。

教育资源充沛的学校和连老师都请不到的学校,同样教了九年,但教的内容,相差很大很大。

咱们不说无心向学,一心准备着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那些人。

咱们就说学霸,你看过《中国合伙人》吧,想一想俞敏洪年轻的时候什么样。

俞敏洪也考上了北大,而且复读了两年,按理说他比同学岁数大,应该很有优势。

但事实上,影片中直到毕业,他能做的就是给各个社团打开水,跟在同学身后混。

他想表达,但不知道表达什么,他想插嘴,但说不上话。

他能够考上北大,实际上是把那仅有的课本翻来覆去的死记硬背,然后对着有限的几道题,反复做,反复做。

但是他的同学得到的资源比他多太多了,他们在北京长大,也许还出身于外交官家庭。他们背后相当于有个图书馆。

俞敏洪二十年的阅读量,可能还不如他们十八年阅读量的十分之一。这就是一进入校门的差距。

那你说以俞敏洪的勤奋程度,当他到了北大,到了知识的海洋,这个差距会被急速的弥补,对吗?

并没有这么简单。

拿本书就能无师自通的人很少很少,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获取免费化,你并没有发现认知的鸿沟在缩小,相反,反而在拉大,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知识免费到无限量供给的时候,索引就变成新的门槛了。

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无限量的供给跟零供给没有区别。

互联网给了你一个耗费终身也无法读完,也无法弄懂的知识库,于是你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了。

你并不知道自己当下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一步一步走出泥淖,走向彼岸。

所以当知识无限量供给的时候,索引,引路人,摆渡人,导师就变得更加重要。有导师和没导师的,完全不一样的命运。

有导师的,他会针对你,你只需要做这个这个这个,然后就可以那个那个那个。

没有导师的,只能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库里瞎碰,那你想想排列组合得有多少,他碰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路的几率又有多低?

可是导师这玩意儿,只有他真的花时间了解你的时候,才会起作用。

好,你告诉我,这个成本有多高?花时间了解你,他的时间有多贵?

中小学生在那些知名教辅机构里补课,如果一对四,每小时200起;如果一对一,每小时600起;如果你要节省自己路上的时间,找个老师上门一对一,每小时上千。

你注意,这不是名师的价格。

事实上,仅仅是一对二十的大课堂,长期的费用已经让很多中产家庭觉得教育是个烧钱的军备竞赛。

你现在再回头看许知远的吐槽,还那么有道理么?真的是大家的错么?真的仅仅是因为大家都没眼光,不懂得欣赏,不热爱学习么?

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在知识的海洋里游累了,已经放弃了,仅此而已。

明知道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在自己身上,也明知道靠自己的力量游不出一条路,为什么不听两个段子,刷一刷抖音,娱乐下自己算了。

我觉得有一个人,比许知远吐槽的深刻的多,可惜他是个罪犯。

这本电视剧叫《黑冰》,王志文演一个化学博士,也是大毒枭。他在狱中对着女警说了这么一番话:

这个艹淡的世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层次的人,可以充分享受物质与精神的供给,然后随着层次的递减,供应就开始减少了。最低层次的人,他们接受的物质能量,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而精神供应,几乎是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