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三课 基础入门象形字与笔画字
视频内容:说文解字第三课
象形字与笔画字
主讲人:太乙归来
文字自天皇伏羲字圣仓颉应用公行以来,到秦始皇,近三千年时间,一直在更新变化。据泰山刻石记载,自仓颉字圣至秦皇以来有七十二代文字,没有一代是一样的。文字背后是三才变化行迹,因为除了大道不变,天地人是会变化的,文字因此也会随之应变。
改朝换代,文字就会随之改变,没有以前朝文字为尊的传统。
如周宣王时代,西周中兴,史官史籀校订整理文字作籀文。后来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诸侯国根据自己地方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另立文字,天子诸侯文字开始不共通。
秦始皇大一统后统一文字。王朝立则文字一,国家统一后,按例都要统一文字。这些都是象形文字根据朝代而作行迹变化,但自隶书始,文字开始僵化。
象形文字如天地万物之变化,可以根据不同时代的象形字,去理解当时的三才。文字的本质却不变,天地本质亦不变,但昨天的太阳绝不是今天的太阳,太阳每时每刻在运化,迟早有一天太阳会老,过程太长,我们感受不明朗而已。
想学文字通经达典的尤其得分辨明白。因为经书源头从文字来,文字从天地万物来。圣人仓颉作文字,历代圣贤观天地周流人事更迭,记录成经。何谓经呢。
经者,天地万物之永恒,左糸,蚕吐之丝;右巠,古代纺车象形;把蚕丝拉下来,纺在弓上,做不动的经线。经纬相合是成布。经,恒常也。历代圣贤用圣人所传的文字,把天地演化、家国大事记录成书,这些书就是经书。字经同义共源。
那为何在先秦时代经书非常多,但秦始皇后,经书却难得一见,为何?
由文字自象形而成书写笔画体可窥一二,大家都被隶书以来的文字误导了,没办法把文字直接联系到天地万物上去了,所以只能不断做注,不断训诂,找各式各样的参考资料,如今日之考古,放着世上最古老的天地不去学,天天想着坟墓那点事,自然就找不到源头了。
哪些是隶书以来的文字呢,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些都是书写方便体,并非象形字,不可以用象形字办法直观,需要还原成象形字才可以。而有传承的象形字有三种,一为古文,二为籀文,三为篆文,这三种都记录在说文解字中。
既然如此,是否直接学象形字就可以。时代更迭,当今之时我们要学三类文字:
一是《说文解字》象形文字,可以直接联系天地万物,也可以方便以后再往前推,学更古老的文字;
二是学繁体字,繁体字是象形文字的笔画化,许多经书都是繁体字形式流传下来;
三是学简体字,以便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