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一章背俞穴诊 第一节 背俞穴诊的理论依据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循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循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由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可起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