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鸿书——校长、老师、朋友
1979年春,我在接到航空工业部教育局报考留美访问学者的录取通知后,就匆匆回到家乡与年迈的父亲以及兄妹辞别,同时抽空专门去绍兴一中看望一位老教师,他就是我母校稽山中学前校长和另一母校绍兴一初的英语老师邵鸿书。
年近古稀的邵老师居然还没有退休回家,见我前来造访十分欣喜,专门找了一间空房子(或许是小会议室吧)以便畅叙。掐指一算,我们师生分别已经23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二十三年前。重见已经银发霜鬓的当年老师,想到他在一生中的辛苦遭逢,如今还依旧精神矍铄,不禁既感慨又欣慰。
我与邵老师初识在业已不复存在的绍兴一初,当时他是英语教员,但却不是教我们班,在我们班教英语的是经常摸着头称我“小伢儿”的马竞老师,而我们的英语也仅仅在初一年级时学了一年。尽管不是本科任教老师,但在小小院子中经常与他不期而遇。见到这位和颜悦色的老教师,我总是毕恭毕敬地喊一声“邵老师好!”,而他也一定俯首与我谈上几句。记得他的一个女儿就在我们同级的六班(我是五班),一个高挑个儿的豆蔻少女,我们没说过话,但有一次托她给邵老师捎过一件什么东西。
毕竟还只是舞勺之年的“小伢儿”,毕业时竟没想到向包括邵老师在内的老师们要张照片留念——不过在当时去绍兴金门照相馆拍张一寸照,也是一小笔奢侈的花费,但邵老师慈眉善目的形象却一直烙印在心灵深处。
高中未经考试,我直接被保送并就近分配进入绍兴二中(今稽山中学)。按说由邵老师担任10年校长并创造在抗战中率领师生流亡办学的光辉业绩,理当在学校有所传播和宣扬,然而我们在校三个春秋竟然一无所闻。其实我何尝知道,当时邵老师已经被戴上了右派帽子(大概在绍兴师范学校期间),即使最大的功劳也都被一笔勾销,更何况极左的阴霾一直浓浓地笼罩着二中校园,岂能为旧时代的流亡学校当吹鼓手?不过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关于老稽中的峥嵘岁月以及邵校长的爱国情怀,也隐隐地传到年轻学子的耳中。
远离家乡后正碰上兵荒马乱的十年文革,于是几乎所有老师、同学的音信均告断绝,邵老师更是不知所踪。23年后重返故里,心中念念不忘的语文老师王琯珑和班主任宋长羽已无从打听,于是突然想起了邵老师,或许他还健在,这就有了师生重逢的一幕。
在师生的娓娓长谈中,邵老师对我说了三件事,使我一直铭记于心。他对我说的第一件事,是祝贺我成了建国以来第一批公开招考录取的留美学生,希望我珍惜这一宝贵机会,学习先进科技知识,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第二件事谈起了他的经历,原来他是在日本著名的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经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毅然回到祖国(后来听说一同回国的还有乔冠华、薛暮桥等校友)。
解放以后他本在杭州的省外贸部门工作,而且还兼职教授经济学。由于他是马寅初的信徒,对马寅初的人口论学说十分赞赏。其时虽然马寅初位高望重,但对他的批判之声已不绝于耳,于是他觉得不必招风引火,遂决定还是隐居乡间,回到了家乡小城,就这样不显山不显水地在一初当了一名英语教师。在他离开一初之后,却因一段本应称颂的“海归”经历,使他成为被打成右派的把柄。在屈辱的岁月里,他处惊不变,并不垂头丧气,而当被摘帽之后,他更变得枯木逢春,雄心勃勃地为绍兴施展一番宏图。
于是他接着对我谈了第三件事,也就是他在晚年的雄心壮志——发现眼下的中国急需外语人才,他正在筹办一所外国语学校,校名暂定为“越秀”,这越秀其实是越光的同义词。他深知办一所学校特别又是民办学校姑且不说筹备资金之难,就是一系列的审批手续也是一道道的翻山越岭。但决心已下,工作也已经开展,他只能勇往直前。
我们的谈话还没有进入迁徙流亡办学的正题,却已1个多小时过去了。已经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我谢绝了邵老师的共餐之邀,依依不舍地与当年老师、校长和今天的朋友握手告别。
第二年春天,带着邵老师的一番嘱托和一片深情,我从首都机场途径上海虹桥机场、卡拉奇国际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和纽约肯尼迪机场四度转机后,最终晕乎乎地抵达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三天后我又乘机到达了目的地哥伦布国际机场,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开始了邵老师期望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回国后的第二年我又回到家乡,惊喜地听到了由邵老师创办的越秀外国语学校已经招生开学,而且首任校长正是当年前来投奔稽山中学武义分校办学的泰戈尔唯一中国学生魏风江。我曾到越秀外国语学校去过一次,希望能与邵老师再叙阔别之情,但遗憾的是当时他没有在校。此后我再无机会见到邵老师,直到1990年11月惊悉他病卒的噩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曾率领稽中师生流亡办学的邵鸿书,在无端虚度了20年大好年华后,于烈士暮年之际先后创办了市职工大学、越秀外国语学校、越新电大教育班等,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耗尽精力和心血。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相信邵鸿书在天上一定看到他为之倾心尽力的稽山中学继往开来,德业日新。一定能看到他不顾年迈体弱而奔波创办的越秀外国语学校,已于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