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孰优孰劣
以姓名和地址为例,来说明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比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是姓。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比如赵明德,姓赵,名明德。
西方的地址顺序是门牌、街道、市、省(州)、国,如13939 South San Antonio Dr,Norwalk,CA 90650,USA,翻译过来是美国加州诺瓦克市圣·安特尼澳街南13939号。中国地址首先是国,然后是省、市、区、街道、门牌,如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南大街196号。
从以上两者的区别可以看出中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别。西方人把个体放在首位,先是自己(名),然后才属于某个家族(姓)。描述位置时,先是门牌号,然后才是某个街道、市、省(州)、国。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个体到整体,而中国恰恰相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会谈,一般中国人首先会客套两句,然后开始讲整体局势一类的大道理,进而七拐八弯才能说到具体事情;西方人则开门见山,直接谈具体事项。
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中国人在农耕社会领先了千年之久,但近200年多年来却落后了,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不说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
但是,将历史画卷展开,观察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国文化也养育了庞大的中华民族,也有其辉煌的时光,领先于世界,这也就说明思维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人类发展的某个节点,适应的程度不同,造成结果的不同。所以,不能以一时之顺逆而断言思维之优劣。
在以信息技术为突破点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节点上,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甚至是量子物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契合度更高,也许其优势就能够显现出来,实现民族发展的弯道超车。
当然,中西结合,进而融合,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更能闪现出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