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拜年的人越来越少,濮阳这种老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我们老家现在还保持着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早起到习惯,不到4点钟鞭炮又开始在村里炸响了,人们起来吃完饺子后,就开始在村里串着给年老的、长辈的以及各家供奉到“神主”磕头拜年。 6点钟,我们兄弟四人趁天还没完全放亮就出了门,挨家挨户拜年,挨家挨户磕头,转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足足磕了有上百个头,腿都磕酸了,特别是膝盖处更是酸麻。”这是濮阳一位45岁中年人的真实分享。

在河南濮阳,曾经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过年习俗,那就是给长辈磕头。每年的大年初一,人们大多以家族为单位,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多则几十人,少则五六人,一块到村里或者家族里辈分大、威望高的人家里拜年。拜年的主要形式就是磕头,不管地上有多少灰尘,不管穿着多么昂贵的裤子,成群结队的人就直接跪在地上,表达对长辈的祝福。

长辈在接受孩子磕头后,必须做两件事,一是应当及时说:“好,起来吧。”一是要给孩子来点“赏赐”,例如小玩意儿,糖果等,或给个零钱,“头”是不能白受的!旧时代许多人在孩子说磕头还没跪下时,及时说:“不用啦。”而阻止孩子磕头,以免拿不出礼物的尴尬。

不仅仅是濮阳,磕头,是豫北乡村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每逢大年初一凌晨,孩子们就早早地爬出了被窝,大人们去张罗着煮饺子,孩子们张罗着放鞭炮。吃罢饺子,放过鞭炮,就开始了磕头的习俗。

濮阳著名民俗专家刘小江说:在乡村磕头是讲究顺序的,磕罢祖先磕长辈。给自家的爷爷奶奶磕头、给父母磕头,接着再到五服内的近门和邻居家磕,最后在孩子们的前呼后拥下成群结队地去村里排着门磕。大人们磕头为的是联络感情,完成街坊邻里一年一次的礼数,孩子们磕头则会拿到压岁钱以及美食。

乡下磕头不仅仅是一个礼节活动,还有很多讲究和作用。比如两家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了矛盾,互相谁也不搭理谁,但是作为邻居这样犟着也别扭,到了大年初一,输理这方跑到对方家给长辈把头一磕,矛盾就算和解了,如果矛盾大的,一时解不开,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就会出来劝导,督促双方互相去拜年,天大的事儿也就一解百解了。

再如有的亲戚连续两年不来磕头,就意味着这门亲戚断了。俗话说,走亲戚走亲戚,亲戚不走就不亲啦。发展至今,人们对于磕头这一习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习俗,应该摒弃,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习俗,应该保留。无论如何争辩,但事实是,磕头习俗已渐行渐远。

随着社会变化,现在过春节和以前有很大变化,以前比较封闭,春节处于农闲时期,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大年三十才回家,有的甚至过年不回家,一些春节习俗自然而然就会流逝,但无论怎样变化,春节最核心的特点还是团圆、平安、欢乐、祥和。”刘小江认为,春节习俗应该保护的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民国的时候,有一次一代大师辜鸿铭拖着辫子去北大讲课,却引起满堂学生的哄堂大笑。

等这些笑声过后,辜鸿铭这才缓缓地丢出一句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学生们闻言后,无不自惭形秽,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那么“磕头礼”的出现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随着乡村的凋敝和人们关系的疏远,磕头这个传统习俗已经渐渐在淡化,不想下跪,感觉丢人,感觉没有必要,已经成为新一代返乡年轻人的共识。

亲情、乡情日渐淡化的今天,那些组团磕头的场景或许即将消失。不过,濮记小编还是希望这种传递着孝道文化和春节文化的拜年方式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不能空虚,有些形式感的还是需要的,优秀的传统习俗永远需要继承和发扬。

今年春节,你会磕头吗?

(0)

相关推荐

  • 在高青 ,我们曾这样过大年

    在高青 ,我们曾这样过大年 这一年过得脚步匆匆,转年又来到了春节.庚子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脚步.目前的防控形势仍不容松懈,能不能回家过年亦是未知,就在纸上怀念一下家乡的春节吧. 我的 ...

