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说要绝圣人言教之迹,恐怕很难做到。因为老子的书也好,唐玄宗自己的注释也好,不都是所谓圣人的言教吗?不进行言教,而使民众自化,在现实社会中,恐怕也只能是幻想。不管怎样的社会,都有一种既存的文化,人们在这个社会与文化的环境里生长,不用有意的言教,就会在无意中受到了熏陶,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思想观念性的东西,引导人们行为,由此构成整个社会与文化的延续,这就是文化的传统。圣人的言教,也不能摆脱所在社会的文化传统,他所起的作用,只是使文化传统对人们的无形教育有形化,无意熏陶有意化。不管是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文化对人们的熏陶和教育都是不断进行的,而任何一种文化里,若想杜绝智诈的成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行为,不可能都是自然合乎道德规范的,所以所谓的无为和不教,只能使这些不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愈演愈烈,而无法达到自化自治的目的。

道是外在于人的,性是内在于人的,二者能否合一?这是一个有待论证的命题。但道家未经论证就断定二者都是一而不杂的,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常见的判断,即所谓自明式判断。人们往往把一整套理论建立在这种自明式判断上,实际上如同沙滩上建房,根基是非常不稳的。道与性必须都是一而不杂,才是合一的,若离道为德,就成了人为的圣智。这就是二者不合一的表现。二者不合一,就有害天下之结果,而无利天下之作用。这一整套理论,都是以二者合一为基础的,而二者合一则是未经充分论证的。所以说其理论的根基是不稳的,因此其理论就能让人心服口服。圣智,就到底,就是关于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这只是人们的看法之一,并不一定代表真理。但这并等于以不合乎真理的看法,就不准其他人提出另外的见解。如果这样做,就是堵塞通向真理的道路。

明太祖注:老子戒人,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巧弃利,以此三绝示后人,使朝无争位,即君臣安矣。

老子希望人们彻底抛弃仁义圣智与巧利,其目的是杜绝人们之间的争夺和随之而来的倾轧。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是可行的办法。只讲仁义,也无法杜绝争夺与倾轧。完全不讲仁义,同样不能杜绝之。圣智与巧利,固然可以引起人们的争夺与倾轧,但也能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物质文明。不能见其一端,而否定其余。如何建立和维护秩序,如何让人们不敢做或不愿做不道德的事,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要考虑的问题。老子的方法,是绝对的方法,实行不了。因为你可以按老子所说的去做,但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是老子学说的信徒。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人有巧能,必有争利之心,这句话太绝对了。在历史上,有不少身怀绝技的人,心怀宽阔,坦荡处世,并无与人争利之心。从另一方面理解,争利就是比较谁的水平更高,如同现代奥运会的宗旨所说的:更快,更高,更强。这也是一种争利,但已被全人类所接受。在个人是如此,在一个民族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如没有争利之心,岂非自甘落后了吗?争利与盗贼非法淫过等事,其中有一定的联系,但并非绝对的联系,从争利之心出发,可以成为盗贼,干出非法淫过之事,但也可以促进竞争图强与奋发向上的精神,攻其一端,不计其余,这似乎是老子思维中的一个缺陷。

为机变之巧者,也有他的耻辱,这就是所为机变不如别人来得巧妙。他耻于巧不如人,而不耻于为巧。这表明人们的耻辱标准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同一种耻辱观来衡量一切人。有欲利之心者,他的义就是取得所欲之利,这种义就与蔑视欲利者的义根本不同,但也是一种义。在近代以来的商业社会里,以取得物利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而这在古代的中国,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但并不因为你固有的道德观念而让别人有任何羞耻之心。只有站在更高的历史立场上,才能看到绝然不同价值标准,才能更宽宏地认识人类的行为。你以无为无争的素朴为人的本性,在别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则不这样认为,甚至会采取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中的是非,不能由身在此中的人来分辨,只能由站在此外的人来分辨。

明太祖注:若以常人言,去此仁义孝慈圣智巧利,却乃天下安,岂不言未之有也。所以老子自云:三者文不足,言人必不识其意也。故再有所属,令人务尚俭而淳实,少私寡欲,是为之属也。

仁义孝慈圣智巧利的出现,必在未有此类概念的社会之后。但它们既然出现了,就是历史的必然。天下的安与不安,并非由于人类有了此类道德观念,而是由于另外的原因。天下不安,是由于此类道德观念还不能深入人心,使每个人自觉而严格地执行它们。务尚俭而淳实,少私寡欲,也是仁义等观念中必有之义,既然崇尚俭朴淳实少私寡欲,就不能不要仁义孝慈圣智。巧与利,是使人类的生活不断进步的动机之一,尚俭淳朴,少私寡欲,与依靠巧利改善人类生活,并不矛盾。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人们同样可以尚俭淳朴和少私寡欲。在物质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人们也同样可以不尚俭淳朴和少私寡欲。所以,此二者并不是必然的对立物。

巧利可以便事济物,这是人类所以不断追求它们的根本原因。使事物的活动更便利与有效,就能大大改善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社会生活。盗窃之事,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事情之一,它当然可以借用人类发明的各种巧利工具,如同战争贩子借用科学发明和先进科技一样。但不能因此而不发展科学技术,这在人类是共识。所以,虽然历史上有不少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罪恶活动的人与事,但人类仍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因为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得毕竟远远大于害。只讲朴素和无为无欲,人类社会是无法发展到今天这种文明与富强的。人们要追求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富足,这都是人类的欲望,没有了这种欲望,人类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子?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新译》第十一章:三绝三弃见素抱朴

    <道德经新译>第十一章(国篇第二章) 三绝三弃 见素抱朴 (原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 ...

  • 什么是东方绝学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断绝假聪明之智巧,民众可以得到百倍的好 ...

  • 第20讲 第19章 低欲望能解决现代日本的社会问题吗【我读老子】

    第19章 绝智弃辩(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见(读如现)素抱朴,少私寡欲. 导读 面对一代不如一代的困境,老子的 ...

  •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5养亲承志诚谏贵义尊贤容众正直言信

    题文诗: 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必欲使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 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腰,惕然惭惧, 起而行之;未知事君,使观古人,守职无侵, 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皇帝就是占据了大宝之位的人,天下只能有此一人.但谁是此唯一的一人,则由天命决定.此即唐玄宗所说的"历数在躬"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老子的重与静,由唐玄宗发展为权重与心静,而且是皇帝的权重与心静.这是唐玄宗对老子思想的一个运用.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权重.心不求物欲之欢,这就是心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委曲从顺,不与物忤,则可以全身,这是可能的,但在这种全身的同时,其人心中恐怕会有不小的压抑感.因为你从顺于别人,是在委曲自己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致虚极章,致虚极,守静笃. 虚极妙本,是唐玄宗对老子的道的形容.他说是人都天生禀受了这个虚极妙本,这一说法,显然又是大乘佛教所谓人皆有佛性的改头换面.虚极妙本好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所以唐玄宗说人在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不可名,不可见,得道的人,即善为士者,同时也就具备了道的这种特性.所以说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可以这样说,道有多么奇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是老子提出来的玄妙抽象的概念,老子本人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可后人仍要费尽心机来说明道的内涵.老子为了让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宠辱若惊至,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託天下. 明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