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角的这俩小国卖棕榈油给中国赚翻天 把会议开在巴厘岛
提起棕榈油,可能很多人不是太熟悉,但对于经营街头小吃的小贩和一些小餐饮店来讲,这个太熟悉,为啥?因为棕榈油是最便宜的食用油植物之一。
但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就是这个廉价的棕榈油,却让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印尼赚的不少,今年他们甚至将棕榈油的行业研讨会搬到了旅游胜地巴厘岛来召开。
从专业数据来看,棕榈油是世界第一大植物油脂,世界年供应量大概在6000万吨左右,主要出产国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其产量占到世界的85%左右。
与大豆等农作物不同,棕榈油是利用棕榈树上的果实压榨的。一般一棵油棕榈树每亩定植10~12株,大约3-4年后开始结果,每个月都可以采摘果实榨油,然后一结就是20-30年,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油料植物。
有研究表明,一亩油棕榈的产油量相当于八亩的大豆。在主要的农作物中,只有甘蔗每亩产出的人类食物卡路里堪与油棕榈相比。
由于种植效益好,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但在全球消费方面,棕榈油由于价格优势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传统油脂的替代上。
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并在2004年起消费量首次超过了大豆油,成为全球第一大食用油脂,同时,价格也出现同步上涨的趋势。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生物柴油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刺激了棕榈油在全球市场的消费。
不过,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森那美集团目前已经解码了油棕树的DNA序列,并开始通过基因方法来选择高产油棕树(根据森那美官方数据显示,其新型的高产油棕树的单产预计将达到6.1吨/公顷,高于现在600型号的5.3吨/公顷)。
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非常少,国内大部分的棕榈油是通过进口获得的。
有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99%来源于进口(除去聚龙集团在海南岛布局的1000亩外,无其他油棕种植园)主要进口国为马来西亚、印尼两国,年进口量大约在500-600万吨左右。
所以很多人,都在说大豆是最大的油料进口,其实,如果换算成食用油的话,棕榈油也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
在国内棕榈油的消费量中,食用油的消费量大约占到六成,食用工业用油大约占四成。其中,食用油消费主要来自棕榈油和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的勾兑等桶装色拉油(调和油),由于目前国内小包装油市场较好,再加上桶装油又没有明确标明各种植物油的比重,从追求利润的角度出发,这就加大了食用油厂家在桶装油中提高棕榈油比重的可能性。在食品工业用油方面,国内方便面以及饼干等食品加工中大部分都是用的棕榈油。
除了食用外,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肥皂,还可用作防锈油,润滑剂等,棕仁粕和果渣含蛋白质和脂肪,可配制饲料。
据悉,肥皂的主要原料是油脂,包括动物、植物油脂及硬化油等。传统的植物香皂由20%的椰子油和80%的牛脂制造而成。由于棕油同样属于固体类油脂,且熔点在植物油中较高,因此能制作出又硬又不容易融化的肥皂。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化妆肥皂使用棕榈油,而舍弃相对较贵的牛脂做原料。
版权声明:每日粮油(ID:MyMedia9)所发布的文章,凡是未标注作者来源的文章均为原创稿件。如涉及侵权或有报道需求,请在本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