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股份--

近年来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锂电池检测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根据CNESA研究部对中国储能市场规模进行的预测,在保守场景下,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装机规模将超过15GW,在理想场景下,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装机规模将接近24GW。光伏发电是应用潜力最大的清洁能源,而光伏+储能将光伏发的电存入储能电池中,减少并入电网的“不稳定”电量,保障电能质量、提升电网的灵活性、提高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比例,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因此“光+储”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

  根据对发电侧的光伏+储能成本进行的估算,光储合计度电成本约0.44元/kWh,25年期的irr为4.46%。
  我们广泛选择了电动车产业链具有代表性的上市标的作为估值参考,测算得到可比公司2020、2021年PE算数平均数分别为56.34、43.15X,而星云股份估值分别为45.45、33.05X,我们认为公司估值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因而选择2021年43.15X作为目标估值,目标市值51.76亿元,有30.57%的上涨空间,目标价格为38.23元,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

蛰伏多年,高研发高杠杆优化产业布局,营收拐点将至、公司产品线丰富齐全,涉及消费及小动力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锂电池检测服务等业务领域、专业研发并生产销售锂电池组检测设备、双向变流器及锂电池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保护板检测系统表现亮眼,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检测设备供应商。2020H1保护板检测、充放电检测和自动化组装设备实现营收1.57亿,占比为70.4%,去年同期占比为70.6%,为营收主要贡献业务。其中,保护板检测设备营收达0.57亿,同比大幅+354.6%,毛利率提升5.72pct至88.63%,贡献了42.3%的毛利润。公司于2018年起调整战略布局,攻坚新产品,导致2019H1三费率高达40.9%,随着营收规模的扩大以及对费用控制进行精细化管理,2020H1三费率已降至34.2%,降费增效的表现有望继续保持。

  锂电设备客户优质,CATL、BYD等订单充裕。目前公司客户主要包括:CATL、BYD、国轩、亿纬等。CATL与BYD占比较大,19年CATL为公司贡献营收为1.44亿,占比总营收比达39.5%。今年4月,公司披露与CATL的订单金额4个月内累计达1.13亿元,占2019年总营收的31.1%。依靠下游龙头客户的订单,公司收入增长拥有稳定支撑。
  储能领域积极拓展,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另一支柱。公司在PCS、BMS、DCDC技术优异,前期便与CATL在风光储智能电站上战略合作。公司19年与CATL共同设立时代星云。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方和参股方,公司向时代星云出售PCS、BMS、充电桩等产品,已有获得部分认证资格,有小批量的出货。今年4月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募集不超过4亿元,向储能业务进一步加大投资。我们预计明年随着时代星云项目进入建设阶段,订单落地有望使储能业务成为公司另一重要支柱。

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技术筑成护城河:公司2020H1研发投入0.33亿元,同比增长32.96%。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4项,推出星云储能变流器系列产品和充电机系列产品。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用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巩固技术核心竞争力。

公司偿债能力有所下滑,可能面临坏账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渐升高,2017-2019年公司H1资产负债率均维持在30%以下,2020H1资产负债率上升至46.36%,同期增减+17.21pct,偿债能力有所下滑。应收账款绝对金额由2019H1的1.89亿上升至2.49亿,同比增长31.75%,可能面临坏账风险。此外,公司2020H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分别为1.64、1.15、1.10,流动比率相比2020Q1略有下降,速动比率及保守速动比率有所上升,整体流动性水平维持健康。

  募投项目建设平稳推进,缓解产能瓶颈:公司2020H1在建工程达1.64亿,同比增长185.46%,主要系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电站变流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建设持续投入所致。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进度达34.69%。此项目将解决公司产能不足、场地受限等问题,推动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公司从“设备型企业”逐步向“装备、规模化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企业”转变的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