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针漫谈:三焦划分与定位
老友50余岁,右肩膀肩贞穴附近疼痛,手臂抬举及后展困难。
识证是上焦,经络是太阳经。
右病左治,在左手腕部太阳经阳谷穴刺入一针,随即问其有没有变化。老友说,痛点好像到里面去了。那地方接近少阴经区域,在神门穴刺入一针,与刚才的阳谷穴形成表里倒换。
老友说,痛点到前面去了。老友所指的地方,在腋前大筋附近,又在厥阴经大陵穴刺入一针。针刚刚进入,又说跑到上面去了。
这样从厥阴经跟到太阴经,又从太阴经赶到阳明经,这痛点像躲猫猫,沿着肩关节溜达了一圈,又回到太阳经附近。
老友说,现在好很多了,但是胳膊高抬时,后面还有点酸痛。从刚开始的抬不起,到现在高抬时还酸痛,患处改善还是比较明显。但痛点还有,疗效还是没达预期。
我随即在小指近节掌指关节处外侧刺入一针,老友说这针下去又好了不少,但还是有点不舒服。
继续又在小指远节关节处外侧刺入一针,再问他感受如何。老友说,这下好了,不痛了。
之前在腕部用针,一直是随证治之。症在游移,针也在相应的经络同气点跟进。平时用针,我不常用阿是穴,直接在对应同气点进针。
最后小指上两针,没在常规穴位上进针。小指外侧本来是太阳经循行之处,所以经络同气没变,但是三焦同气有了些许变化。
在小指近节掌指关节外侧用针,是将手掌看作一个整体,掌根为下焦,掌中为中焦,掌指关节处就是上焦。在此处用针,既是太阳经同气,又是上焦同气。
在小指远节关节外侧用针,是将小指作为一个整体,近节是下焦,中节是中焦,远节就是上焦。在这里用针,同样是太阳经同气和上焦同气。
三焦在人体躯干部分的划分,前面鸠尾穴、后面至阳穴以上为上焦,前面鸠尾穴至神阙穴、后面至阳穴至命门穴为中焦,前面神阙穴、后面命门穴以下为下焦。
从整个手臂来划分,腕部为上焦,肘部为中焦,肩部为下焦。
从整个腿部来划分,踝部为上焦,膝部为中焦,胯部为下焦。
诚如《黄帝内针》书上所言,三焦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人体处处在在皆是三焦。
前面分别以手掌、手指为单位,对三焦进行了划分和定位。同样,左右手掌、每一个手指都可以如此划分,甚至还可以细分。
比如每一个指节,还可以分出上中下三焦。
再比如,一个进针点,针刺的上、中、下三个方向,是不是也可以划分三焦?
这里有一点有特别说明,三焦划分可以这样来理解,但是实际用针没必要这么复杂。黄帝内针做的是减法,不是加法,简易才是正道。
手掌是如此,脚掌可不可以划分三焦呢?还是一样,脚跟部分可以看做是下焦,脚掌中间部分为中焦,掌趾关节处就是上焦。
以此类推,每一个脚趾也是可以划分出三焦定位。
三焦划分的思路还可以再放宽一些。
比如,以手臂肘部以上为整体,肘部就可以理解为下焦,腕部可以理解为中焦,掌部可以理解为上焦。
再比如,以手前臂(肘部至腕部区域)为整体,那么肘部可以看作是下焦,前臂中间可以看作是中焦,腕部可以看作是上焦。
足部三焦的划分,同样可以参照这个办法来进行。
人体每一个区域都可以按上、中、下三部来划分,都可以按上、中、下三焦来取同气。
那这样说来,三焦划分与定位,是不是有点随意?三焦始终是一个整体,其实分无可分。所谓穴在心中,三焦亦在心中。之所以要明确三焦定位,是因为求同气所需。
那上、中、下三焦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在具体划分把握时,可以上、中、下三部中间约二分之一处作为分界。
以整条手臂为例,腕部与肘部的二分之一处就是上焦与中焦的分界,肘部与肩部的二分之一处就是中焦与下焦的分界。其余可仿此类推。
如果症在三焦的分界处,那怎样来判断是上、中、下哪一部呢?
这个问题处理也不为难,比如症在上焦与中焦的交汇处,那么既可以作为上焦来处理,也可以作为中焦来处理。
为什么呢?阴阳倒换。黄帝内针出于安全考虑,下焦的症,可以下症上取,倒换到上焦来用针。
那么,中焦的症,放到上焦来处理,不也一样吗?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