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话溯源 | 敦煌人的魏爷魏奶的来历很不一般

土 话 溯 源
敦煌人的“魏爷”“魏奶”的来历
文: 杜永卫
刚到敦煌的时候,发现敦煌人把“外爷”“外奶”读作“魏爷”“魏奶”,还以为敦煌方言把“外”读作“魏”。但很快又发现在读“外”字时,敦煌人却是很标准地读“外”字,比如外地、门外、塞外等,而没有丝毫“魏”的发音。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敦煌越来越多的人都讲普通话了,但每当称呼或对别人介绍起自己的“外爷”“外奶”时,又都固执地回到了“魏”的发音上。为什么同一个字会有两种不同的发音呢?为什么在称呼外祖父、外祖母上会刻意发成“魏”音呢?这让我一直很好奇!

后来,当我更多地了解了敦煌的历史,得知今天的敦煌人,跟西汉开创敦煌至明代以前的敦煌人没有传承关系,而是来自清朝的一次大移民,即:雍正四年(1726年),清王朝从甘肃八州五十六县移民至敦煌一万多人,才奠定了今天的敦煌居民的格局。而今天敦煌的方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距离现在还不到300年。敦煌自公元前121年建酒泉郡置敦煌时,这里就成了说汉语的地区,但为什么之前的方言没有流传下来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回顾一下敦煌的历史变迁:

杜永卫制图

敦煌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大西北三危一带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三苗是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属于“九黎之后”,最初活动在长江中下游。根据史料记载及民族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学者们认为“今三苗”(三大方言)源于“古三苗”,而自尧“迁三苗于三危”的这一支,而应该与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有一定渊源。
夏、商、周时,三苗的后裔融合于当地的民族,并演变成了羌戎族。 羌戎故地,通常认为只包括陕、甘、青境,其实尚包有新疆。这个时期的方言演变成了什么样已不得而知。但有学者认为,古羌语与古藏语有雷同,跟古汉语相去甚远。

杜永卫制图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是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的游牧之地。后来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他们这几支人都是吐火罗人,属于印欧人种,原居地可能在中欧或东欧某地,后来发展到中国西北地区。吐火罗人操一种属印欧语系西支语的语言。学界有一种认为,“敦煌”地名的词源为“吐火罗”的音译。

杜永卫雕塑

西汉初年,匈奴进入河西,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汉武帝继位后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继而重创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并建郡立县,从内陆大批移民至此,从此敦煌从游牧地区变为农耕地区,同时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聚居地。这一时期敦煌的方言应该是当时的中原汉语。

杜永卫制图

由于敦煌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为历代统治者所格外重视。东汉过后,敦煌属于三国曹魏领地,后历经前凉、西凉、北凉等政权。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这一时期,又有大量中原移民来到敦煌。北魏灭了北凉,后经西魏、北周,至隋朝的建立。到了唐代,敦煌和全国一样,是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敦煌方言,应该是从前代延传下来的以中原汉语为主体的语言。

莫高窟130窟唐代供养人 段文杰、赵俊荣临摹

“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吐蕃乘虚而入占领西北广大地区,而敦煌也被吐蕃统治长达70余年。这一时期,吐蕃统治者采取民族同化政策,强迫人们穿蕃装,行蕃俗,说蕃语。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汉族张议潮率众起义,驱走吐蕃,收复河西故地,恢复汉族习俗。因其功绩卓著被唐朝封为河西、河湟十一州节度使,建归义军统治敦煌。唐末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不久被回鹘打败被迫议和,结为父子之国,“西汉金山国”被迫改名为“敦煌国”。

