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发现肺部结节,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肺上三公分以内有肿块称为肺结节。肺结节通常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通常为肺结核,除了肺的小结节表面较为光滑,旁边的殖灶粗糙;恶性病变是独立性的病变,表现为分叶状、胸膜牵拉,患者可以通过检查确定肺结节的情况并进行治疗。
CT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会不会是肺癌?早期还是晚期?还能活多久?需不需要手术?相信每一个有过同样经历的人, 脑海中第一时间就会冒出这些想法。那么,CT发现肺结节,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影像学鉴别诊断!

一般来说,肺部结节如果具有以下特征,那么一般会考虑恶性肿瘤!
1.分叶征
病灶边缘凹凸不平呈分叶状。这是由于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致,各部位生长速度不同。在支气管、血管进出病灶处往往呈现凹陷,大约70-80%具有分叶征的肺部结节是恶性病变。
2.毛刺征
病灶边缘不同程度可见细短毛刺,棘状突起或锯齿状改变,常见于病灶和正常肺组织相交面。此为肺癌的常见征象,发生率约为80%-85%。肺癌的毛刺为短毛刺,需要与结核及慢性炎症的长而稀疏毛刺(长毛刺)相鉴别。
3.胸膜凹陷征
位于肺周围的病灶与脏层胸膜之间的条形影像改,导致胸膜凹向病灶方向。常见于肺腺癌,原因是由于肿瘤的纤维化收缩所致。
4.空泡征
病灶内小灶透光区,一般直径小于5mm,空泡区域是未被癌细胞占据的肺组织或细支气管,也可能为坏死排空后的表现。
5.细支气管充气征
细条状直径约1mm的空气密度影,或呈小泡状(小于1mm)的空气密度影,见于连续数个相邻的层面上,是为扩张的细支气管,多见于肺腺癌。
6.空洞
是指大于5mm的圆形或类圆形空气样低密度影,在肺癌影像出现的概率低于10%。肺癌的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呈中心性或偏心性发生。空洞多数系肿瘤组织坏死液化物与支气管相通,排出后形成。有文献报道当空洞壁厚度小于1 mm时,全部结节均为良性;空洞壁厚度5~15 mm时,约有51%的结节为良性、49%的结节为恶性;空洞壁厚度大于15 mm时,约有95%的结节为恶性。
7.血管聚集征
具有血管聚集征的病灶肺癌的概率达到65%左右。它是指周围的微小血管向病灶聚集,血管在病灶边缘中断或贯穿病灶。血管聚集征的出现与肿瘤内成纤维反应,肿瘤的供应血管增粗等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以上特征,结节较小或者孤立单发,一般考虑良性结节,定期复查CT就可以,不需要过于担心。当然,疾病是千变万化的,良性病变也有极低的概率表现为这几种影像学特征,所以,并不是有以上特征,就一定是恶性肿瘤,而需要进一步检查。

第二步,病理检查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一般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肺癌诊断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CT的引导下进行。CT对于密度和空间分辨率高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周围比邻组织情况,因而可以准确引导穿刺进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应用于周围型肺部病变,但中央型肺部病变并不是其禁忌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明确病灶位置 大小、比邻组织精确计算进针途径再借助CT设备精准进行活检操作,也可以明确获得中央型肺部病变病理结果。经皮肺活检术创口小、安全性高、花费低廉、简便易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经皮肺活检穿刺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安全、简便、准确率高的穿刺方法,给与病变的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等病理结果出来之后根据疾病的性质诊断治疗。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有两种含义:广义上讲泛指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的所有活检术,其中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狭义上讲是指单纯针对支气管腔内进行的活检术,如支气管粘膜活检、支气管内肿物活检等,不包括肺活检及纵膈淋巴结的针吸活检术。
经皮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活检的目的都是取一定量的病变组织,在显微镜下经过细胞学诊断,来确诊疾病,有极高的准确性,可以明确病变性质。
经过病理检查,如果确诊是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说的肺癌,那么就需要到肿瘤科进一步治疗了。 如果不是,根据具体的诊断结果,可以到相应科室进步治疗。
关注公众号,观看下期内容:最全总结:肺癌的综合治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