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两种生产套路
人类这个种群之所以能从地球上的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将社会化做到了极致。
人类的社会结构类似纺锤形,多数人位于中间的凸起部分,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个体都有其位置,发挥其作用,也受益于全体社会。
人类社会天然地在流动,那就是物质流动和精神流动,这两种流动支撑着人类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物质流动就是物质形态、时空的转化,这种转化活动就是生产。比如人种植树木,就是将土壤、阳光、水转化为树木这种形态,再将树木做成椅子,就是将树木转化为椅子的形态,然后将椅子运送到使用者手中,就是将椅子进行空间转化,这一系列活动都是生产活动。
这种转化能力就是生产力,与之匹配的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分工协作。
随着人类的发展,活动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转化能力也需要提高,与之对应,社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转化能力也产生了很多套路的变化,这些套路标志着人类彻底超越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化越来越彻底。
分工协作对应两种能力,一种是分解能力,将转化对象分解,变成各个独立部分进行转化;另一种是规范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靠讲故事来实现,用虚拟故事去凝聚实际的人,这种凝聚力可以是宗教、道德、法律、法规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共同遵守纪律。
分解能力提高后,产生了模块化套路。模块化是将生产过程进行横向分解后,再进行纵向分解,使得分工越来越细。模块化的套路有利于每个细小单元的技术突破,从而以点带面,实现整体突破。另一个好处是,模块化结合标准化,可以实现复用,甚至是跨行业的复用,提高了单位模块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这样降低了社会的整体运营成本。比如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模块化的典范。
规范能力提高后,产生了标准化套路。在进行转化活动中,所有人共同遵守一个标准,这种标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并且是对整体转化过程最有利的。同时,标准化有利于可以产生上下游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生产格局,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观察近几十年,人类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靠的就是模块化和标准化。这两种转化套路标志着人类彻底脱离了其他动物种群。
我们观察动物,其实也有分工协作的社会属性。比如蚂蚁分为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分别对应生育、交配、工作、保卫的职责,这是最简单的社会化分工协作。哺乳动物大猩猩的社会化更发达,也有了模块化套路的雏形,主要是在生产活动的纵向上进行分解,还谈不上标准化。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化的作用,社会化越发达,种群地位越高。
回到当今社会,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模块化结合标准化的套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两化,不可能有计算机软硬件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也得益于这两个套路。而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虚化”,各种服务成分中,软件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汽车,以前是硬件为主,而以后的无人驾驶,软件成了关键。
在人类转实为虚的大趋势中,信息化是个关键节点,也是由实向虚的起点。由实向虚的过程中必然触碰到人类的意识层面的转化,个性化是必然产物。人工智能是由实向虚生产过程的有力工具,模块化、标准化可以在人工智能的算力、数据维度起作用,而在算法上的突破还需要另外的套路。
一切事物都是连续而有继承的,为了适应转实为虚的生产活动,模块化、标准化两种套路有可能转化为另外的形态。
转实为虚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过程,对于人类社会是一种轮回,也是螺旋式上升通道的必经之路。
人是手段也是目的,人类社会为此服务,人类生产活动亦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