莫高窟130窟唐代供养人 段文杰临摹

此时进入五代时期。沙州长史曹议金自领节度使,主掌军政事务,曹氏政权一传七代,业绩裴然,前后历经120年,一直到西夏建立统治敦煌。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敦煌归元朝所有,此时敦煌经济走向衰落,人口大量流失。明朝建立后平定河西,曾先后设置沙洲卫与罕东卫以经营敦煌,但很快被蒙古部落取代,后又被新疆境内的少数民族吐鲁番王国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关外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田园渐芜,人去县空,自西汉以来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就此中断。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清朝要想顺利完成统一新疆的大业,就必须要重视西北,加强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要恢复明朝放弃的嘉峪关以外的广大农耕地区。开发后的关外,对清朝夺取新疆,收复汉唐固有的疆域至关重要。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河西地区链接西域的咽喉要地,因此,开发河西必须要特别重视敦煌。而敦煌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起死回生”。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次年便开始从嘉峪关内移民2400户共一万多到敦煌垦荒定居。
杜永卫制图
这次大移民涉及的地域非常广大,从今天的嘉峪关内的肃州一直到甘肃东部的陕西交接处的各州县,东西横跨数千里,故敦煌在清朝时有“小甘肃”之称。其中还包括当时未设省的青海、宁夏等多个州县。五十六个县,必然会带来五十六种方言,这么多地方的人聚集到敦煌,南腔北调,各种土话大杂烩,非常不便于人们的沟通和社交,这就必需要统一语言,需要人们选择并认同一种大家都容易听得懂的语言作为“普通话”。也许随着社会的统一,多种方言之间在交流中共同点增多、互相接近,直到完全统一成了今天的敦煌话。不过敦煌以党河为界,一河之隔,统一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言区,即“河西话”和“河东话”,河西话与嘉峪关内的肃州话基本相同;河东话跟甘肃东部靠近陕西一边的话相似度较高,这种语言是敦煌当地的主要语言。

杜永卫制图

起先我曾猜想,在这种方言统一的过程中,会不会造成了把“外”字读成了wai和wei两种读法?因为在甘肃东部确有地方将“外”发音成“魏”。我甚至猜想,可能是人们为了表示对姥爷、姥姥的亲近,不愿意念成“外爷”“外奶”,而有意选择了“魏”的发音。然而,当我后来看了几篇文章,又翻阅了一些史料,才得知“魏爷”“魏奶”的真正来历,它与方言完全无关,亦非民间的故意或口误。

曹操画像

其实,“魏爷”“魏奶”的称呼,源于千古枭雄之曹操。魏公,是东汉末年封国公爵名号,丞相曹操的爵位。在中国古代,公爵地位在王(天子)之下,高于侯、伯、子、男四等爵位,常为诸侯之长,故“公”又引申出对上了年纪的长者的尊称,例如公公、某公。东汉末年,丞相曹操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于建安十八年(213年)被迫册封曹操为公爵,建国号“魏”,是为魏公。曹操受封初建魏公国,置公国百官,都魏郡邺城,拥有完整的封国体系,为日后即位魏王,乃至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奠定了基础。也就是在被封魏公这一年,曹操为了更好的控制汉献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一同嫁给汉献帝刘协为妃。建安二十年(215年),汉献帝皇后去世,在曹操的建议下,献帝刘协立次女曹节为后。曹节便成为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

