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造反18年,为何当了1天皇帝就跑路?后来去向成谜

李自成造反18年,为何当了1天皇帝就跑路?后来去向成谜

原创2021-06-29 20:05·青梅竹史

闯王李自成黄粱一梦,造反18年,为何当了一天皇帝就跑路?拥有百万雄兵,打明朝势如破竹,为何清兵面前却节节败退?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何他不能成为下一个“朱元璋”?

一、闯王进京

1606年,出生在一户农家的李自成,十几岁便成为孤儿,从小就被不断盘剥压榨,受尽各种凌辱和欺压。1629年,终于忍无可忍的李自成,在甘肃榆中发动兵变,杀了欺压士兵的军官,拉起了自己的队伍。随后,经过近10年征战,作战不要命又颇有计谋的李自成,辗转成为义军最高首领,人称“闯王”。

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一个月后,便出陕西,过河南,穿山西,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狂飙,几乎毫无阻滞地打到了北京城下。

此时的明王朝,除过零星的死忠粉们还在各地顽强抵抗,大多数都已经成为闯王的降兵,连每天上殿应卯的大臣也屈指可数,曾经雄心勃勃要实现明朝中兴的崇祯皇帝,只能望着越来越空旷的大殿暗自神伤。

3月19日,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张缙彦,竟然打开北京大门,亲自将李自成迎进北京,至此,北京城是从外表到里子彻底沦陷。

呆坐在金鸾大殿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此刻只有贴身太监王承恩陪在身侧,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望着空无一个朝臣的殿堂,他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抱着“国君死社稷”的最后气节,将自己吊在景山那棵著名的歪脖子树上,结束了短暂的33年人生。

几个时辰后,在太监引导下,李自成走进了紫禁城,跨进了崇祯刚刚离开的大殿,坐上了还带着崇祯身体余温的龙椅,开启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多月后,他便会仓皇逃离这个给他带来过无限遐想的地方。

二,进京后的李自成面临的现实问题。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当时在百姓中口口传颂的儿歌,代表了广大底层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对李自成承诺的“三年不征赋”的最真诚回报。

受够了明朝历代君王和官吏盘剥的底层劳苦大众,非常欢迎对底层民众痛苦感同身受的李闯王,敲锣打鼓地将闯王迎进了城。

李自成也不负众望,颁布了严格的军纪,不许随意伤人,不许劫掠财物,不许奸淫妇女,一经发现杀无赦。这三条铁律暂时保证了北京城的安定。

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连李自成都想不到,自己治下的北京城,不久会成为人间地狱般的存在。

要真正管理好一支军队,不是光靠人模狗样地颁布几条纪律就行,如何安排好军队吃喝拉撒睡的问题,才是对一个王者治国理政才能的真正考验。显然,李自成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他身边的一大票跟班,也几乎找不出具有应付这种大场面能力的人。

彼时,李自成的人马已经有数十万之众,作为农民的儿子,白手起家的李自成,既没有殷实的祖业家底做支撑,也没有豪门望族世家集团做后盾,更没有代表自己集团的商业和实体,免征赋税后,所有吃穿用度和军费开支全部靠战利品和打秋风劫豪绅而来,停战后的军队,没有了战利品来源,又不能劫掠豪绅富户,如何解决数十万军队的人吃马嚼,成为一大难题。

很快,军队开始处于失控状态。闯入豪绅大户、明朝旧臣家中,将人绑架扣押后进行敲诈勒索,仅刘宗敏一人就绑架缙绅200多人,朝廷大小官员1000多人,并且许多人在拷打勒索过程中被整死。更有甚者,开始在公共场所公开抢夺财物,一时间,北京城中乌烟瘴气,民怨载道。李自成政权完全将豪绅世家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为了缓和大顺财政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李自成不得不食言自肥,开始征税,又失去了底层大众的支持。

被缙绅唾弃,又被底层抛弃,李自成由此失去了群众基础,而此时,虎视眈眈的清军将在关外给他带来更大的打击。

三,吴三桂的如意算盘和多尔衮的阴谋诡计。

就在李自成坐上龙椅时,替大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正在纠结中。大明已经灭亡,自己这个大明朝的守将立马处在不尴不尬的境地。

说自己是大明守将,大明朝已经灭亡。投降李自成吧,又打心底十万分不愿意侍候那个泥腿子。此时的李自成适时向吴三桂伸出了橄榄枝,吴三桂正纠结着接不接这个看起来待遇还不错的橄榄枝时,北京城传来的消息,彻底打消了吴三桂的疑虑。

