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漆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浏览:编辑:三叶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8-09 16:04:33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是中药传统剂型,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泽漆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应用导读】

肺热证以咳嗽,或气喘,或哮喘,胸闷,痰黄质稠,或喘息不能平卧,肢体水肿,口渴,舌质红,苔黄为主。

【方药解读】

泽漆汤是辨治肺热证的重要代表方,由半夏半升(12g),紫参(一作紫菀)五两(15g),泽漆煮取一斗五升、三斤(150g),生姜五两(15g),白前五两(15g),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9g)所组成,以清肺降逆为主。

运用泽漆汤,若是辨治肺热证,最好用泽漆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邪热甚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紫参、黄芩用量;若辨治以肺气上逆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半夏、白前用量;若辨治以肺气不宣为主,可酌情调整生姜、桂枝用量;若是辨治夹气虚者,可依病变酌情调整人参、甘草用量;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1.药用个性

(1)泽漆味辛、苦,性寒。辛以宣散,苦以降泄,辛苦寒相济旨在清热宣肺降逆。

(2)黄芩味苦,性寒。苦寒清泻肺热。

(3)紫参味苦、性凉。苦以降泄,凉以清热。

(4)半夏味辛、苦,性温。辛开苦降旨在宣肺降逆。

(5)生姜味辛、性温。宣发透散。

(6)白前味辛、甘,性平。辛平旨在宣肺,甘平旨在益肺。

(7)人参味甘、苦、性温。补益肺气。

(8)桂枝味辛、甘,性温。通阳温肺降逆。

(9)甘草味甘,性平,益气和中。

2.药用配伍

(1)泽漆与黄芩、紫参:辛寒旨在透热,苦寒旨在泻热。

(2)半夏与生姜、白前:宣降肺气,燥湿化痰。

(3)桂枝与生姜:温阳化饮,宣散肺气。

(4)甘草与泽漆、黄芩、紫参:兼防寒凉药伤气。

(5)甘草与半夏、生姜、桂枝:兼防温化药伤气。

(6)甘草与人参:补益肺气,化生阴津。

泽漆汤合方辨治脏腑兼证】

1.肺热证与脾胃病证病人既有急、慢性肺系疾病,又有急、慢性脾胃疾病,根据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仅治肺系疾病或脾胃疾病都有其局限性,对此只有相互兼治才是最佳选择。

(1)肺热证与脾胃虚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脘腹疼痛,不思饮食,喜温怕冷,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可选用理中丸与泽漆汤合方,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人参9g,白术9g,干姜9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桂枝9g。

(2)肺热证与脾胃湿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脾胃湿热证如胃痛,不思饮食,口苦,口腻,肢体困重,脉沉。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脾胃湿热证,可选用泻心汤和栀子柏皮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泻心汤和栀子柏皮汤合方清泻脾胃湿热,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大黄12g,黄连3g,栀子15g,黄柏6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桂枝9g。

(3)肺热证与脾胃气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脾胃气虚证如胃痛,不思饮食,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脾胃气虚证,可选用黄芪建中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黄芪建中汤补益脾胃,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桂枝9g,白芍18g,大枣12枚,胶饴70ml,黄芪5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

2.肺热证与肝病证病人既有急、慢性肺系疾病,又有急、慢性肝病,根据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仅治肺系疾病或肝病都有其局限性,对此只有相互兼治才是最佳选择。

(1)肺热证与肝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肝寒证如胁痛,头痛,不思饮食,喜温怕冷,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肝寒证,可选用吴茱萸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吴茱萸汤温肝散寒,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人参9g,吴茱萸24g,生姜18g,大枣12枚,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桂枝9g。

(2)肺热证与肝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肝热证如胁痛,头痛,口苦。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肝热证,可选用栀子柏皮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栀子柏皮汤清泻肝热,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栀子15g,黄柏6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桂枝9g。

3.肺热证与心病证病人既有急、慢性肺系疾病,又有急、慢性心血管疾病,根据病变证机及病证表现仅治肺系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都有其局限性,对此只有相互兼治才是最佳选择。

(1)肺热证与心阳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心阳虚证如心悸,气短,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心阳虚证,可选用桂枝加附子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桂枝加附子汤温补心阳,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桂枝9g,白芍9g,大枣12枚,附子5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2)肺热证与心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心热证如心悸,心胸烦热,失眠。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心热证,可选用栀子豉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栀子豉汤清泻心热,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栀子14g,淡豆豉10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桂枝9g。(3)肺热证与心气郁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肺热证伴有心气郁证如心中痞,胸闷,胸满,胸胁窜痛,心胸引痛。对此既要治肺热证又要治心气郁证,可选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泽漆汤合方,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行气解郁通阳,以泽漆汤清肺降逆。

合方组成:枳实4g,厚朴12g,薤白24g,全瓜蒌15g,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甘草9g,黄芩9g,人参9g,桂枝9g。

【验案体会】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

韩某,女,61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气喘,动则加剧,痰稠色黄,咳痰不爽,口干不欲饮水,胃痛因食凉加重,喜温怕冷,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弱。辨为肺热证与脾胃虚寒证,治当清肺泻热,温中散寒,给予理中丸与泽漆汤合方。方取红参10g,白术10g,干姜10g,姜半夏12g,紫参15g,泽漆50g,生姜15g,白前15g,黄芩10g,桂枝10g,炙甘草10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分3服;二诊:痰量减少,咳痰较易,胃痛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咳喘减轻,胃痛缓解,以前方6剂;四诊: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胃痛未作,咳喘不明显,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80余剂,诸症消除。随访6个月,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咳喘、痰稠色黄辨为热,再根据胃痛、食凉加重辨为寒,因气喘、动则加剧、脉弱辨为气虚,以此辨为肺热证与脾胃虚寒证;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泽漆汤清肺降逆。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2.慢性支气管哮喘、中耳炎

