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犯了错还屡教不改,这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我都说了多少遍!”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
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克制自己,对孩子和家人态度好一点;烦躁的时候,就成了狂风暴雨。
《悲伤逆流成河》
孩子是真的油盐不进,很难沟通吗?
难道我们真的需要更加严厉才能让他长记性吗?
然而,手段越严厉,孩子的耐受力可能会越来越强。这样的恶性循环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
被批评时,孩子在自我保护
其实,真不是孩子油盐不进。当他遭受批评时,内心也很难过,感觉受到了伤害,这样的伤害会调动自身的生理机能来自我保护,产生“战斗或逃跑反应”。

“战斗或逃跑反应”:碰到危险时,身体的神经腺体迅速进行反应使躯体产生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
这种自我保护具体表现为,在伤害的当下逃避或者反抗,事后尽快忘记。这就是大脑的中枢边缘系统在起作用。中枢边缘系统中心有个扁桃形小结构,叫做“杏仁核”,这是情感思想的聚集地。
当孩子遭遇批评时,杏仁核会给孩子的大脑发送“打或者逃或者毫无反应”的指令,这时,孩子的表现就可能是假装听不见,或者假装不在意。这恰恰反映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内心也很痛苦。
而家长往往不了解这一点,就会觉得孩子脸皮厚,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从而想到用更严厉的方法来刺激孩子,或者在以后不停地重复批评他。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会让孩子产生更糟糕的“超限效应”。
孩子从最开始的内疚不安,发展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之,不论是大脑杏仁核的应激反应,还是产生了“超限效应”,它们都直指一个核心,那就是:我知道错了,我很难过。
这样糟糕的批评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那么,不用“严厉”的批评是否能解决问题?
有效解决孩子“油盐不进”的问题
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不去看孩子,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我们的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在批评孩子之前,应该先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理解孩子的行为。
前几天有个家长跟我分享孩子的一个趣事,儿子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到处都是玩具,并且,还不让妈妈收拾。
每天放学回家,他都能发现他玩具的变化,忍不住质问妈妈:“你是不是动我东西了?”
妈妈不解,于是仔细观察了一下玩具散落的地方。
一进门的地方是一些小汽车,再往里走是积木,之后是一些绘本。
原来孩子很喜欢玩小汽车过山洞的游戏,他把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山洞,小汽车从门口开始“开动”,整个路线特别流畅,看似杂乱却很有条理。
妈妈通过耐心地观察,最终发现了孩子自己的行事逻辑。
这么有想法有规划的孩子,不应该得到批评,不是吗?
了解孩子的行为逻辑和动机,之后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来提要求,让他执行,或者改变他的行为,势必事半功倍。
2.指令具体明确。
有的家长跟孩子说话很容易用大人的逻辑来交流。为了表现语言的张力,经常会用夸张的方法,或者说反话来表达。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多穿点,但是话到嘴边成了:“你咋不都脱了呢!”学龄前的孩子会反应不过来,到底是让我穿还是脱?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现阶段发展水平,了解他的理解能力到什么程度。
我们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测试孩子听懂了没有,比如:“妈妈这么说了,你打算一会儿怎么做呀?”这时孩子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就能跟孩子做进一步的沟通。
 洞察内心需求。
阳阳四岁了,可是还是一直尿床,好几次被妈妈发现明明孩子醒着,但是坐起来就尿床上了,妈妈断定孩子是故意的,大发脾气,觉得是孩子故意使坏。
然而经过深入的了解,我们知道原来阳阳妈那段时间经常加班,总是很晚才回家,有好多次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
孩子内心渴望妈妈的关注,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偶尔有一次尿裤子的经历引来了妈妈关注,孩子以为这样的方法是好的,所以就总用这样的方式想要得到妈妈的照顾。
阳阳妈又心疼又无奈,工作忙起来确实顾不上孩子。但是,如果阳阳妈妈能跟孩子约定一个陪伴的时间,并且专注的陪伴孩子,让孩子内心得到满足,也许孩子也能理解妈妈的辛苦。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需要家长们注意。比如,幼儿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是很难转移的。
妈妈在厨房做饭,小宝在客厅玩玩具。
妈妈饭做好了,叫他:“小宝,开饭了!”
没有回音,小宝还在玩游戏。妈妈碗筷都摆好了,又叫一次:“小宝,赶紧来吃饭!”
见小宝还是没反应,妈妈着急了,生气地说:“非让我把你玩具没收了是不是!”
小宝终于有了反应:“知道啦!”他依依不舍地放下玩具来吃饭。
小宝好像经常挑战妈妈的底线,然后总在妈妈爆发之前赶紧收手,妈妈每天要花很多精力对付他,跟他斗智斗勇,最后总是精疲力竭。
其实,小宝在妈妈叫他的时候,他的注意力还在玩玩具上,并不想停止现在做的事,所以最后宁可被批评,也是能拖一会儿算一会儿。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满足孩子专注的需求,哪怕让他晚一点吃饭也没关系。下一次约定好,玩到几点,提前五分钟提醒孩子时间快到了,让孩子慢慢养成自己主动把注意力收回来的能力,矛盾也就慢慢解决了。
当然,了解孩子并不仅仅这几个方面,当我们细心观察,耐心交流,我们就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多了解孩子。
认识了孩子的想法之后,我们需要跟孩子“好好说话”。
改变沟通方式,重塑亲子关系
1.用肯定句说话。
如果你去公园或者动物园孩子比较多的地方,你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别跑!摔倒了咋办!”
“别去那里玩,危险!”
“别跟弟弟打架,跟人家好好玩!”
家长一着急,脑子里只关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想要及时制止,所以会下意识地使用否定句。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不让我这样,我应该怎样?
所以,我们应该说:
“慢慢走,要小心脚下!”
“就在妈妈身边玩,让妈妈看到你。”
“要爱护弟弟,动作要轻一点,太重会弄疼他的。”
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做事有边界,他才不会出格。
2.不要事事苛责。
身为父母,总希望孩子特别优秀,一旦有不得体的地方,总想提醒孩子,其实这样会让孩子分心,次数多了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很糟糕。
当孩子做的不好时,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觉察。在不危及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让他自己体验事情的后果,用亲身经历去约束自己。
瑞典著名作家林格伦说过:“幼儿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时时刻刻无论何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允许孩子出错,允许他不完美,孩子感觉到被接纳,他才不会分心,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行为之上,用自律代替他律,这样才能塑造一个独立健康的人格。
所以,“屡教不改”的孩子,并不是厚脸皮或者不知耻,是我们没看到他们假装强大的背后那颗受伤的心。
最后,我知道每个家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个人也都在为成为一个好的父母而努力。只不过因为我们缺乏一些经验,导致在教育孩子上会走一些弯路。
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娜    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