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也需要怀疑精神,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则不进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讲战略战术,主张以退守为原则,要借用敌人的力量,而不要与敌人正面冲突,要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老子认为这是从来就有的原则。处于弱势群体,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这种战略战术,今天仍不失价值。
高亨称先生讲,这一章是老子的军事政治论。他认为:1.军事家要精通战略战术,会用智谋,“以奇用兵”,所以“不武”、“不怒”。2.政治家要从政治上战胜敌人,
“不以兵强于天下”,所以不与。3.战争与守卫均依靠人民的力量,统治者使用人民要谦卑,“为之下”。他归纳为三个原则“不争”,“用人”,“配天”。

02【个人体会】

老子全书的宗旨在于讲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即无为是治理天下的最佳略。所以,他的所有章节都是围绕着解释说明无为法则的具体内容、论证无为法则优越性、引导人们选择无为法则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举个例子来说,水因为具有向下流的特性,所以江河湖海成分积水里最大的区域。海洋与大江大河,储水里最大,所以老子以百谷之王命。但是,大江大河与海洋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仅仅是由于它们“大”。所以,这与天子侯王之所以为百姓之王意义完全不同。
但是老子却以水常居万物之下,而成为百谷之王的现象来论证无为守下的合理性,宣称如果侯王若能做到言下于民,身后于民,就能实现王于天下的目标了。这个可能吗?这样的道理,从来没有被现实中统治者实践过,所以得不到实践的验证。
在道理上能讲得通吗?其实老子在这个说理的过程中,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江海并不是百谷的主宰,它没有掌控百谷秩序的责任与义务,严格来说,他也没有掌控百谷的能力。所以,江海不是人主意义上的王。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百川归海现象推论侯王只要做到言下于民、身后于民,就实现王于天下的结论。
在这一章里,老子所讲“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这样的现象在实践不存在。也就是说,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中,我们找不到的不武的士,不怒的善战者,不与的胜敌者,永远谦下的用人者。老子所讲以不争之德为士、为战、用人的都是他脑子里空想出来的。
老子讲这些道理,只是为了证明他无为法则有效,或者有意义,实现引导人们选择无为法则的目标。守柔、守弱、守下、不争,是无为法则的几个标志性的特征。
柔弱,莫过于婴儿,所以他夸耀婴儿状态的美好,但是他夸耀婴儿的那特性却不都是真实的。比如,老子称婴儿“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如果老子所描绘的婴儿特性不真实,就不能用作证明柔弱胜过刚强的证据。
老子经常用水来作为无为守下的论据,是因为水具有向下流的特性。但是水向下流,却不能用作无为胜于有为,守下胜于守上的论据。比如,空气永远覆盖于万物之上,万物的呼吸生长,也都离不开它,而且“无有”的形式而存在。难道我们能因为它总是居于万物之上而论证其生而有,为而恃,功而居吗?
水滋养万物,却总是下流的现象,却被老子用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证据。空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一个善居上,一个善居下,如果以事实为依据,“无为”与“有为”,争上与居下,就都合理性的证据。
两千多年的经学传统,养成了人们迷信圣人、迷信经典的思维习惯。科学哲学要有所进步,就必须要勇于怀疑。不要迷信任何约定俗成的说法,也不要迷信任何权威。老子、孔子都很伟大,被后世尊为圣人,但是不等于他们的言论就一定包含真理。
所以,做学问一定要有怀疑精神,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怀疑是一切真知的源泉,没有怀疑永远不会有真知。

03【试译】

善于做武士的不以武力逞強,骁勇善战者不被愤怒控制,善于克敌制胜者不主动争战,善于用人者对人谦卑,这些都是不争的品德,这就是善用他人的力量,这也是合于天道之德,同于上古之理。
参考资料: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
《老子译注》 高亨 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