据消息称,李自成手下刘宗敏关押了吴三桂的家人和爱妾,并将其家产全部充入了大顺国库。

吴三桂一听,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向关外清军首领多尔衮借兵,要打回北京城以雪国恨家仇。

这便是传说中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只有当事人才心知肚明。

那时的吴三桂估计没想到要引清军入关,他一定有自己的小算盘。难道,打回北京去,自己可以过过泥腿子都能过的帝王瘾不香吗。但自己的兵力明显不足以和李自成的大军抗衡,要实现打回北京的愿望,先要有足够的兵力,好像,可以和关外的多尔衮谈谈借兵的条件。

这边吴三桂盘算着如何开口向多尔衮借过墙梯,那边,多尔衮却趁机打起了自己入主中原的张良计,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5月18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和多尔衮联合大军,在关外一片石这个地方夹击了李自成亲率的20万大军,兵败的李自成于31日退回北京,而已经没有了退路的吴三桂,遵从和多尔衮的约定,剃发降清,引清军入关。

回到北京的李自成非常不甘心,一直在北京呆了40多天也没有御极的他,预感大势已去,匆匆忙忙在武英殿登基称帝,改国号大顺。谁知,登基仪式还没有结束,吴三桂的军队便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在北京只呆了42天,登基称帝不到一天的李自成慌忙逃出北京,将刚刚到手的大好江山,交给了吴三桂和狼子野心的清军。

吴三桂再接再厉,脚不沾地得乘胜追击,连败李自成,最后攻克李自成大本营西安,将其逼至湖北境内。最终在九宫山,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死灯灭。

至此,一代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结束了自己年仅39岁的短暂人生,却在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贡献,后人从他短暂的帝王生涯中,获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成为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四,李自成的成败得失。

关于李自成的成败得失,后人的考据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李自成自身的局限性。

李自成之所以没有像赵匡胤、朱元璋一样,成为开国建业的一代明君,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没有两人的宏图大愿,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帝王之路无法走得长远。

李自成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称帝,从起兵到打进北京,全是生活所迫,形势所逼,时势造就。在西安,他也仅仅是称王,对皇帝位没有任何企图,这从他打到北京城下后的一系列操作就可见一斑。

当时兵临城下的李自成,皇位已经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但他却并没有攻城,而是主动向崇祯皇帝提了一个惊掉好多人下巴的要求,他说,只要崇祯皇帝现在封自己一个西北王的称号,自己立马撤兵,并亲自带兵去替皇帝打关外的清军。这是要招安的节奏的啊,说明他一点当皇帝的心思都没有。

可是,吊诡的事情发生了,已经是孤家寡人的崇祯皇帝不知道脑子抽什么筋,竟然在决定大明朝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拒绝了李自成主动提出的这个对自己、对大明朝都极为有利的退兵条件。历史的确就是这么狗血,两个大奇葩因此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将给此后的中国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

被硬逼上架的李自成,不得不跨进一步之遥的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灭了大明朝。

没有准备当皇帝的李自成,当然也不具备当皇帝的各项必备才能,更不会去主动学习和摸索当皇帝的技能,又没有诸葛亮、赵云那样,竭力扶着阿斗那种草包的能臣异士,先天的不足,决定了其失败只是早晚的事。

二是其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李自成起义之初,第一支军队就是因为领兵的军官不发军饷,引起公愤,杀了军官转化而成的,这样的“义军”,既没有“义”的基础,也没有“军”应该有的严明纪律,尔后,陆陆续续收编的除了相似的队伍,就是无法忍受地主阶层盘剥的农民自发组成的义军,这样聚拢而来的军队,就像一盘散沙,聚起来很难,散起来却很快,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从北京逃出后,不到一年时间便兵败被杀的根本原因。

三是成功来的太急太快,还没有做好准备。

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让李自成的成功来的太急太快,以至于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马,摇身成为多少人黄粱美梦中的紫禁城主人。

从思想到身体,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李自成和他的部下,很快迷失在北京城的花花世界里。

曾经期望着“均田制”为穷苦大众谋福利的闯王,成了独享富贵,嫔妃满宫的酒色之徒,而将官和士兵更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奸淫掳掠的无恶不作之徒。

权力是最考验人性和人心的东西,当皇权让李自成变成那个从最初发愿拯救底层劳苦大众出火坑的有志青年,到后来那个喝酒看戏抢劫逼捐玩女人的荒淫昏聩的封建帝王,其覆灭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