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训平—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生活
张训平1966年出生于福州市永泰,早年毕业于广州工艺美术学校,1988年开始学习寿山石雕刻,启蒙亦师亦友知名雕刻师刘友杰,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院毕业,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擅长薄意、高浮雕等各种雕刻技法,作品以山水、人物、花鸟、牡丹与猫题材居多,人称薄意“猫王”。以刀代笔,作品风格独特,融入诗、书、画,汲各家所长自为一体。对圆雕印纽颇有研究。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民间艺术家、中国收藏家最喜爱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州市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会员。
薄意之美
文/张训平
寿山石是中国三大名石之一,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的“名片”之一。作为天赐瑰宝,寿山石已有1000多年的开采历史。寿山石工艺经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镂空雕、圆雕、纽雕、高浮雕、薄意雕等技法。我从事寿山石创作20余年,尤其喜欢薄意雕刻,在长年的创作过程中,对这一表现形式深有感受。
薄意雕刻也就是浅雕法,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初,寿山石雕刻大师林清卿,经过刻苦钻研,融会贯通各流派风格,同时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他雕刻的薄意山水、花乌,刀法精妙、繁而不乱、简而有致,是我辈所无法比拟的。
雕刻是我的爱好,每当遇见一件符合自己雕刻的寿山石,就爱不释手。我刻过纽头、圆雕,最后选择薄意和浅浮雕。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国画,每次看到佳作都会如痴如醉:大树之下微风轻拂,杨柳细飘,小桥流水,独者远眺众山,静者闭目沉思,众人抚琴赏画、谈经论道。国画大师们描绘的山水、人物,总能让我感觉身临其境。薄意与浅浮雕给了我将雕刻和国画融为一体的机会。
上天赐予美石,但无瑕者少,寿山石的表面,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点、筋格等,还有一些不纯的色块、斑点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纽雕加以掩饰,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寿山石的天然纹理。这样的石头被称为“病石”,而薄意雕刻就成了最理想的“医生”。早年,我常将所看到的国画“搬”到寿山石作品中去,雕刻过程中发现砂点、小斑点等雕成山水并不理想,就尝试将其处理成小花、小鸟。小片的“膏”处理成小花,大片的“膏”处理成
花团,筋和格处理成小猫、小鸟,而质地好的部分索性就不进行雕刻,留出一块空白,原先的瑕疵反而成为了“巧色”。如此处理,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到同行和收藏家一致好评。
石本无语,薄意雕刻却赋予了石头无尽的诗情画意、鸟语花香。薄意作为一门高难度的雕刻艺术,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寿山石雕刻家不畏艰难,勇攀艺术高峰。我在薄意雕刻的道路上不断博取众长,发挥个人的艺术天赋,为丰富寿山石文化添砖添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文章右下角点好看✬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欢迎各位寿山石爱好者前来交流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