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绝情和深情
今日摘要
以诗称著于后世的才子元稹,曾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然而在他一生的情感世界中,出现过的几个女人皆非等闲之辈,他又是怎样爱过、辜负过一个个生命中的女人呢?对于自己的初恋,元稹不仅辜负了她,还无耻的出卖了她,他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写成小说艳诗,宣扬得人尽皆知。
元稹与莺莺——以绝情告终的初恋
春词二首 元稹
春来频行宋家东,垂袖开怀待晚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惹阮郎。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即后来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莺莺才貌双全,而且家中富有,但毕竟没有权势。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进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求官心切的元稹最后弃莺莺而娶了韦丛。
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的难以忘怀,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即后来《西厢记》的前身。《莺莺传》里的张生其实就是元稹自己当年与崔莺莺的故事,张生为元稹自寓。 对于始乱终弃,元稹借张生的口为自己开脱。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
元稹婚后去看过莺莺两次,莺莺很痛苦,却并不拿自己的付出与牺牲作要挟。不久,莺莺嫁人了,生活得也幸福。这时元稹却妒火中烧,前后去找过莺莺两次,说是要弥补以前所亏欠的。当然,莺莺拒而不见,并答诗一首: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元稹与韦丛——举案齐眉小夫妻
离思五首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和妻子韦丛的情深为人所津津乐道, 婚后六载韦丛病故,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悼念亡妻而作的。之后不到两年,纳妾安氏。后又续娶裴淑(柔之)。
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门第不高,只有入仕以后,才有结婚高门的资本。元稹授校书郎后不久便娶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两人在婚后却是恩爱百般,感情非常好。元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政治上晋升的途径,却没想到韦丛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子、体贴的娇妻。
元和四年春(809年),仕途受挫时,其娴熟聪慧的妻子韦丛盛年而逝,韦丛之死,对元稹打击很大,使他常常夜不能寐。由于难遣伤痛,元稹写下了有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
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与薛涛——无疾而终的倾幕
池上双鸟 薛涛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才女薛涛和著名诗人元稹的爱情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正因为没有结果,反而更有“余味”。
唐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蜀中诗人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
与元稹一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元稹后调离四川任职洛阳。薛涛为了与元书信传情,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然而由于两人年龄悬殊过大,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
寄赠薛涛 元稹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寄旧诗与元微之 薛涛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元稹与裴淑——相随即是家的期盼
赠柔之 元稹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赠微之 裴淑
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
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元和十一年,36岁的元稹在上司山南西道节度使(相当于今省长)权德舆做媒关照下,正式娶了名门闺秀裴淑为妻,山南西道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刺史裴郧之女。元稹娶裴淑之后,频繁的调动,离愁别恨,让裴淑常常泪水沾巾。元稹以诗相慰,从诗中不难看出,他对妻子还是万分怜爱的。
元稹后来到浙东,具有观察使之身份,地位很高。稹迁官会稽(浙江绍兴)妻有阻色,元稹又写一首七律相劝。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元稹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
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元稹与刘采春——失意后的决绝
赠刘采春 元稹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3年),他遇到了江南著名女诗人兼歌手刘采春。刘采春,淮甸人,伶工周季崇之妻,有夜莺般的嗓子,不但高歌声彻云霄,而且余音绕梁不绝,有“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深趣。
元稹立刻被美少妇刘采春迷住了,刘采春对元稹这个大才子也是仰慕已久。据传,元稹给了刘采春丈夫一笔钱,纳其为妾,一起共同生活。七年后,元稹升了官,又把刘采春扔下不管,另有新欢纳了妾,她知道后,心灰意冷地离开了越州。数年后,她遇见了元稹,最后竟然投河自尽了。但这也只是传言,又或者她主动选择了淡出人们的视线。
元稹简介: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府人,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