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正常家庭里的“不正常”
我很少推荐戏剧,今天想谈一个音乐剧。
叫做《近乎正常》。
这个剧在戏剧圈子里应该很有名。它是一个百老汇的摇滚音乐剧,拿过托尼奖和普利策奖(很厉害,目前只有10部音乐剧拿过普利策奖)。前两年七幕人生做了中文版,在国内小剧场演出,口碑非常炸。今年做了升级的大制作版本,后天第一次在上海文化广场登上大舞台。之后还会去不同的城市,大家有兴趣关注一下。
我主要想谈的是它的故事。
女主人公戴安娜,一个优雅的中年女性,被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通常说的躁郁症。
你以为接下来要讲,症状怎样毁掉她的生活?
并没有。
她的生活很正常,有看上去很不错的家庭。中年夫妻,中产,一儿一女,都在青春期。丈夫和儿女都很照顾她的病。她定期看医生,服药,生活起居几乎不受影响。大概是最健康的一种病态了。
所以才叫做近乎正常:「这是世上最和睦的完美一家,每一个成员都可爱又听话。我的儿子是混蛋,我丈夫无聊,女儿算个天才却是个怪咖。」
但是你看到没有,这中间隐含了一个矛盾:
一边是「正常」,一边是恐惧「不正常」。
她在努力追求一种被公认的「正常」。正常,本应是给人安全感的一个词,可是一旦作为一种规则被遵守,它反倒有可能变成一个桎梏。
其实,写到这里我是有点纠结的。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也常常会被那些确诊了疾病的人问到:「我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吗?」我的回答往往是:「当然了,带病也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大概说的就是戴安娜这样的生活。我心里的确是这样祝福的,这个回答也没错。但我知道他们在问题背后真正表达的是什么。我出于善意的答案是有一点误导性的。我在帮他们逃避或者印证他们最大的恐惧。我认同了他们:回到「正常」很重要。
正常代表着一切还在轨道上。人人都害怕脱离轨道,害怕因为某种无法预料的意外,就被掀翻到某种主流的,标准化的程式之外。被孤立、被歧视、没有人保护,未来还会有不确定的风险……人是那么脆弱,渴望从群体的叙事中获得一些担保。最好的状况是永远正常,丝毫不发生偏离,但如果偏离了,至少要有一个解释,一种慰藉:问题没有那么大,努努力,你还是可以回去的。
这种态度用在精神疾病上,就像《近乎正常》的戴安娜一家,又积极求治,又以此逃避着更深的恐惧。——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有点复杂,一方面也觉得他们很勇敢,至少不讳疾忌医,另一方面也担心有些重要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忽略了。
我有一个被诊断抑郁的来访者,有一次跟丈夫说话,丈夫不太搭理她,她就大发脾气:「你要是再这样心不在焉,我们的婚姻就没指望了!」
丈夫愣了一下,说:
「你抑郁是加重了吗?要不要去医院?」
就是这种感觉,很微妙。在追求正常的路上把生活扁平化,两极化了。生病就去看医生,该吃药吃药。这很好,但这样做的同时就不用再跟更复杂的问题有面对面的关系:你确定这是她想要的人生吗?她后悔过吗?也许你们此刻的生活还不错,但她会怀念错失的那些可能吗?她幻想过另一种人生的选择吗?她逝去的青春、才华、职业身份……她会感到哀伤吗?她的痛苦中是否也有一些不能完全用病症来解释的东西呢?——这些都没关系了。
问题就是生病,听医生的话,别多想。
这种感受,被《近乎正常》精确刻画出来了。
「我要为了家而努力,我的家庭多么美丽,」戴安娜一边做早餐一边哼唱,「要让一切安全稳当,世界依然转得稳当……」然后她就摔倒了。
头晕目眩,她想,我该去看医生。
在故事的前半段,戴安娜的家里只有一个人有问题,那就是戴安娜。戴安娜也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她正在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别的都正常。
但是随着故事展开,你会发现真相要复杂得多,也痛苦得多。具体情节就不剧透了。但这一点事实并不让人意外,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复杂之处,关键是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是齐心协力否认吗?还是互相隐瞒呢?或是在心照不宣的同时,绝口不提呢?还是,干脆把问题推给某个人的异常呢?——疾病有一种用处,用来作为「异常」的载体,所有不面对不接受不交流都可以用它做理由。
所以家庭咨询的理论认为,被指认的病人往往不是唯一的病人,就像被指认的疾病也不是全部的问题一样。有时候,恰恰是出于对「正常」的过度执着,才让我们维持着单一的疾病叙事。
因为这样就不用再面对其他。
但为此付出代价的是整个家庭。痛苦不会因为不被讲述就消失,它在隐秘的角落里持续发酵。在这个日复一日上演正常的中产之家,妈妈的伤痛从未真正得到处理,爸爸沉浸在「体谅爱妻」的剧本里,持续地隐忍付出,意识不到自己也早就不堪重负。女儿也从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完整的爱。
「我们从来没聊过这个,对不起,我们太想给你正常的生活了,」戴安娜对女儿说,「但我现在才明白,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正常。」
正常站到了正常的对立面。
从这里出发,想要冲破自己的牢笼,多多少少需要一点诚实。家庭要有打破「正常」的勇气,去直面生活本来的样子。哪怕它和我们想要的不一样,也只能如此,还有什么办法呢?真实比正确更优先。随心所欲的人生谁都想有,都想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成为正确的自己。但如果确实没有呢?那也只能接受。谁都没有错,但我只能是我,你也只能是你,而发生的事已经发生了。
接受之后怎么办?
《近乎正常》的故事给出了两个答案。
一是有家人和朋友,痛苦的感受全都可以说出来。哪怕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至少还可以分享,可以拥抱。这是音乐剧最让人慰藉之处。音乐这种东西就是在告诉每个人:你是可以被人看见的,你的痛是可以和人联结的。
述说很重要。我们很大一部分恐惧不是来自于问题,而是来自于孤独。但我们的孤独常常只是因为相信自己不被理解。我在大学做老师的时候,有学生鼓起勇气告诉我一个秘密:他上课开小差。——他二十年来不敢告诉其他人,所以他始终相信,一旦被别人发现这一点,没有人会原谅他。
你呢?你身上有什么你认为不会被世界接纳的东西,说出来试试看?
第二个答案,就是拥抱未知,向前走。
脱离已知的轨道,生活会继续向前。去哪里?不知道。这是我们恐惧的,未知代表着风险。对一家人来说,也许是争吵,分裂,也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另一种生活,熟悉的世界一去不返。也许会有人受伤,有更多的秘密心事被挖掘出来,导致更激烈的冲撞,撼动更多的人。有人会长大,说不定家庭将不复维系,还有人会离开。这些风险都是存在的,也很可怕,可是面对存在的东西你并没有太多选择:要么继续假装它不存在,要么就是面对。
《近乎正常》的选择是面对。
自然,最后展开了疾风骤雨,激烈,同时也很美,让人喘不过气。这个故事的结局和我做家庭咨询的经验相符。原本规行矩步的家庭,尤其家庭中的女性,出于偶然也好,注定也好,踏上了不一样的路。想着回归「正常」,却发现离正常越来越远。没关系。接受这一点就会看到,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可怕。未知带来风险,也带来了新的风景。新的生活会形成新的常态。我想这个故事会触动那么多人,是因为这个时代也正在迎接新的变化。
你可能生活在正常里,但不妨看看这个故事。未来还有那么远,不要做被「正常」束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