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史话八:宪公一生的敌人现身,十余年的争斗,到底为了什么?

上一次,因为秦文公的离世,以及他的继任者宪公将都城迁到了平阳城,让咱们将目光再次对准了地处西部的秦国。只不过,由于《史记》中的两篇“本纪”对于静公、宪公这两代秦伯的称呼有出入,让咱们花了不少笔墨,来探讨他们的准确谥号。而今天,在下要给大家介绍一组特殊的“秦国敌人”,别看他们在史书中出现的频率很低,却是宪公一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这组特殊的敌人,算是秦宪公一生的对手了。

那为什么说这组敌人是宪公一生的对手?这组敌人又是谁呢?这就是在《史记·秦本纪》中贯穿了整个秦宪公一朝的荡氏和亳戎。他们从宪公迁都平阳城的那年(即宪公二年)开始出现于史书中,到宪公离世时(即宪公十二年)刚好将荡氏歼灭,从此不见于《史记》。再加上宪公继位时年仅10岁,离开人世也才22岁而已,可以说他这一辈子基本上都在跟荡氏和亳戎较劲儿了。所以,接下来我就先给大家再详细介绍一下宪公的这两个对手,然后再看看他们是如何成为秦国的敌人的。

秦宪公

说到荡氏,其发音就值得说上一说,因为“荡”字在这里不能读作dàng,而应该念成tāng。之所以其发音与“汤”有关,跟这个姓氏最初的来源有关(除了这个来源以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只不过那些都与这里的荡氏无关)。相传,在上古时期的共工氏部落中,曾有一任首领名叫汤明,其人继承了历代共工氏的特点,就是喜欢给天下共主找麻烦。并且,他这次惹事还特别严重,竟然狂妄地自立为帝,想撺掇盟主的位子

但是,自立为帝毕竟是忤逆之举,肯定得不到众人的支持。因此,还没等真正的共主对其进行讨伐呢,他们内部已经分崩离析了。汤明的母亲汤娥,为了整个部落的安全考虑,不得不定计除掉这个狂妄的儿子。但这一举动,也让汤明的后嗣汤析羲离开了部落,从此过上了流亡的生活。由于汤析羲是避乱逃出共工氏部落的,担心被人追杀,所以他和他的家人一直躲藏在各种树丛草窠当中。久而久之,索性将姓也改了,加上了草字头,变“汤”为“荡”了。再经过时间的变迁,荡析羲的后人都以“荡”为氏,并在关中一带定居了下来

荡氏的先祖共工氏

说完了荡氏,咱们再来看看亳戎。这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对手,在史学界对他的解释更是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亳戎并非西戎,实乃殷商开国之君成汤的后裔,所以他们的居所应该称为汤社(即《史记》中提到的“荡社”)。并依据今陕西省三原县内曾有过汤陵和汤台,便认为荡社应该在今三原县一带

另一派则认为亳戎就是西戎,并非什么汤王的后裔,只因当时的那位亳王其称号为汤,才有了荡社这个居住地。并且,这一派也对荡社做了进一步解释,将“荡”、“社”二字拆分开来看,把“荡”作为那位亳王称号的通用字,“社”作为“杜”字的通用字。两字合起来即为“汤杜”,意为临近杜县的汤邑。而杜县,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一带,所以荡社便有了在西安市东南这第二种说法

虽然两派学者分歧挺大,也将亳戎的居所解释在了两个地方。但不难看出双方其实有一点还是统一的,即他们都认为亳戎和荡氏是一家。所以,读过这样的注释之后,在下并不十分满意。因为,鄙人认为亳戎是亳戎、荡氏是荡氏,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荡氏是关中之地的“原住民”,其居所才是荡社,地点在今西安市东南一带(虽然在下不同意亳戎与荡氏画等号,但第二派给出的荡社所在地,我个人比较认可。只是在下认为不应该解释为临近杜县的汤邑,应理解为临近杜县的荡氏居所)。

荡氏居所——荡社的位置示意图

亳戎,在下认为他们的确是从西戎地区来到这里的“外来户”。只不过,他们是穆王时期就从西部迁来此处,还是西周末年占据丰镐之地的戎人一支,还有待考证。至于,亳戎是如何跟荡氏产生如此紧密联系的,应该与两家居住地相邻近有很大关系。既然两个邦国都不是周天子所封,均未被周王室认可,因此为了生存结为同盟关系,也是情有可原了。

