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的起义:《都挺好》背后的伦理逻辑(4)
如果一切都是“都挺好”的结局,
这世界也就完美而不复存在了。
中国父母的“幸福观”,其实是“幸福管”。
他不仅要“引导”下一代人的观念,成为“董事长”。
并且要亲自插手、“管理”子女的“幸福”,成为“总经理”。
如果说中国的子女,都是“巨婴”,
其实父母则更象“巨婴”。
苏妈妈一生基本没什么改变,
晚年的价值观和童年基本一致,
把童年的阴影和对幸福的理解,带入到成年的生活,
并且影响子女。
从心智上,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女性:
不能相对和谐、圆融地处理家庭关系,
用极端的方式,直接表达喜恶。
如同一个幼儿园的孩童:
我喜欢,就喜欢,
我讨厌,就讨厌。
苏大强的名字,是个绝好的“讽刺”,
也是强势女性家庭阴影下的悲哀:
在苏妈妈过世后不久,立即寻觅新欢,
其实“变相”地证明了,苏家父母其实感情并不深厚。
但凡自己喜欢的、想得到的,
即以牺牲子女的幸福为代价:
想去美国、想买房、想娶老婆、想摆谱显阔。
也是一个“巨婴”的表现。
如果说苏妈妈还有自己个性色彩的话,
苏大强则直接以撒泼、耍赖的形象,
表达自己的欲望。
老大苏明哲,代表了中国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身份体面,能摆个大哥的架子,
一谈到银子,就怂。
老二苏明成,代表大部分家庭的“逆子”,
啃老、虚荣,下手狠,“心黑”,
打老婆、打妹妹,色厉内荏,
一接触外边的世界,就怂。
老三苏明玉,从小不招人待见,
属于“辛迪瑞拉”型的人格,复仇心强。
长大以后,对二哥、父亲的叛逆,类如复仇。
原著中苏明成对她在车库中的袭击,是她策划的。。。
好吧,
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
都被撕开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