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1:用心做事,是一切的起点
这周看完的一本书是有关星巴克的故事,书名叫《将心注入》,作者是霍华德·舒尔茨,曾经的星巴克掌门人。
这位从布鲁克林贫民窟走出来的商业巨子,讲述了他一手将星巴克打造成世界品牌的故事。他做事的激情、对咖啡文化的热爱、企业家精神等,和星巴克完美地融为一体。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家公司为什么会成功。
一、应用创新也可以做到极致
星巴克一开始仅仅是一家销售咖啡豆的小公司,但在霍华德·舒尔茨的带领下,星巴克逐渐成为了一个“第三空间”。人们愿意待在星巴克,因为那里的氛围不仅仅有咖啡,还有放松、休闲,以及一群用心的星巴克雇员。
很多人说星巴克并没有太多自己的原创,它只不过是选择咖啡豆,做烘焙,然后组合成不同的口味。这就像科学领域中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正因为基础研究,才更要讲究应用情景。
星巴克只选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然后雇佣一群热爱工作的员工,做出口感最好的咖啡,并且根据客户的反馈改进一切能提升客户舒适度的做法。很多人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星巴克则是期待抓到最好的牌、即使牌面很差,但也要打出最好的结果。
在这个方面,日本最有代表性。茑屋书店是一个例子,书店不仅仅是一个书店,也是一个第三空间。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场」,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来想,将书店变成「买场」,提升顾客体验和价值。
二、唯有用心,才能成就卓越
看这本书,体会最深的就是「心」,而书名《将心注入》说的正是这个。
霍华德·舒尔茨把心交给了每一杯咖啡,还有星巴克的合作伙伴们。而当顾客们感受到这些时,他们给予了相应的回应。星巴克代表的不仅是优质咖啡,而是如何享受咖啡,而这个享受,最关键的就是「用心做事」。
当年巴西遭遇霜降,咖啡豆收成大减,星巴克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入大量的咖啡豆,结果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这批咖啡豆消耗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可以采购相对便宜的咖啡豆,这样每年就能节省好几百万的成本。
但星巴克的竞争策略是以最好的咖啡、最好的服务以及最亲切的气氛来赢得顾客信赖。他们要在每一处市场上都成为最好的一家,当然他们的胜利靠的是公平竞争,有尊严、有高度的原则。
三、产品无生命,人更关键
“人”是决定星巴克成败的关键,产品是无生命的。
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直觉似乎有点违背,我们总是习惯说,产品是赢得顾客的唯一前提。但在星巴克,他们更认可产品背后的人。
在星巴克,所有的员工都是「伙伴」,只要加入公司超过6个月就可以获得公司一定的股份,能享受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这就让每个员工都带着热情做事,积极地为企业成长献言献策。个体的勇气和行动,塑造了整个公司,这才有了星巴克更有生命力的产品。
四、在大的框架内实现小的目标
星巴克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这是我从其网站上看到的:
使命:激发并孕育人文情怀——每人、每杯、每个社区皆能体会。
价值观:
营造一种温暖而有归属感的文化,欣然接纳和欢迎每一个人。
积极行动,勇于挑战现状,打破陈规,以创新方式实现公司与伙伴的共同成长。
在每个连接彼此的当下,我们专注投入,开诚相见,互尊互敬。
对于每件事,我们都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敢于担当。
开一两家店,靠的也许是创业激情。开一百家店,需要的是专业化团队的运作能力,开两万家店,价值观成为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将心注入》描述了星巴克在成长过程中,这种使命和价值观形成和碰撞的许多事例。比如,如何有尊严地盈利,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咖啡师都对咖啡有一种激情,有着同样的驱动力,以及如何筛选和培训合作伙伴。
再比如,对店面的选择和设计,也要有和咖啡一样的高标准。
在这个大的框架下,星巴克的做法是,继续以最大努力来为伙伴创造出色的工作环境,并为他们发展自己的才华提供更多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星巴克的员工会由衷地努力工作,想着去改进咖啡的口味,想着去服务好每一位客户,想着去做好每一个细节。
写在最后
星巴克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消费品类,创造了各种记录。但我读到的另外一份资料显示,星巴克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是在上市以后,也因为过度扩张遭遇了滑铁卢。
当年,星巴克过度追求销量,牺牲的是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同时,员工们感到自己被忽视了。每个人都在谈论"我",而不是"我们",不再有人关心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 "在星巴克,我们要干些什么"?
星巴克的品牌,靠的其实不是咖啡。星巴克做的是一桩平凡的生意,由一群平凡的员工共同实现,然而,奇妙之处就在于让每一位平凡的人(咖啡豆的种植者,供应商,员工,客户,社群)都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被尊重的美好与幸福,并且每一位都成为幸福的使者,形成了对人文情怀的认同,强化与共振。
如果你想更深一步地理解星巴克,这本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