那他们两家又是怎么得罪秦国的呢?毕竟荡氏、亳戎的居住地离秦国的疆域(岐山以西地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什么秦宪公要盯着他们打了十余年呢?在下认为这是秦国向东发展时的必然结果,荡氏、亳戎只是被秦军清理掉的“障碍物”而已。

宪公重启秦国东进计划

众所周知,秦国地处西垂,最初只是帮天子养育马匹的附庸小国,一直没有什么地位。好容易到了西周末年,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有功,获得了爵位,才跻身到了诸侯的行列。此后,由于平王的一个许诺,让襄公看到了秦国向东发展的希望,他便其后半生打到了岐山脚下,算是给后人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基础。襄公离世后,文公继承了君位,虽然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都城向东迁到了汧渭之会,也收复了岐丰之地。但最终文公也没有让秦国的疆域越过岐山,并将岐山东边的土地还给了周王室,换来的天子对秦国的信任。

然而,文公这种看似软弱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他不想让秦国向东发展。反倒是从他既修陈宝祠,又建平阳城的举动来看,东进关中才是他真正的梦想。只不过,当时的天时、地利都不适合秦国再多迈一步,所以英明的文公深埋了自己东进的野心,让秦国继续留在岐山之西安静发展、积攒实力。等到宪公继位、迁都后,秦人终于再次看到了东进的曙光。

文公心怀东进关中的梦想

可是,文公等了50年都没有等来的时机,宪公为何继位没多久就等到了呢?那这东进的时机又是什么呢?其实,在下认为这时机早在文公在位的最后几年中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原本的继承人静公的突然离世,给了文公不小的打击。文公一方面哀痛儿子的离世,无心发动战事;另一方面也是忙着在最后的时日里,为秦国选定、培养出下一个接班人。所以,直到文公离开人世,也没再重启秦国东进计划,将这一梦想留给了宪公去实施。

至于这时机到底是什么,鄙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其一,文公收复了岐丰失地,并将其还给了朝廷,换来了天子对秦国的绝对信任;其二,周朝东部的众多诸侯忙着互相征伐、争霸,无暇顾及西部的情况;其三,当时的周天子已从平王变成了桓王,而桓王的能力明显还不如平王;其四,桓王跟郑庄公的不睦,导致王室的注意力也一直在东部地区;其五,文公还给天子这么一大片土地后,发现朝廷并没有对其进行管理,处于无人管制的状态;其六,由于岐丰之地长期无人管理,让一些残存的戎人势力有重新冒头的趋势;其七,秦人相中了周朝故都丰镐这片土地,想以此作为日后的根据地。

所以,基于以上这几点原因,宪公在迁都平阳,有了更靠近东部地区的踏板之后,开始了“重启东进计划”的第一步——清理丰镐周边的残存势力。因此,这个紧邻丰镐之地,又定居已久的非王化邦国,便成了秦人首要攻击的目标。而当秦国大军攻到自己的家门口时,氏族人根本无力抵抗秦军,遂向邻居亳戎请求支援。这才有了《史记》中秦国先伐荡社,后与亳戎交战的记载(原文为:“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

《史记》中秦国伐荡社、战亳戎的记载

然而,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师,又在文公的管理下养足了精神,哪里是亳戎这个“流寇”能够抵挡得住的。所以,秦军与亳戎交战还不到一年,亳戎就大败而逃。甚至,亳王为了活命,直接带着部族远遁回了西戎之地,足见秦国的战斗力已经非常雄厚了。

之后,随着亳戎的离开,荡氏一家就更不是秦军的对手了,也于同年被秦人占领了荡社大本营,成为了当地的流民。再往后,宪公并不想放任荡氏一族在外游荡(毕竟荡氏国君还在,担心他们东山再起,惹出祸乱),所以终其一生都在搜寻荡氏。终于,宪公在离世前(即宪公十二年)找到了他们,并将氏一族首领及主力歼灭,为秦国“重启东进计划”的第一步画上了个完美的句号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宪公的对手、荡氏和亳戎、共工汤明、称帝被诛、汤析羲、流亡改姓荡、亳戎身世考、荡社位置、秦国出兵原因、完成东进第一步。

关键词云图简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