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惊蛰
惊蛰
寒威至日入冬眠,此性应为不逆天。
有迹污冰封往后,无痕凛雪掩从前。
光阴两月未为久,节令五轮非出偏。
蛰伏每随春气动,复苏谁见有迟延?
【注释】3月5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这样做了说明:今日惊蛰,是时气乍暖的转折点,古人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因以成句。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7月4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严寒到来的那一日尽都进入了冬眠,此种生性应该不是逆天。有痕迹的污渍之冰封冻住了往后,没有痕迹的凛冽寒雪遮掩住了从前。两个月的光阴其实并不是迟滞太久,节气经历了五轮也并没有乱序跑偏。蛰伏每每随着春气在悄悄地萌动,生命力的复苏,谁见到有过迟延?
首联中的“寒威”,指的是严寒的威力,见宋代诗人杨无咎的《柳梢青·瑞鸭烟浓》词:“却退寒威,借回春色,满苑香风。”又见宋代诗人郭应祥的《念奴娇·琼苞玉屑》词:“驱尽寒威凭酒力,买笑千金须费。”还间宋代诗人李洪的《初冬见雪》诗:“颇怪寒威一倍添,天花回旋落层檐。”以及宋代诗人吴沆的联句:“春令乍来风掠地,寒威潜退雪消峰。”
这一联中的“至日”,是双关语,既含有“到来的那一日”的意思,又指冬至,见唐代诗人杜甫的《冬至》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又见唐代诗人杜牧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颈联中的“为久”,意思是延滞,见《公羊传·庄公八年》:“何言乎祠兵,为久也。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於是。”何休注:“为久,稽留之辞。”徐彦疏:“为犹作,言作久,稽留之辞矣。”
这一联中的“五轮”,指的是十五天一轮的节气经历了五轮,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这一联中的“出偏”,意思是出差错,出偏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