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到死都不懂的职场潜规则,老板是用来合作的,不是效忠的
一个消息,震动了京城!周亚夫死了!他可是年轻一代的楷模和人生偶像。
周亚夫是周勃次子。 一代名将,被汉文帝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真将军也”! 景帝更是重用他,对他多有提拔,官居相位。 看上去他的事业一帆风顺,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让周亚夫产生了一个错觉,皇帝对自己不错,需要自己的忠诚! 可惜他错了! 因此,他死得非常惨! 后人,对他的死,扼腕兴叹“细柳扬名叛乱平,绝食囹圄了一生。功高才大即为罪,震主从来少善终。“ 难道真的是功高震主吗? 不是!
而是,他的才能和成就,让老板感到了威胁,无法驾驭的手下,帝王只有一个选择,干掉。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把汉文帝刘恒捧上皇帝位,被老板忘恩负义,扔在穷乡僻野的绛县,窝囊死。 他比他爹混的更惨!有多惨? 相当惨!
起因:周亚夫的儿子买了些甲胄500具,为他准备陪葬品,被人告发,私自收藏500具甲胄,这是要反的节奏。 景帝听到这个汇报,大怒!亲自下令,“抓捕周亚夫!“ 周亚夫不擅长做人,朋友不多,敌人不少。这件事情,可大可小,就看主审怎么处理了。 公堂是严肃的,情节是扭曲的,显然主审非常擅长揣摩上意。 审案的主官直接给他定罪:“侯爷是要在地下谋反了”。果然,在地下造反也是不行的,周亚夫死定了。 狱吏很高兴,周亚夫可是当过丞相的,自己一个小小的狱吏都能捞些,这个囚徒可是一个金袋子。 “你当过丞相,应该懂人事,怎么样?想吃什么,老子帮你买来。”狱吏谄媚的说。 “我是丞相,陛下一定会为我平反的,我被小人诬告,陛下一定能够看透。”周亚夫的情绪很激动。 “呆头鹅,都让人打成这样了,还平反?如果不是陛下亲自要办你,谁敢打你?”狱吏决定让周亚夫看清现实。 “不给钱,就没吃的,你看着办,当了多年的大官,一点小钱都舍不得,抠门!活该你倒霉。”狱吏大怒。 周亚夫用绝食抗议,以表清白,五天!吐血死。 周亚夫的死,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高人,给周亚夫总结了三条罪! 第一,拒绝为老板背锅。汉景帝3年,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梁王死守睢阳,周亚夫抗旨不救。用皇帝的兄弟当诱饵,断敌人粮道,取得大胜。表面上是得罪了梁王,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得罪了自己的老板。
第二,干涉景帝家事,反对废黜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汉景帝为了给儿子铲除潜在的危险,不得不干掉他。 第三,教子无方,败家儿子为他准备陪葬用品,收买盔甲盾牌500具,雇工很是辛苦,这货居然卡钱,克扣小民的养家活命钱,仗势欺人,也不是什么好鸟,被告不冤枉。 在今天的视角看,周亚夫到死都不懂!职场的潜规则,老板是用来合作的,不是效忠的。 周亚夫认为只要自己对汉景帝忠诚,认真办事,就会得到回报。 大错,特错! 老板也是人,即使是皇帝,也有自己的好恶。跟老板合作发财,才是正确的心态。效忠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如果为了获得忠诚,养只狗就好了。老板需要员工能够理解他的策略,辅助老板开拓事业。而不是,可笑的忠诚,忠诚的对象,应该是祖国、族群、事业。
对臣子是否忠诚?帝王都有自己的判断。 帝王都懂,并且坚信“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亚夫到死都不懂,汉景帝为了儿子,不得不干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