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舒元舆出生地垷坦古村
唐朝宰相舒元舆出生地垷坦古村
女埠垷坦古村落就位于白露山东北侧山下,在兰溪市西北距离兰溪城20公里,属于女埠街道管辖。全村人口1660余人,村域面积5.5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190余亩,森林面积7000余亩。
垷坦村东侧是华东第一枇杷基地穆坞村,南接下潘、虹霓山行政村,西南2公里是浙江省著名风景旅游名胜区——白露山景区,北接郎山行政村通往建德市。
孙氏堂楼
垷坦村是白露山五大村落之一,位于白露山下,村落四面群山环抱,随势坐落,西高东低,小桥流水,弄巷纵横交错,呈“山列八卦、水曲九宫”之状。
垷坦村,唐代宰相舒元舆出生于此,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隐居此地,周三畏是垷坦周氏的第一代始祖,是周敦颐濂溪第四代孙,因此,垷坦集聚周氏1300多人既是周三畏的后裔,也是周敦颐的后裔。孙氏始祖孙权,是唐朝礼部寺郎孙仲玉的后代。孙仲玉是黄店镇肥皂孙家的第一代始祖。十四世孙佐廷公孙安国任知县,其长子淳十一公孙维茂择居垷坦。自淳十一公开始,孙氏在垷坦已传32世。明代时虹霓山刘店园刘氏迁入垷坦,之后迁入黄店上毛村居住,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
垷坦,原名坦达,清嘉庆后改称垷坦。现为周姓聚居村落。村落以白露山群峰为依托,处于坦源溪两岸谷地之中,民居随山势高低层层升高,错落有致,以坦源溪为中心,穿插小巷,形成“非”字形格局。从白露山上远眺,其形如船。
村口周氏家庙气势雄伟,视野平旷,村风水口古樟参天,进村山垅口矗立明代万历间“仁寿塔”、兰源殿。村周八座萧山,山峦起伏,青翠欲滴,雨水汇集村中小溪,弄巷纵横交错,呈“山列八卦,水曲九宫”之象,村庄俨如一方“八卦砚台”。故清代嘉庆年间(1796),村中一进士将村名改称垷坦。“垷”是砚的通假字,“坦”是坦然,心理安定之意。其寓意内涵即人要安定读书,宁静致远,承继祖辈,胸怀大志。
周氏家庙
走进村庄,古木参天,村中小溪自西向东涓涓流入甘溪河道至兰江,小溪把村庄布局二傍,中间小桥相连,诚然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感,村中有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山上有茶园、果园,相映成趣,枇杷、桃李满山遍野,山幽水静,清丽超逸,仿佛遁出浮尘,走进世外桃源。
进士牌坊
垷坦村已有1200余年历史,古建筑众多,类型丰富,有明代古塔、古堂楼、古宗祠、古牌坊、古桥梁、古磨坊、古榨油车、古水车、古水井、古民居。古村落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古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属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型古村落。
特别要提到的是村口的周氏家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平面三间三进二天井,砖雕门楼,有梅兰竹菊,狮鹿鱼鸟,亭台楼阁,山水庙塔等浮雕图案。庙堂内正中悬挂匾额“濂溪旧地”。据考,垷坦为兰溪周氏始源地,周三畏是垷坦第一代始祖,三畏为濂溪四代孙。濂溪字茂叔,名敦颐。因此,垷坦集聚周氏1300多人即是周三畏之后裔,也是周敦颐之后裔。周敦颐乃北宋理学家,其村存有《道国元公濂溪周志》三卷,说起周敦颐,为人所熟知的千古名篇《爱莲说》,表达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和廉洁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据《舒氏宗谱》考证,舒元舆(791——835年),唐代文学家。字升远,兰溪纯孝乡(今女埠街道)垷坦村人。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周三畏对舒元舆的敬慕,也许是对此地的钟情。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大胜金兵,反蒙冤下狱。时秦桧柄柄国,令三畏审讯诬陷之。三畏不从出逃,隐居垷坦村。
与兰溪相毗邻的民国《建德县志》有记载说:“小岩山与大岩山相接,宋大理卿周三畏辞官在山削发成真,居民范金(所谓范金,意思是以模子铸金属纪念品,犹言贴金,镀金)事之,号周佛。”
村庄布局,随势坐落,以水定面,南启北合,堪舆文化凸显。村中小溪自北而南,蜿蜒潺潺,古民居沿小溪鳞次栉比,与古石桥、古樟、兰彩亭、听琴亭构成一幅清丽、恬静、高雅的山水画;美妙动人的历史掌故又为村庄平添了美奂绝伦的神奇。
垷坦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7度左右,年相对湿度为78%,8月份为最低湿度70%左右。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平均无霜期265天左右。据上包雨量站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490.81mm(1980-2009年),最大年降雨量为2035.7mm(1993年),最大日降雨量118.6mm(2008年5月27日)。4—7月份为多雨期,约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降雨期主要在梅雨季节(4——6月)和台风季节(7—9月),这两个季节易生成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
垷坦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少数村民兼从事个体经营、手工业。垷坦村土地肥沃,日照时间充足,雨量充沛,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适合种植多种水果,有柑橘、大红袍、白枇杷、柿子、梨子、芙蓉李、乌柚、杨梅、板栗等。每年从早熟水果红美丽开摘后,新鲜水果常年不断。山上盛产茶叶,建有水果交易市场,各地客商纷纷进村收购茶叶和时鲜水果,为村民增加收入,创造财富,其中以白枇杷最多,据统计白枇杷种植约30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5600元。粮食以水稻、大小麦为主。春季喜欢种植油菜。
垷坦传统村落体现了生态、形态和情态三方面的有机统一,村落四面环山,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水塘密布,植被林立,风景如画。在山水环绕之中,村落沿着小溪两侧枝状延伸,由若干条传统街巷连至小溪,形成明显的轴线格局。传统村落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古迹甚多。传统村落明清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是研究我国古代浙中古建筑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垷坦传统村落在聚落构成、价值观念上都集中体现了地域特性,反映出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基本面貌,对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浙江社会发展和中国宗法制度下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
女埠垷坦古村落,为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后裔聚居地,也是唐相舒元舆、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后裔聚居地。村落古建类型丰富、年代久远、风格多样,有宗祠、门坊、民居、桥梁、古塔等,部分建筑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宋元。周氏宗祠位于女埠街道垷坦村,村位于白露山东麓,距市区西北约13公里,村处坦源溪两岸山谷地带,环境优美。相传唐时为舒姓聚居地,有唐丞相舒元舆故居。南宋时大理寺少卿,金华知府周三畏致仕后卜居于此发族。
原名坦达,清嘉庆后改称垷坦。现为周姓聚居村落。村落以白露山群峰为依托,处于坦源溪两岸谷地之中,民居随山势高低层层升高,错落有致,以坦源溪为中心,穿插小巷,形成“非”字形格局。从白露山上远眺,其形如船。
敬承堂,明永乐,建筑面积665.75平方米;周氏大厅,明清,建筑面积282平方米;周氏祠堂,明代,建筑面积725.61平方米;孙氏堂楼,明代,建筑面积593.26平方米;仁寿塔,明代,建筑面积200平方米,2017年1月13日批准为浙江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孙氏堂楼2005年4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文保单位2处,兰溪市级3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