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三区并一,江阴你赢了?
很多网友贴出了无锡三区并一的文件,看来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市中心三区合一为梁溪区,新区转正为新吴区。三区编制用了二区,尚余一区编制。
无锡此次区改很多人不理解,并没有像他的东西隔壁那样,撤县设区,只是在市区范围内重新组合,有人说是螺丝壳里做道场,意思不大。有江阴网友庆幸,躲过了撤市设区的风险。
无锡这几年,领导跟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有的激进,有的守拙,各方人士你方唱罢我登场,全无长远打算,只是苦了这方山水,一个经济总量多年排进中国城市十强,每年贡献国家几百亿税收的工商大城,有逐渐沉沦之势。
江阴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看看百强县首富的城建,真的不怕别人笑掉大牙,没有大学,没有三甲医院,地铁批而不建,一切现代公共基础设施好像都跟这座城市无缘,老百姓的民生福利同周边比也是差强人意,澄江人一边骂着无锡,澄南人一边前往无锡打工。
江阴,曾经多年的百强县老大,近年发展中露出疲态,江阴工业多属传统行业,以钢铁,纺织,化工,机械加工为主,行业竞争激烈,产业利润微薄,升级转型困难,虽然一再加大招商引资,加大投资力度,但近二年,工业开票销售几无增长,名义GDP低速增长,只有百分之三点几的增幅。
江阴更差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狭窄弯曲颠波断头,无客运火车站,民生保障标准低于周边城市,江阴人民是不满意的。
面对城市化浪潮的冲击,苏南地区也出现了农村空心化,乡镇冷落化,县城流出化的趋势。
江阴人提出了很多提高城市能级的办法。
升地说,就是想让江阴升地级市,无奈国家近年没有这项政策而作罢。
三江说,就是让长江两岸三地的江阴,张家港,靖江组成一个三江市,这个建议是原南大校长提出的,是个不错的方案,但苦于没人运作,这项方案牵扯苏州,无锡,泰州利益,苏州,无锡主要领导都是省级领导,所以运作三江市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行政运作团队,起码要有一个副国级实权领导牵头才有可能,目前江阴没有这种行政资源。此事只好作罢。
省管说,三年前,江苏有用三个县市作省管试点,现时间到期,却再无下文,因为争议很大,目前省直管这条路在全国都冷落了下来。
怎么办,维持现状,江阴人肯定是不满意的。
还有一种提高城市能级的办法,就是目前全国正在掀起热潮的撤县设区工作,这轮撤县设区工作,苏南的南京,苏州,常州都已得手。
无锡也有此想法,早在四年前,就正式提出锡澄一体化方案,部分江阴人对此有顾虑,担心江阴被并区后冷落下来,拿前几年乡镇撤并作例子,被并乡镇冷落下来。但这完全是二回事,被并乡镇是撤消乡镇编制,而撤县设区,不过是把市改为区,区的城市能级是高于县级市的。
一味反对并区并不是理智的做法,江阴可以在并区中,提出一些自己的要求,如,江阴近二百万人口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可以要求无锡在江阴安排一家三甲医院,在江阴安排一所大学,不是那种三本学校,是真正的大学,一座大学可以改变城市气质和素质。要求无锡尽快运作南沿江铁路和泰锡宜铁路的落地建设,改变江阴没有客运铁路的历史。最好是江阴完整并入无锡,考虑到江阴人民的感情,最好不要拆分,提高江阴的民生福利,地级市市政府最好往无锡江阴中间靠靠等。
如果无锡能够做到这些,江阴有什么必要纠结市还是区,江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老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