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利民的好事,却被一些农村人抵触,新农合处境为何略显尴尬?
前言:大家好!我是洒脱农人,仅是一介农夫,大家千万别误会我是专家!前段时间发表了一篇关于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的文章,谈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得到了多数网友的认同和赞誉,但也引来了个别异议者的谩骂。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文化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异议也是正常的表现,老农我也不会因此而懈怠对资讯的分享。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就是过去的新农合,从开始实施到现在,至今也有10多年的时间了,这10多年来,新农合在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大病医治等问题上,发挥出了不可抹杀的作用,所以我坚持认为,城乡居民医保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为何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举措,这几年来为何总有一些农村人带着抵触情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与本地一些曾经生过大病和从没生过大病的村民聊了一下,感觉还是有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来聊聊这个事。先举2个我身边的极端例子吧!
例子一:于大爷是村里的贫困户,患有骨质增生,近年来病情越发严重,对其日常生活和修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去年10月和11月,于大爷在家人和村干部的劝说下,先后做了2次膝关节置换手术,总计费用11万左右,出院时通过城乡居民医保的“一站式”结算,于大爷自己一共只花费了1万多元。如今于大爷已经能够行走自如,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城乡居民医保,于大爷也是赞赏有加。
例子二:老邱也是我本地的村民,他还是一个中年人,平常身体倍棒、吃饭倍香,一年到头也没就过几次医,对于城乡居民医保,他倒是每年都在按时缴纳,我问过他,自己和家人也没生过什么大病,为何还会积极缴纳医保费呢?他说“缴费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更不是缴了费就必须得生场病,缴费的目的是以防万一,也是为了得到一份心安!”
上述2个例子,当然是极端情况,很多的村民是游走在大病和小病之间,对于城乡居民医保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总体而言,多数村民都能积极主动按时缴纳每年的医保费用,但是也有一些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颇有微词、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还有个别的村民,近年来出现了断缴的情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是利国利民的城乡居民医保,处境变得有些尴尬?又是什么原因让少数村民对城乡居民医保逐渐不接受了呢?我认为应该与下列因素有关吧:
1、医保缴纳费用连年都在增加。新农合从实施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了,首年的费用才人均10元,到了2020年,已经提高到了人均280元,而今年的缴纳费用还要提高到人均320元,单从缴费标准的增幅来看,确实较大,这让部分村民特别是那些很少就医的村民,心里产生了不小的抵触情绪。
2、认为纳入报销的病种范围窄、能够报销的比例也不高。由于相关部门对城乡居民医保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致使很多农村人对于城乡居民医保具体的实施流程不够了解,一些农村人看病花钱后不知道该怎样办理报销、更不清楚哪些病能报哪些不能报,往往是东奔西走、多方打听多次碰壁后才得到了办理,可是折腾了半天可能有些病根本就不是报销的范畴,还有一些是能报销却并没有得到多少报销费用。
3、异地看病的报销流程太繁琐、报销比例更少。有些病在农村本地的小地方无法治疗,不得不去省城的大地方甚至是省外治疗,而一旦跨省不仅花费不少,而且能够报销的比例却很小,有的病症和用药甚至一点都不给报,引起这些农村人的不满。
4、所缴纳的医保费就算没花也不退回给个人。很多人身体没有什么大病,但是仍然在年年缴纳医保费,一年到头也没有报销过医保,剩下来的余额也不会退回给给人、也不会累计到下一年,所以就感觉缴纳得有些“冤枉”,这一来二去的,心里就徒生很大的怨气了。
大家觉得城乡居民医保引起部分人抵触的原因,是不是以上几个方面呢?我觉得城乡居民医保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总体而言这一举措还是对农村人很有利的。
“月有yin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谁又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不会生大病呢?如果真的有了大病,参保肯定比不参保好。
大家说我分析得有道理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