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史河----《水经.决水注》略考
○决水
△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俗名之为檀公岘,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历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决水,史河古称決水。淮河支流。上源中山河,发源于今河南商城县牛山,东北流经安徽金寨、河南固始,至安徽霍邱县界入淮河。《水经·決水注》:“決水自(安丰)县西北流,径蓼县故城东,又径其北,世谓之史水。”《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史河在“县东二十里。其源即商城之牛山河,东北流,经县南五十里均济等闸,又东至江南霍邱县,入于淮”[1]。
图片摘自固始百事通公众号
大别山,按清王敛福《颍州府志》:县西南九十里,接固始县界,即《禹贡》之大别也。《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又名安阳山,以汉安丰县在山西北也,郦道元曰...俗谓之[为]檀公岘...一名巴山,又名下灵山,决水出于此,有岩名狮子口[2]。
庐江雩(yú])娄县, 当地学者认为雩(yú])娄县]治所在今固始县城东南,陈淋子镇草田村,东临史河,南靠大别山。春秋时吴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人侵吴及雩娄即此。汉置县,属庐江郡,魏属安丰郡。东晋时废。南朝宋复置,齐、周时县废。[3]
檀公岘。大别山的俗称。在今安徽省金寨县西南。为决水(今史河)发源地。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裴邃破北魏义州刺史封寿于此。[4]
△北过其县东
县故吴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是也。《晋书地道记》云:在安丰县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决水出雩娄。
△又北过安丰县东。
决水自雩娄县北,迳鸡备亭。《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者也。安丰县故城,今边城郡治也。王莽之美丰也。世祖建武八年,封大将军、凉州牧窦融为侯国,晋立安丰郡。
决水自县西北流,迳蓼县故城东,又迳其北,汉高帝六年,封孔藂为侯国也。世谓之史水。决水又西北,灌水注之,其水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即淮水也。许慎曰:出雩娄县。俗谓之浍水。褚先生所谓神龟出于江、灌之间,嘉林之中,盖谓此水也。灌水东北迳蓼县故城西,而北注决水,故《地理志》曰:决水北至蓼入准,灌水亦至蓼入决。《春秋.宣公八年》冬,楚公子灭舒蓼。臧文仲闻之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逮,民之无援,哀哉!决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决水,东北流迳阳泉县故城东,故阳泉乡也。汉献帝中,封太尉黄琬为侯国。又西北流,左入决水,谓之阳泉口也。
鸡备亭,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前519), 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杜注:“安丰县南有鸡备亭。”《水经·決水注》:“決水自雩娄县北,径鸡备亭。”即此。[5]
安丰县故城,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徙废。[6]
图:汉唐安丰县变迁图
吴楚鸡父之战是春秋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关于鸡父的地望,杜预认为在安丰县南,但安丰县在何处,历来却有固始与寿县二说。综合正史地理志、《水经注》和《太平寰宇记》等史籍的记载,可分析得出寿县说为误,进而探讨致误缘由:最晚至南朝齐梁之前,安丰县一直位于河南固始县东南,后经三次迁徙,到隋初迁至安徽寿县西南。然唐宋以降,一些学者未能理清县治的沿革与变迁,将寿州的安丰县误当作汉晋时的安丰县,从而导致谬误,陈陈因袭,留存至今。上述图文摘自:樊宁:《春秋》“鸡父”地望考辨 先秦秦汉史公众号 6月10日
蓼县故城,当地学者认为蓼县系秦置。治今固始县城东北23公里,徐集乡古城村。夏、商、周为蓼国地。秦统一中国后以蓼国地置县,属九江郡。西汉为侯国,属扬州六安国,东汉因之。三国魏改属安丰郡。西晋属安丰、弋阳二郡地,东晋废。辖区相当于今固始县东部与安徽霍邱县西部[7]。
灌水,即今河南固始县西南之灌河。《汉书·地理志》 庐江郡雩娄县: “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8]
阳泉水,即今安徽霍邱县西泉河。《水经·決水注》:“決水又北,右会阳泉水,水受決水,东北流经阳泉县城东,故阳泉乡也……又西北流,左入決水,谓之阳泉口也”。[9]
阳泉口地名。亦名杨宜口。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北.[10]
阳泉县故城,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寰宇记》卷129寿州霍邱县:“古泉水之阳,故名阳泉。”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移治今霍邱县东北,淠河入淮口附近。南朝宋废。[11]
△又北入于淮。
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屈,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习俗害真耳。
王守春认为此处郦道元通过实地调查,纠正了淮河南侧支流决水注入淮河处的河口地名。决水注入淮河的河口,俗称为浍口。但郦氏根据实地考察和调查,指出将决水入淮的河口处称为浍口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应将决水入淮的河口称为决口或灌口,之所以会被俗称为浍口,他认为是由于灌与浍的读音相近,习俗将其传讹:“(决水)又东北入于淮,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余往因公至于淮津,舟车所届,次于决水,访其民宰,与古名全违。脉水寻经,方知决口。盖灌、浍声相伦,习俗害真耳。”(卷三十二《决水》)许多地名或因时间的推移,或因民族的迁徙而发生讹变。郦道元都通过调查或考证,溯源正本,还其本来名称,这在《水经注》中例子很多。[12]
[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清)王敛福纂辑;安徽省阜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颍州府志,黄山书社,2006.11,第30页
[3]陈信家,冯占彪主编,信阳地区古今地名选,信阳地区地名办公室,1989.10,第347页
[4]--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陈信家,冯占彪主编,信阳地区古今地名选,信阳地区地名办公室,1989.10,第347页
[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2]王守春著,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海天出版社,2013.02,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