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hypertension)动物模型
1.1 原发性模型
实验动物:SHR大鼠(最常用)、DSS大鼠、FHH大鼠
模型特点:这些大鼠随着月龄增长,出现高血压病变,且表型与高血压患者相似,适用于高血压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
1.2 诱导性模型
1.2.1手术诱导
1. 两肾一夹型
实验动物:SD大鼠、家兔
模型特点:术后数天血压开始升高,1-3个月后升到血压顶峰,且可长期稳定维持高血压。
获取方法:选用一定直径的银环或银夹套在单肾或双肾的肾动脉上,以造成肾动脉狭窄(单肾处理时,另一侧肾应摘除)。
2. 肾外包扎型
实验动物:大鼠、家兔
模型特点:术后数天血压升高,20天左右出现高血压,但约有30%的处理并不出现高血压。
获取方法:利用双层乳胶薄膜对一侧肾脏进行包扎处理,对另一侧肾脏进行切除处理。
1.2.2 内分泌/代谢诱导
实验动物:大鼠、家兔
模型特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肾损伤及其他副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中血管和肾脏功能研究。
获取方法:长期给与大鼠或家兔生理剂量的盐皮质激素(DOCA)或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以诱导产生高血压。
1.2.3 环境诱导
实验动物:大鼠
模型特点:实验处理周期较长,与人的高血压表型相似,适用于降压药的筛选。
获取方法:利用闪光灯、噪音、冷/热刺激诱发压力性高血压。
1.3 转基因模型
实验动物:小鼠、大鼠
模型特点:小鼠肾特异性敲除Nedd4-2或ACE,大鼠肾特异性敲除Hsd11b2,增强NCC磷酸化水平,诱导盐敏感高血压的发生,适用于高血压分子机制研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