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探源(十五)《山海经》术器“首方颠”的历史真相

(2020-12-25 10:44:05)

术器,这个华夏历史上的神秘人物,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只出现了两次。

《山海经》载: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可见术器乃上古治水能人共工的后代。

《竹书纪年》载:(帝颛顼)七十八年,帝陟。术器作乱,辛侯灭之。

辛侯即是高辛氏,即帝喾。这里可知术器在颛顼帝之后,又在帝喾之前,称其作乱,当指他也称帝,只是不为后世儒家认可。

历史不载无名之辈,尤其是《山海经》和《竹书纪年》这样的上古遗书,能同时出现在这两本书中的术器一定不是帝王就是圣人。

但对于他的具体描述却只有“首方颠”三字,可谓惜字如金。首方颠何意呢?有解释说指他的头是方的,也有解释说是平顶。不管是方头还是平顶,《山海经》记录这么件不痛不痒的事,似乎很是不同寻常。

海色清澄的“华夏探源”系列博文通过论证《山海经》中的众帝之台实为今埃及境内的金字塔,而华夏上古文明所在的西土即是非洲,已将帝喾、帝丹朱、帝尧、帝舜和大禹完全对标到古埃及第四和第五王朝的五位法老。本文我们将通过找到对应于术器的古埃及法老,发现术器的真实身份与功绩,并再一次验证华夏帝王与古埃及法老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们已经推断出帝喾即为为胡夫,那么胡夫的前面一任即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一位法老斯尼夫鲁 (Sneferu)应当就是术器了。

那么是不是呢?

首先我们要从术器这个名字入手。术器,似乎是对于某种“器”很在行的意思。器,可以理解为某种容器,仪器等。但器字为什么会是四个口中间一个犬呢?

《说文解字》解释说: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这里象器指古时观测天象的仪器,意思是如同象器般贵重的仪器需要派四条恶犬守护。

固然这算是一说,不过这样解释也确实难为许慎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远在古埃及!

我们知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复活,因此国王或王后去世后,会做成木乃伊干尸以待重生。在这制作过程中,尸体除心脏会留在木乃伊中外,其余的主要脏器如肺、胃、肝、肠,需经特殊处理后单独贮藏在四个容器(称为卡诺皮克罐canopicjars )中以防腐烂。

传说中木乃伊制作是由狗头神阿努比斯(Anubis)掌管的,当然实际上而是由带着狗头面俱的祭司完成的。

在这个对古埃及文化极为重要的特定的场景中,确有犬和四个容器,如将四个容器略写为四个口字,则可能就是汉字“器”字的真正来源,术器所擅之物当属此卡诺皮克罐。

但这不会是碰巧吧?

我们来看可能是术器的斯尼夫鲁法老的古埃及圣书字王名,其第二个字符公认是代表了心肺部等内脏器官,这就是个“器”字。而第一个字符是所谓折叠的布,汉字为“司”,第三个蛇代指帝王,这些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因此整个名字的意思是“司器”,即善于使用“器”的人,这和“术器”的意思是一样的。

另外,据考古发现,使用卡诺皮克罐来处理木乃伊在古埃及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时间正是斯尼夫鲁法老统治时期,或许这也解释了他的名字中会叫司器或术器。

不过,我们还需要知道斯尼夫鲁在古埃及历史上不仅是因为发明了“器”而留名,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个建造了所谓“真”金字塔的法老。

在斯尼夫鲁之前的法老也造金字塔,但他们造的金字塔都是比较原始粗犷的台阶型的,最高的也不过62米。而斯尼夫鲁第一个建造了完美的四面平直、顶端尖直的“真正的”金字塔,高度也首次突破100米,是整个埃及历史上排名第三的金字塔!

想必读者会问,既然斯尼夫鲁,姑且认为他就是术器吧,第一个造了那么大一座当时是前无古人的真金字塔,那包括《山海经》、《竹书纪年》在内华夏古籍为什么都没有记载呢?