汉献帝和曹节育有一女叫刘曼,聪明伶俐,被献帝和皇后甚是喜爱,视若掌上明珠。特别是她的外公曹操,待刘曼更是疼爱有加。刘曼天资聪慧,从小好学,既懂诗词歌赋,又通晓历史,对朝政也有自己的一番独到见解,深得朝堂上下的尊敬。就连她的舅舅曹丕也对她格外疼爱。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任魏王。同年末,在曹丕的逼迫下,刘协将帝位禅让给了曹丕,国号为魏。而汉献帝被贬居山阳(今焦作),称为“山阳公”,曹节也成了山阳公夫人。曹丕虽废黜了刘协,但对外甥女刘曼却不失关爱,还封她为长乐郡公主。汉室朝堂一直将曹操称为“魏公”,刘曼也经常学着大家的样子称曹操为“魏公”。刘协被废黜后,刘曼跟随父亲来到山阳县,目睹了父亲从帝王到平民的艰辛。据传,汉献帝刘协被曹魏取代,远离深宫重楼,流落到民间后,他倍感失落,却也大彻大悟,于是抛弃帝王之尊,甘愿与民同忧。虽做皇帝时没能平息战乱,还百姓安居乐业,但在被贬山阳后却能躬身田园,勤事农桑,甚至用宫廷中学到的一些医术,做起了悬壶济世、访贫问苦的郎中,其作为深受百姓爱戴,1700多年来一直广为流传。而流落到民间的刘曼,自然也跟老百姓来往亲密,每当提起他的外公曹操,她就以“魏公”称呼。这种称呼,逐渐也在民间流传了开来,老百姓也纷纷效仿刘曼的这种称呼,把自己的外祖父呼成“魏公”,把外祖母呼成“魏婆”,于是蔚然成俗,一直流行至今。而敦煌话的“魏爷”“魏奶”便是传承了这种叫法,从“魏公”“魏婆”演变成了“魏爷”“魏奶”。
还有一种说法是:汉献帝一直被曹魏架空,成为屈辱的傀儡皇帝。曹操虽实权在握,但名义上还是汉朝的丞相,即便后来封王,也都属于汉献帝的臣子,曹操至死也没有篡汉自立。所以汉献帝的皇后曹节并不怨恨父亲曹操,而是把篡位的账全都记在哥哥曹丕的身上。曹节自做了汉献帝的皇后以后,对母亲卞夫人孝顺有加,母女俩过从甚密。卞夫人在汉献帝被贬放到山阳后还经常去探望他们。曹节也经常教育子女,要记着外公外婆的好。曹节的儿女也从此亲切地称曹操为“魏公”,称卞夫人为“魏婆”。由于山阳公刘协一家在民间威望很高,于是百姓也仿效他家的称呼习惯,流行起了“魏公”“魏婆”这个称呼,久而久之,把自己的姥爷姥姥也称为“魏公”“魏婆”了。再后来,人们渐渐把“魏公”“魏婆”念成或写成外公外婆,继而又有了外爷外奶的称呼。
其实,无论“魏公”“魏婆”,还是“魏爷”“魏奶”的叫法,在民间流传甚广,除了甘肃,在陕西、河南甚至四川、湖北很多地方也都有这样的习俗。也许“外孙”一词,也是从“魏公”“魏婆”引申而来的。外孙,应该是指“魏公”“魏婆”家的孙子,而非今人戏说的“外家的孙子”之意。

作 者 简 历

  杜永卫 

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陇原工匠、高级环艺设计师,教授。历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东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东京艺大客员研究员、中央美院雕塑系传统课特聘兼职导师;现任敦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敦煌市莫高书院院长、兰州交大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师大敦煌学院特聘教授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客座教授、酒泉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兰州石化职院名誉教授、兰州资环学院特聘艺术大师、杭州佛学院飞来峰艺术研究所顾问、江南石窟艺术指导专家、敦煌中国画研究院学术院长、《当代敦煌微刊》主编、酒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并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展出。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驻澳大使馆、埃及开罗市等收藏陈列。代表作为台湾慈济静思堂362身世界飞天雕塑。敦煌菩萨银币设计获美国世界硬币大奖赛最佳奖;龙门石窟卢舍那银币浮雕获新加坡国际钱币博览会金奖。《水月观音》雕塑获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学术成就奖。其它美术作品屡获国际、国家和省级各种奖项。上百件古代彩塑复仿制品被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张掖大佛寺博物馆以及美术院校等收藏陈列。敦煌莫高里工匠村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创办人。

封面设计: 一   田

本期编辑: 张慧绮

文章校对: 苏   ? 
视频摄影: 李   昊

莫 高 里 工 匠 村

视频:一群穿越而来的莫高里工匠

视频:被激活的千年古老地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