  • 还记得小时候怎样过年吗

    记忆中的年味 还记得小时候怎样过年吗 我的老家,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榆树下迁过来的,所以我猜测,老家的年,很多习俗来源于山西. 习俗1--腊八"抹粥" 小时候的年,是从腊八开始的. ...

  • 你所期盼的“年味儿”,是一种久违的精神归宿

    文:大熊 本文共计2889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一. 有位高僧说,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总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高僧内心纯净,这句话拿来用在年味上,我觉得也适合.我期盼有年味的春节,主要是因为我们从那种过 ...

  • 记忆中的老家年味儿

    感动于广告中的过年团聚,二哥想起了童年在鄂西北过的年,仿佛依稀回到当年的场景. 鄂西北农村的风俗,过年通常都会杀年猪. 杀年猪通常都要请来专业的杀猪匠,亲戚邻居先把猪捆起来,然后把猪捆在长条桌上,猪在 ...

  • 除夕到!各种习俗,你有熟悉的吗?

    关于除夕的传说 古代有个凶残的怪物叫夕,每到岁末就会出来作怪伤人,后来,祖先们发现夕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剧烈的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贴红春联,敲打器具作出声响,来驱除夕兽,以求新一年的安宁.随 ...

  • 为什么集邮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一起来讨论

    话说80年代,集邮人数高达几千万,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火爆.不过经历这么多年,到目前为止,集邮人数有几十万人就不错了.那么为什么,几十年过后,人数会降低到如今的尴尬地步呢? 现在为什么集邮人越来越少,我觉 ...

  • 为什么韩国人越来越少了?

    好奇组长 首尔的居民人口966万,这是32年来首次跌破千万大关.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比如人口流动,首都生活成本过高搬走了.但还有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因素--韩国人口呈现严重的负增长,长久以来他们的出生率都很 ...

  • 回农村老家过年的人越来越少,好多回家过年的也是过了初二就走了

    每次离家都很失落,心里知道下次回来更陌生了,从高中就有这感觉.初中住校,每周回来一次还好.高中每半月或者一个月回来一次,当时坐在三轮上看着远去的村子,我就感觉再也回不去了,现在回去已经没什么人了,村落 ...

  • 风靡全国的沙县小吃跌落神坛,吃的人越来越少,吐槽多,为什么?

    十几年前,我是沙县小吃的常客,那时的扁食.拌面只有二元.有时还吃一些蒸饺,排骨汤之类小吃,自从看见厨师将没有清洗过的卷心菜切丝炒河粉后,再也没有胃口进去消费了. 说起沙县小吃,最近确实都没去过了,因为 ...

  • 民间老艺人演奏《河南曲剧》,传统老调,会吹的人越来越少?

    民间老艺人演奏《河南曲剧》,传统老调,会吹的人越来越少?

  • 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今天又被人问到这个话题!呵呵!每次谈到婚姻话题,心情就格外显得沉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对婚姻的向往憧憬到后来慢慢的讨厌厌烦!似乎什么理由都有人会有各种说辞来反驳! 为什么结婚的人少了!仔细研究了 ...

  • 在农村宴席上,现在很少有人闹酒了,为什么喝酒的人越来越少?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 宴席也叫酒宴,在琼姑的家乡湖北荆州农村,人们干脆把赴宴叫做"吃酒",可见宴席上是少不了酒的.无酒不成席,原来酒桌上还只有白酒,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酒桌上又多了 ...

  • 水井坊喝的人越来越少:去年销量暴跌41.79%

    目前19家上市白酒公司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19家公司中有14家白酒公司销量出现下滑.下滑最严重的是水井坊,去年产量下滑10.65%,销量则下滑了41.79%.与此同时库存上升24.57%. 这意味着 ...

  • 商场的萧条:为什么商场人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冷清?

    记忆里的商场好像人潮汹涌,热闹非常.但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走进商场里,总觉得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清.萧条.很多曾经生意好得不行的大商场,如今你都奇怪它是怎么活下来的,也不断有商场开始关门歇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