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峙方言中“东”和“冬”的猜想
关于繁峙方言中“东”和“冬”的猜想
文/高志鸿
第一天,读到十八页,中招!第二天,十五页,第三天,十二页……哈哈,果然神奇!然而,连续几天下来,我却坠入了云里雾里:什么鬼?这“一东”和“二冬”有什么区别?干嘛要这么分?古人的思维怎么回事?好奇到不行,就上网查了些资料。
话说,从上古至唐代中叶,“东”和“冬”读起来是不一样哒!怎么个不一样法儿?古人并没有音标,但若把现在的声母、韵母借用上的话,虽不准确,但也可以帮助理解。“东”的读音大致可标为“dung”,而“冬”的读音可能就近似“dong”,二者很相近,但开口大小不同。到晚唐、宋时,这两个语音逐渐接近,至于混同。因此我们看到宋词当中,是没有“东”、“冬”之别的。比如欧阳修的一首《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而唐诗则不是这样,我们可以看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声律启蒙》为清代车万育依据南宋的《平水韵》所著,音韵学的传承自有一个体系,可以追溯到隋朝陆法言的《切韵》。虽然唐末李涪指责说:“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不过人们作近体诗总还要严格区分,直至民国也这样。
既然如此,那欣赏诗词,是要具备点关于“东冬”的知识喽!网上有人发帖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东韵和冬韵的字?下面便有人提供了“强记硬背法”——东同童铜中衷盅虫冲终忡崇嵩……冬彤农侬宗钟龙松冲容庸胸……;还有人提供了“学习声律启蒙法”。
这些方法看着都挺让人头大,因为都是死记。唉!让我们和祖先沟通不畅的岂止是“东冬”?那是上千年时光使然。不禁想起上学时一位语言学的老师说:“有些地方的方言其实是活着的上古语言。”没准儿在什么地方的方言当中,就还有这种“东冬”的区别呢!操这种地方话的人要是研究起韵律来那倒有先天的优势啊!而且能和古人有比我们更近距离的对话,着实令人羡慕!
后来就在网上看到一条帖子,发布在十多年以前,问:“吴语能区分开东和冬吗?”回帖零零星星的,也都是相隔了好几年,都说“不能”。又找到一个帖子:“哪个地方的方言能区分开东和冬?”下面接茬的人不多,都表态自己的方言不能区分,其中还有个人果断地说:“没有方言能!”
孩子呼呼入睡了,我也困得厉害——为“东冬”操的这个闲心就搁下吧!貌似不能获得更多信息了。但中午睡眼朦胧之际,竟想起来一件趣事:自小在城市长大的表姐很幽默,有一次她用很夸张的口型学我们繁峙人说“红红”(我的小名),逗得家人亲戚们哈哈大笑。——我突然惊觉:这会不会正是那个“一东”的韵?“红红、红红、红红……”我不住地用土话重复,接着又念叨“天空”“皇宫”“儿童”“酒盅”……好像真的和“苍松”“祖宗”“务农”“心胸”不一样!读前一串词时要把嘴巴大张开,而念后几个则要从嘟嘴的小洞洞里发声,是不是?
睡意全无了,一个中午我都在竭力回想、反复模拟小时候周围人的说话发音,比如“蟠龙、毛虫、蟠龙、毛虫”……现在开始怀疑我们土话说“东”和“冬”真是不一样——当然不能确定。但不管怎么说,繁峙话里有一种普通话中没有的“ung”,以前觉得这样很土,害我普通话考试等级不高,现在觉得没准儿这还是个古语的“活化石”呢!
关于繁峙方言的研究应该有专著吧?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无法印证猜想的对错,只知道有语言学的专家在80年代时就提出把“晋语”从“北方官话”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官话”、“吴话”、“粤语”等并列的一大方言。我们繁峙方言在晋语当中又别具一格,就像身体内的基因序列一样诉说着我们的来历。除了血脉,这是我们和老祖宗最重要的连接纽带了。我不禁开始惭愧没有教孩子学习繁峙方言了!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