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欣赏︱​《鸿门宴》赏析之二:从鸿门宴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虽然是故事的开端,但故事的结局已经在开端注定了。

“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双方阵营也已然列出。

先来看双方主帅。

刘邦当时已经四十多岁,有了多年的人生经验。

他善于用人,从善如流,也相信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关键时刻放得下面子,也下得了狠心。文中交代刘邦这个人以前就“贪于财货,好美姬”,但这次却没有任何的不良行为,用范增的话来说是“此志不在小也”,有了远大的志向也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他是贪心的,所以当他先破关中之后便高兴地接纳了手下的意见,欲图在那里称王,这也是楚怀王事先说好的。当刘邦通过张良和项伯的关系知道项羽要攻打自己时,他大惊,马上问张良:“为之奈何?”向张良请教。并且非常热情地款待了项伯,甚至与他结为姻亲,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让项羽不攻打自己。

和项羽的会面,他也能够放下所谓长者的面子(项羽此时二十多岁),甘居人下,面北而坐。古人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按照礼仪,刘邦是客人,本应坐最尊位——东向坐。但项羽自己做了东向,范增做了南向,刘邦只坐了三席,连范增都不如。他也丝毫没有介意,还极力表明自己没有称王的意图

这些都是他能屈能伸的表现。宴中脱身离开之时再说“为之奈何?”,看似无能,实则是对自己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对手下的人充分信任,善于用人且从善如流。

刘邦善于用人更善于协调作战,看樊哙和他如出一辙的话——“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就可以知道刘邦是和手下进行了一番交流,连谎言都一致!刘邦回到军中立刻诛杀曹无伤这个间谍,绝对是当机立断。

项羽世代为楚将,身上自有贵族之气,少年得志,充满自信。当他听说刘邦要称王的消息后,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根本就没有任何作战计划,也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一切都凭着自己的意气。

在他的眼中,刘邦十万军队远远不如自己的四十万大军,根本不足为惧。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有失败的可能。只能说他勇足已,谋不足,而他本人又缺少自知之明。当项伯从刘邦那里回到军中,将刘邦的话向项羽转述并希望他能够善待刘邦时,项羽不仅没有意识到项伯将自己的行动计划泄露了出去,还一口答应了项伯。

只能说项羽实在是缺少战争敏感性,实在是太自大了。而他不打算杀刘邦的想法也没有告诉亚父范增,更没有告诉其他人。这能说明什么?只能说他任人唯亲或者是过于相信自己。事实也证明了项羽任人唯亲这一点,后来刘邦用个反间计,项羽就削弱了范增的权力,以致范增愤而出走最终气死在路上。比起刘邦的有事大家商量,项羽就差了太多。

项羽好大喜功,喜欢听奉承话,听到刘邦称他为“将军”,自称“臣”就感到高兴,留了刘邦一起喝酒。对于范增的多次示意,不知是他真没有看到还是假装没有看到,但是错失杀刘邦的机会实在是他最大的遗憾。

与刘邦面对叛徒的态度相比,项羽根本就没有觉得项伯是叛徒,自然也没有处罚他。用范增的话来评价他就是“君王为人不忍”,是正人君子;也有人认为他是妇人之仁,既没有杀了刘邦也没有严惩叛徒。

项羽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贵族,虽然读的圣贤书不多却有着很高的道德标准。他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刘邦,实在是大错特错,对待君子可以君子,对待小人就得小人。刘邦的狡猾善变岂是项羽这样的君子所能对付?看他对待樊哙的一番“义正词严”的质问,项羽居然“未有以应”,心里大概是觉得很理亏,以致范增多次示意他杀死刘邦,他都没有下定决心。

他们手下的重要谋臣——张良和范增可以说都是当世很有谋略的人,但他们的为人处世却有所不同。

张良为人低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帮助刘邦脱离危险。听说项羽要攻打刘邦,马上将消息告诉刘邦,还出谋划策;在鸿门,他以身犯险,留下与项羽等人周旋,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忠心和勇气,而他也深得刘邦的信任。

再看范增,范增除了是项羽的首席谋士,也是项羽的“亚父”,在项羽军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样的位置可以功高震主了,偏偏他又不是项羽的真父,自古以来异性从来都难得到正主的信任。

再看范增的言行,为了项羽他在鸿门宴上屡次示意杀死刘邦,却没有得到项羽的回应。而当他知道刘邦已走时,非常生气地将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当众斥责:“唉!竖子不足与谋!”注意:“竖子”是骂人的话,敢于当项羽的面斥责就可以看出范增他在军中的地位以及他的目中无人。

