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诗话第九十三期 | 本期导读------思尘
前 言
语文老师改作文,很少给满分,再好的作文,如不扣几分就好像显不出自己的高度来,但语文老师自身能下水作文的并不多,轮到他们自己,写出来的或许还不如学生。很多评诗者也往往如此,评别人的诗时,戳戳点点,应该如何如何,必须怎样怎样,轮到自己时,其实也未必比人写得好。
珠江诗话栏目四年来广受好评,就在于我们的诗话强调平等交流,反对居高临下,反对尖酸刻薄的打击。这是读者理解作者作品的一个过程,作者的诗就摆在那,任大家拿着放大镜观察、评说。那么,怎么评,又何尝不是对评者的一种检验?评者的涵养风度,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
半个月亮爬上来 群星 - 音乐头等舱系列之二胡
主讲内容根据群聊记录整理 本期编辑 | 凉风习习
导读作品一
初 夏
夏临风渐热,碧水袅烟霞。
柳绿飘池畔,榴红满树桠。
啁啾晨噪雀,喧闹夜鸣蛙。
何怅芳春去,从容度岁华。
思尘导读
ZHU JIANG SHI HUA
写初夏景象,抒淡然心情。
首联总领,系“面”的铺开。夏天来了,风渐渐热起来,水面上霞光缭绕。此处“袅”字为“缭绕”之意,如王明清:“台上炉香袅翠烟”。
中二联则落在“点”上,具体表现初夏。池畔,飘着绿柳;树桠挂满榴红,颔联写植物静景,一“绿”一“红”,在颜色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清晨,鸟雀叽喳;晚上,蛙唱不绝,颈联写动景,一“晨”一“晚”,从白天到黑夜,在声音上带来听觉上的冲击。
尾联由景到人,表达内心感受。由身处夏天,思及春天离去,自感四时更迭为自然现象,无需惆怅,人也应该从容看待时光的流逝。
此律思路清晰,按“总-分-总”构篇,写景有层次,由面到点,实虚结合,语言平顺流畅,不疾不徐,娓娓吟来,初夏的特征,可视,可闻,可品。
表达上,我有两个感受:1、宏观上,全诗的“意”很清晰,但如换个说法,就是比较浅,让人一眼看到底。尤其尾联,言尽意止,未免流于平淡些,淡,则味寡。诗倡婉曲,重留白,宋人胡仔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我觉得,此诗平淡些,少些予人咀嚼的东西。2、颈联“啁啾、噪,喧闹、鸣”表现声音的词,火力是否过于密集?留给大家讨论。
导读作品二
题老子出关
道可道来经可传,青牛紫气化尘烟。
阴阳互补形神具,祸福相依今古延。
水以无争吞日月,人因有欲毁桑田。
函关一别三千载,蛮力何曾胜自然。
思尘导读
ZHU JIANG SHI HUA
此律写老子,表达对“道”的理解。
首联起句巧化“道可道,非常道”句点题,老子骑青牛出函谷,一去绝尘,留下《道德经》传世。
中二联抓住老子思想核心表达对“道”的理解。“阴阳互补”“祸福相依”“无为” 是道的核心内容,《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这是老子倡导的“无为”思想的体现 , “无为”,并不是不能作为或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之道,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滥加干预和破坏。人要有无私无争的品格,私欲会迷惑人的眼睛,迷乱人的心智,争斗会伤害彼此。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人应不计较个人得失,保持质朴、善良和真诚。
尾联作结,盛赞老子的思想。老子一去三千年,但他的顺应自然之道的思想,却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在这里,我想展开几句——我们这代人,曾经接受过“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教育,一度的把这奉为积极进取的真理信条,打着鸡血,头脑发热地要去改天换地。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人,在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天如何能胜?胜来干嘛?人何曾胜过天?飞船飞上去溜达了几圈就算胜了?自然怎能征服?征服来干嘛?挖道渠、开座山就算征服了?地球随便伸个懒腰打个喷嚏就是地震、海啸,在自然面前,人力之羸弱,与蝼蚁何异?数十年来,人类经受着多少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却苍白无力地唱着“征服”,岂不可怜可笑?
所幸,被大自然教训惨了的人类,近些年终于清醒过来,提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理解了这些,于是我们可以与诗的末句“蛮力何曾胜自然”产生共鸣了。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继续回到诗上来,这首诗可纳入怀古诗范畴,写人怀古,最忌罗列古人事迹,给人物下考核结论式地贴标签,此诗回避了这些问题,句法表达上,“道可道来经可传”“水以无争”“人因有欲”等,匠心重字、虚字托衬,灵活多变,驾驭文字的能力比较强,作者应该算是个诗坛老司机了。
此诗重在寓理,议论成分多,描写自然就弱,弱了描写,自然形象意境就欠缺。此诗的尾联时空跨度大,兼以反问,给人想象与思考,有了留白。
导读作品三
临江仙慢·吸烟
独立小闲院。月凉似水,庭冷空宵。老桐下,西风卷叶斜飘。煎熬,念伊叹远,孤单夜,总把愁烧。
凝眸处,那井边移影,谁弄芭蕉。魂消,佳人素手,裁作葵扇轻摇。又调皮,歪嘴仿我烟刁。妖娆。那天真样,圈圈吐,巧笑声娇。因难忘,故嗜烟思旧,终日无聊。
思尘导读
ZHU JIANG SHI HUA
回忆佳人吸烟,回味当时甜蜜,表达留恋之情。
上片极写静夜相思。起拍“独立”定下感情基调,接着以“月凉、庭冷、老桐、西风”等构建静夜孤寂的气氛,再交代愁之因:念伊叹远。
下片回忆往事。视线转向井边,微风吹着芭蕉叶,恍然间,眼前幻起这样一幕:美丽的“她”挥着手作扇风状——这动作,是不少女生的觉得热的时候的招牌动作,加上歪着嘴模仿“我”抽烟,吐烟圈,娇笑,一连串的动作、神态描写,塑造出一个可爱殢娇的女生形象。结拍回到现实:由于难忘上述镜头,所以独自抽烟,整日无聊着。
词作通过一个镜头特写,借孤寂中想起“她”的抽烟,表达相思牵挂之情。情感细腻,传递出一份浓郁的孤独之愁,我看到的是一个中年多情男的形象,带点油腻。王国维说:“词之为题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主张词柔丽睿永,含思婉转,宜于抒发人心最细微的感情,能创造难以言传的意境。所以说,诗重于言志,词重于抒情。
此词情感浓郁,造境幽独,有生活味。如果要我提点意见,我感觉:1、全词中表达主观感情的词语偏多了些,如“独、凉、空、煎熬、念、叹、孤单、愁、难忘、思、无聊”等,过多则溢,词意则浅直。2、结尾可增强余味。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犇马。”意思是结尾犹如要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收得需有力量。所谓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我感觉,此词结尾虽扣紧主题,但更多的在于原因的交代,流于说明性口吻,终少些形象与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