陈某,男,50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2年前又患中耳炎,虽经治疗但反复发作,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气喘,动则加剧,痰稠色黄,咳痰不爽,耳痛,耳肿,急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辨为肺热证与肝热证,治当清肺泻肝,给予栀子柏皮汤与泽漆汤合方。方取栀子15g,黄柏6g,姜半夏12g,紫参15g,泽漆50g,生姜15g,白前15g,黄芩10g,红参10g,桂枝10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分3服;二诊:耳痛减轻,咳喘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耳痛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四诊:黄痰减少,以前方6剂;五诊:耳肿、耳痛消除,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缓解,以前方治疗50剂;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随访1年,中耳炎未复发,哮喘缓解。

用方体会:根据咳喘、痰黄辨为肺热,再根据耳肿、耳痛辨为肝热,以此辨为肺热证与肝热证;方以栀子柏皮汤清泻肝热,以泽漆汤清肺降逆。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3.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

唐某,女,53岁,平顶山人,有1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前又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气喘,胸闷,因情绪异常加重或诱发,胸及喉中痰鸣,痰稠色黄不易咳出,精神郁闷,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黄略腻,脉沉。辨为肺热证与气郁证,治当清降肺逆,理气解郁,给予泽漆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味。方取紫参15g,泽漆50g,黄芩10g,姜半夏12g,生姜15g,白前15g,桂枝10g,红参10g,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葶苈子15g,炙甘草10g。12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分3服;二诊:咳嗽减轻,以前方12剂;三诊:痰量减轻,咳痰较爽,以前方12剂;四诊:胸及喉中痰鸣基本消除,以前方12剂;五诊:精神抑郁明显好转,以前方12剂;六诊:诸症得到有效控制,以前方12剂;七诊:诸症缓解,以前方治疗100余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次;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咳喘、痰稠色黄辨为肺热,再根据胸闷、情绪异常诱发辨为气郁,依胸及喉中痰鸣辨为痰蕴,又依倦怠乏力辨为夹气虚,以此辨为肺热证与气郁证;方以泽漆汤清降肺逆,兼以温通益气,以四逆散调理气机,加葶苈子降逆止咳平喘。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0)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黄芩用药总结

    黄芩首载于<本经>中品:"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补云:"大寒,无毒,疗痰热,胃中热,小 ...

  • 解读柴胡桂枝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柴胡桂枝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柴胡桂枝汤 ...

  • 伤寒脉络之太阳病变证——热证

    六:太阳病变证 [辨证治则]: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太阳病,凡不属于六经之病者,皆可以此条作为治疗原则.详见于本篇第16条. 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 ...

  • 黄芩与26首经方(2)——治疗“胆热证”8首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胆热证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胁肋肩背疼痛,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胆. 治疗"胆热证"8首方介绍 1 ...

  • 橘枳姜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共司气机升降:气机只可升降,不可郁滞,郁滞则为病. 脾胃气郁证以胃脘痞闷,脘腹胀满,脘腹窜痛,或胸脘引痛,心下痞闷,脘腹浊气逆行,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为主. [方 ...

  •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阳虚郁热痹证以肌肉关节疼痛,发热,因寒加重,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沉为主. [方药解读] 桂枝芍药知母汤是辨治阳虚郁热痹证的重要代表方,由桂枝四两(12g),芍药三两(9g),甘草二两 ...

  • 甘姜苓术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寒湿之为邪,既可从内而生,又可从外而袭:寒湿为邪,既可侵浸脏腑,又可肆虐肌表:辨识湿邪,寒湿者,以甘姜苓术汤为基础方:湿热者,以栀子柏皮汤为基础方. 寒湿证以口腻,口淡,头昏不清,头蒙, ...

  • 真武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阳虚水气证以肢体水肿,小便不利,心悸,腰痛,腹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腻为主. [方药解读] 真武汤是辨治阳虚水气证的重要代表方,由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生姜切.三两(9 ...

  •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应用导读] 心气郁证以心中痞,胸 ...

  • 当归四逆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血者,阴血,主营养,司滋润:血可化气,气可生阳:血虚者,可引起阳气生成不足而为寒.阳者,阳热,主动,司温煦,阳主血之运行:阳虚者,无以化血而为虚,寒乘虚而袭之,可演变为血虚阳虚证. 血虚 ...

  • 黄芪建中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脾胃气血虚证以脘腹疼痛,不思饮食,手足烦热,因劳加重,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主. [方药解读] 黄芪建中汤是辨治脾胃气血虚证的重要代表方,由桂枝去皮.三两(9g),甘 ...

  • 温经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寒瘀证以疼痛如刺,拘急,固定不移,夜间加重,女子经行夹血块,口淡,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或涩为主. [方药解读] 温经汤是辨治寒瘀证的重要代表方,由桂枝二两(6g),芍药二两(6g),生 ...

  • 半夏泻心汤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应用导读] 脾胃寒热夹杂证以胃痛.或胃胀.或胃满,不思饮食,喜温怕冷,口渴,喜饮热水,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或弱为主. [方药解读] 半夏泻心汤是辨治脾胃寒热夹杂证的重要代表方,由半夏洗.半升(1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