由此看出范增和项羽的关系其实并不是表明上的相亲相爱,也是有着矛盾和冲突的。范增虽一心为主,奈何此主不信他。这就为后来刘邦反间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础。

刘邦和项羽都不缺勇士。

刘邦的勇士是樊哙,项羽的勇士是项庄。樊哙在鸿门宴中的表现不可不谓之勇。“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质问项羽,这些都比项庄强多了。先不说项庄忠心如何,单看他的武艺就不够精,气势不够盛,一个项伯就把他挡在了杀死刘邦的门外。

项羽的对手如果不是刘邦,他可能会成为一代帝王,但以他的性格也绝对做不了一个好的帝王,也必然走入失败。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很中肯的。

(0)

相关推荐

  • 刘邦 VS 项羽,两个团队的较量

    昨天刚发了一篇关于鸿门宴的文章,简单的讲了一下鸿门宴的故事.今天再借"鸿门宴"聊聊"团队"这个东西. 团队是什么? 有多少教科书就有多少种关于团队的解释,我们暂 ...

  • 鸿门宴,两两对决的"精彩"

    2019.10.21 激扬文字 阅读 520翅膀   鸿门宴,两两对决的"精彩" 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鸿门宴"是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如果稍稍细心 ...

  • 【从《鸿门宴》学到的人生智慧】#语文# ...

    昨天复习到了<鸿门宴>,再次学习,更加觉着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每一句,每一个人似乎都给我们以启示. <鸿门宴>中出场的都是男性,这可以说是男性智慧和力量的一次大展示,于是问班级 ...

  • 如果西楚霸王项羽过了江东还能重新来过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就是项羽在末路之际,发自内心的感叹,最后他来到乌江边,挥刀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他霸气的一生最后落得个凄惨结局,令人可悲可 ...

  • 名篇欣赏︱​《鸿门宴》赏析之一:《鸿门宴》留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的重要而又精彩的段落.它不仅是标 志着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风云人物 之 一项羽的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开端:它也记载着秦末历史转折的关键性的一幕. 千古以来, ...

  • 揭秘鸿门宴:与陆贾版鸿门宴相比,司马迁版存在二个致命问题

    鸿门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精彩历史故事,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圆滑奸诈,张良深谋远虑,樊哙有勇有谋,项羽高傲自大,范增足智多谋,一一跃然纸上,可谓精彩纷呈,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再细读鸿门宴全文,却又可以发现 ...

  • 【雕刻欣赏】巧夺天工,精品荟萃——2015天工奖精品赏析(二)

    "天工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2002年开始,今年的天工奖于11月28日-12月2日在北京展示.今年为第十四届,此次展出的数百余件精品均出自全国十二个地区的玉雕大师之手 ...

  • 部编版必修二《鸿门宴1》(最新版)

    [题解]本文选自<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

  • 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颂母爱古诗词赏析(二)

    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颂母爱古诗词赏析(二) 川    雪 今天是母亲节.这个流行于西方的节日,已逐渐被我国人民所接受.热爱母亲,尊敬母亲,感恩母亲,这种情感在全人类都是相通的. 在我国的传 ...

  • 语文教学——作文赏析(二)

    你是我的太阳 我记得太阳不断地升起.落下,从山顶.从水面.从云雾中.从屋脊与电线之间升起,像装满稻草的大车,吱吱扭扭,一路洒来,遍地金黄.当阳光射进我的眼,我的心中滋生出一种异样的感动.我记得阳光.在 ...

  • 蔡文姬《悲愤诗》赏析(二):母子离别,人间惨剧

    接上篇. 上篇讲了蔡文姬五言<悲愤诗>前十六句,主要是交代创作背景:汉朝末年董卓乱政致使天下大乱,蔡文姬于此时被匈奴人从中原掠走. 接下来,我们看看蔡文姬在匈奴军中的经历和见闻. &quo ...

  • 南北朝民歌赏析(二):我对你的思念从春到秋、从家门到西洲

    上一篇给大家介绍了南朝民歌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基本上都是情歌. 本篇给大家赏析南朝民歌代表作:<西洲曲>.民歌的篇幅一般都不长,以简短精炼为主.上一篇中举出的例子都是五言四句,这首<西 ...

  • 张雷作品赏析(二)

    2 一半是易水,一半是江花 --读张雷诗歌有感 文/李小雨 旧体诗词是国粹,唐诗宋词放在人类诗歌史上都是光彩夺目的.这些年,旧体诗词写作十分兴盛,读者.作者颇为热闹,新老一堂.这可能与传统文化的复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