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能同患难只孤舟
能同患难只孤舟
——再论齐白石绘画的人文思想
刘晓林
我曾写过《天地一人齐白石》,是文系统阐述了九天居士对齐璜人生与艺术的理解。综合论,自谓在研究深度上已远超当下的理论家。约8年前,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曾与我通话中发出慨言:晓林,“齐白石”一文写得非常好,虽你我职业不同——我从中央美院史论系毕业,但写这样的文章也难度很大……
艺术即是艺术,艺术又不仅是艺术。前者指艺术应有纯粹的艺术标准,后者指艺术要做到艺术以外的天地。书外寻书,画外寻画。艺术是否具备的精神性(包括人文思想)是衡量艺术可以不朽的重要因素。在某些作品中,白石老人做到了!
人生如一场花开,又如一场远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人只能做自己的知己——尤其在孤独时,只有自己才能化解。齐白石不仅是大艺术家,他对人生的感悟远超同侪。作为天涯倦客,他屡作《孤舟渡海图》,令赏者心有慽然。题曰:
一
过湖渡海几时休?那有桃源遂远游,
行尽烟波身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
二
渡湖过海不知休,得遂初心纵远游。
行尽烟波家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
人生的尽头在哪里?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尽力朝希望和志向而去!在筚路蓝缕的征途中,不离不弃的只有这孤舟啊!九天居士读出了白石老人的内心,也自解了自己的内心。
《过湖渡海图》的构图奇崛,意境沧茫。越湖泊以入大海,烟波浩荡。一人划桨行舟,出没浩渺的风波里——孤行的人仿佛随时可以被大海吞没!无奈弥漫,又不得不寻找诗和远方!否则,生又何用?
有位叫须磨弥吉郎的日本人读懂了齐白石和他的艺术。1927年的四月十九日,他刚赴北京担任日本公使馆二等书记官便出席北京的日本俱乐部举行的齐白石个人画展。选购了齐白石定价最高的山水画《松堂旭日图》及一幅《汉隶对联》,后来多达一百多幅。其中,便有上面所论的《过湖渡海图》。(须磨弥吉郎曾向德国和美国的公使郑重推荐齐白石的画,将齐白石比作中国的塞尚。与齐白石的交往记载于他撰写的《中国心影录》里。)
名家可以通过宣传而得,大家可以吗?黄宾虹如此,齐白石也如此。即使你我在某时某刻没见到太阳,谁可以否定太阳的存在?
能同患难只孤舟!大艺术家将自己的人文思想注入画面并传递了出来。不朽风神,千古道真。
于2017年冬夜,即兴之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