确实,这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因为与术器相关的记载确实只有前面提到的两条,而且看似与金字塔毫无关系。

不过,请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首方颠”这三个字的意思。在汉语中,首不仅是头,而且有首次做某件事的意思,如首创,首义等。因此这三个字除了解释为头是方的或头顶是平的,还可以作如下理解:

(术器)首次建造了“方颠”。

“方颠”,即底部四方而顶端尖直的建筑物,即所谓的“真”金字塔。“方颠”这个词十分准确地概括了金字塔的两大特征。

这样我们知道“首方颠”就是第一个建造了真正的金字塔,而术器就是斯尼夫鲁!

共工,是传说中的大禹之前的治水英雄。但由于他与被视为正朔的颛顼争帝而败,共工家族史事鲜载于世。而他的后人术器“首方颠”之功能够通过《山海经》保留下来,实乃幸事!

华夏祖先自古耕耘非洲西土,自黄帝(古埃及称纳那尔迈或美尼斯)于公元前3100年统一上下埃及,到大禹(古埃及第五王朝的乌斯卡夫法老)治尼罗河诸水建立夏朝,后于商周之时迁至亚洲东土发展至今,历史绵延五千年从未间断。作为后人,今日的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来突破传统地域思维的局限性,去发现和拥抱这段融合了东西两地人类最为古老文明精华的辉煌历史。

请读者继续关注我的博客/公众号,海色清澄会带来所有的答案。

2020年12月25日于海上九城。

【大地的指纹】【华夏探源】【文明密码】【东土西土】系列用全新的视角揭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相关的地理、历史、文字和东迁之谜。本文为海色清澄完全原创作品,如需转发或引用文中观点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美杜姆金字塔为何叫“崩塌金字塔”,因设计缺陷,没使用就废弃了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不仅是一种奇幻的存在,而且已然成为了古埃及的代名词,现代人都难以完成的金字塔工程,居然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实现,并且大都十分坚固,这实在是令人震撼,但其中有一座"崩塌 ...

  • 华夏探源(十四)解开《山海经》丹朱称帝之谜

    (2020-12-15 10:07:21) 丹朱者,传说中古代第一位围棋高手,朱姓的先祖,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据<史记>等史书记载,丹朱为帝尧长子,因为性情傲慢,故尧禅让帝位于平 ...

  • 华夏探源(十九)由《山海经》揭开黄帝之后的帝位传承之谜

    (2021-01-25 19:41:12) [一]谜面 五帝时代在三皇之后.夏朝之前,是华夏上古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因有五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帝)而命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分 ...

  • 庆香港回归二十五年外一首

    文/肖旭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儿女本是一家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恨过去,母亲羸弱.多病.落后.贫穷,任人宰割.蹂躏,使儿孙们到处飘零,你我他成了天涯沦落人. 喜今日,母亲实力強大.身心康健.国威大振 ...

  • 七月十五 (外一首)/顾平祥

    七月十五 他与祖父.生活在不同维度 记忆中 从没在祖父怀里,撒娇 撒泼 祖父很勤劳.也很累 从手工作坊发展成资本家 后来解放,公私合营 又成了工人.那时工人 属于领导阶级 现在被称作打工者 就像当初合 ...

  • 文房四十五种雅器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我们平时说得多的通常是文房四宝,也都知道笔墨纸砚,但是古人的文房其他宝贝却常被我们忽视,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一些文房雅器,也透过这些文房用品所承载的信息去了解一下先人精致的文房生活 ...

  •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2020-02-28 21:52:32) [试金之石] 我们知道黄帝是第一个统一华夏的上古帝王.据华夏史书,黄帝之前还有炎帝.炎帝又并非一个人,而是历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共经有八世,依次是临魁,承 ...

  • 华夏探源(十六)颛顼帝就是左塞王

    (2021-01-02 10:01:39) 本期"华夏探源"我们将开始探索著名的颛顼帝和他的王朝. <史记>和<竹书纪年>均将颛顼置于帝喾之前,少昊之后,但 ...

  • 华夏探源(十八)发现上古传奇人物陆终和他的画中谜

    (2021-01-18 10:16:37) 陆终,传说中上古帝喾的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也颛顼帝的曾孙,是一位相当传奇的人物. 据<史书>记载: 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 ...

  • 韩翃:一段感情坚持了十五年,一首《寒食》成就传奇人生

    如果单说韩翃,大家可能对他没有印象,如果说到"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寒食>,还有他与倡妓柳氏的奇妙情缘,我想大家对他就不陌生了. 一.出身名门,才高八斗,情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