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身是人的身,欲也是人的欲,二者为何非要如此对立不可呢?仔细分析起来,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限度的问题,而不是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人生不能无欲,但不能过分纵欲。适当的欲望是人生必不缺少的润滑剂,人生若毫无欲望,则人生是死的人生。然而过分的纵欲,是有害于人生的,此种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只有适当地控制人欲,其人生仍是健康的人生。老子只说和大怨,并没有说身与欲为怨。唐玄宗发挥为此种论调,目的是要人完全禁止情欲,做枯木死灰式的人。这样的人,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若硬要这样做人,也是十分可怜的人,不值得称道。帝王若以这种哲学教化人民,则其国必无活力,而呈一片死寂。不知如此统治,有何意义?

明太祖注:仇雠不分,虽善与之解,亦不能释屈者之冤,心尚不谓之善。君能释天下之大怨,则坐朝堂而布大道,修明政刑,释无辜,刑有罪,赈贫乏,而中税敛,欲使民余而不尽其所有,则冤解而怨平,上帝可亲矣。君臣诚能体此而昌乎,不然若居朝堂而握乾符,虐民以丰其身,敛众繁科,尽民之所有,岂不司彻乎?天道昭昭,将有咎焉!士庶能为善者,虽解人之奋争,终不能解人之余怨,所以不谓之善。能贷物以济人,匿约而不利,君子乎?善人乎?若贷人以物利,及本而倍之,尽贫者之所有,净约而期,来比冯驩,而孟尝君乎?君子乎?小人乎?于斯之道,于贫者何苦甚?富者何毒坚?皇天无亲,常佑善人,君当畏而臣民当善,福乃殷。

太祖理解的和大怨,明显地与唐玄宗不同。他要通过布大道,明政刑,释无辜等措施来使民富足有余,由此消解民众之间的冤怨。这是比较合理的途径。民众之间为何会有冤怨产生,不正是由于民众的生活水平不富裕而造成的吗?而民众的不富裕,又是统治者的重赋搜括所造成的。只要统治者宽松公正,民众之间的冤怨就会大大减少。民众之间的冤怨减少,则帝王之福乃殷。明太祖的这一认识,在封建社会里,可谓明智之见。清世祖侈谈什么大道无心,恩怨两忘。满清入关,占得天下,天下之人,对他们有多大的怨恨,清王朝心里是十分明白的。在这种怨恨情绪极度对立之时,谁能做到恩怨两忘呢?清王朝若能忘怨,就不会派兵镇压各地的反抗。明王朝的遗民,若能忘记大怨,就不会在各地进行反抗。而事实正好相反,这说明谁都不能恩怨两忘。清世祖说恩怨两忘,大概是要人民这样做,而停止反抗吧!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贵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唐玄宗统治天下,希望不立教,而令清静。令谁清静?他没有明说。令自己清静吗?只能是圣人,才可以清静。而帝王是圣人吗?不一定。唐玄宗是圣人吗?看他的所作所为,也不能得出肯定的答复。令民众清静吗?不知用什么办法可使民众清静?所以所谓的“使令清静”,不过是一句空话。不能令人清静,则“下人化之”,也是无根之谈。所谓的化,是有榜样才有化的。这榜样就是已经清静了圣人,或帝王。但实际社会中并没有这种人,所以“下人化之”也是空谈。令清静与下人化之都不能做到,则不烦诛责,自契无为云云,都是自欺欺人之谈。唐玄宗的注老,多是此种空洞之言,不如明太祖的注释来得实在。

大变,在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中,都是会遇到的。对待大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圣人的态度是顺循而已。顺循,就是不违抗,不逆时代的潮流而动,也就是所谓的顺乎天应乎人。左契右契,是古代区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同凭证。执左契者,是债权人,执右契者,是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催债,但圣人虽有此权而不用,这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社会大变之时,不责于人,就是不追究人们的责任。这种态度,就是相信人们会顺应时势的变化,而自行作出调整,不必圣人的干涉。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亦是无为思想的一个根据。人的善与不善,不是根据他们的言论而定,而是根据他们的行动而定。行动合理,就是善人。反之就是恶人。行动合理的善人,必定得到合理的好结果。行动不合理的恶人,必定得到合乎逻辑的恶果。这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在社会大变之时,谁能得到善果,谁会得到恶果,不是人们的意志所能决定的,而是由他们早先的行动所决定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圣人的有为呢?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 ...

  • 《道德经》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一部分:调解血债般的大怨,即使当时已经平息,内心余怨无法断绝,因此世人不要与人结下血海深仇,一旦结下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生命在于柔弱,生活也要柔弱.柔弱,不是弱,而是韧,韧比刚还要强.柔弱的要点在于灵活,不僵死,不硬化.人在婴儿时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明太祖注:治国务欲民实,无得重敛而厚科,若重敛而厚科,则民乏用矣.民既乏用,则盗贼之心萌.盗贼之心既萌,将必持戈矛而互相斫,是谓难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明太祖注:谓王臣及士庶修身谨行,止务大道焉.经云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言君天下者,以暴加于天下,初则民若畏,既久不畏,既不畏方生,则国之大祸至矣,莫可释.在士庶平日不可恣意慢法,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历史上曾有人主张老子是兵书,确实很容易找到依据.老子书中讲兵事的内容不少,但不可看作单纯的兵家之书.老子所说兵事,与孙子所说的兵事,有根本的不同.孙子兵法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啬,也是无为之治或闷闷之政的最好说明.治人,不就是统治天下吗?事天,也是统治天下的意思,因为古人认为为天子者,是天命所在,是按天命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常心,固定于一种看法的心,固定于一种看法,往往不适应事物的具体变化,这就成了僵化的意识.如果用这种僵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天地神谷万物之类,它们如何得道?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人可以通过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 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今译: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