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软暴力
网络是个好东西,网络又是个坏东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成为一些人害怕的第三方力量,网络同时成为一些人借力的工具。
网络以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无门槛、可参与等特点,深受全国网民的喜欢。关于网络文明建设,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报告里面都提到了,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人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要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我国现在有即时通讯(微信)用户达到9.31亿,网络新闻7.25亿,报告中指出,当前,网络世界还有网络谣言、谩骂、诈骗、攻击、赌博、色情、暴力等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和问题,这些都是网络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国家如此重视网络建设,那是因为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了,哪怕再无足轻重的问题,只要在网络上一放大,就不知道最后是个什么结果。很多人知道网络的力量,因此,为了出名,他们会在网络上不择手段,只要出名了,就有流量,只要有流量,就可以网络变现。
不说网络暴力的影响力了,就拿网络软暴力来说,其影响力也不可低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德云社天津分行开业,天津相声界当天只有马志明先生一个人去了,结果,网络上对杨少华父子骂声一片,害得90岁的杨少华半夜的时候发抖音,说自己犯病了,手里还捧着一个尿袋子呢。就这样,网络依然是不依不饶,5月3日,杨少华父子只好登门德云社看演出。这件事估计才算是平息了网上的责骂。
网络骂人,好像已经变成某些人的特别嗜好,只要别人说话不合他意,他就跳起来骂人。
记得前几天看某客户端抛出一个问题,说当今中国作家中,谁被高估了价值,谁被低估了价值。说心里话,这个问题属于比较专业的问题,即使像我这样的人,我也不敢轻易开口,有个老作家中肯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当代作家中,路遥被高估了,以一部通俗的《平凡的世界》来说,官方和民间给予路遥的赞誉都足够高,其实,在文学圈子里,作家们对路遥的专业水平评价确实没有普通读者那么高。
作家认为当今被低估的作家是王小波,理由是王小波的写实及作品中透出的哲思,以及他关于人性的思考,这些都是是很多作家都不具备的能力。可官方至今没有给王小波任何肯定。
作为业内人,我觉得这个老作家分析的挺透彻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非常到位,可结果呢,网民的回应估计大家都能想得到。很多人就是理性的疯子,一旦让他理智些,他就会出现精神错乱,那个作家辛辛苦苦回答的问题,结果被骂的一塌糊涂。
网络软暴力,让一个正常表达自己观点的作家垂头丧气。
这些都是个体的暴力,还有群体的侵入暴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博出位。比如前几天,有个什么选秀活动,粉丝们为了投票,就得买某牌子的牛奶,那些脑残的粉丝为了显示对明星的热情,竟然买了一堆奶,为了扫码投票,她们打开瓶盖,将成箱的奶往小水道里倒。
不可否认,这是十分拙劣的网络吸引眼球行为,我就奇怪,她们倒奶的时候,天上怎么就不打雷劈死这样不知珍惜的垃圾?
我觉得这是商家、平台和明星三方联手进行的恶意炒作,在一个刚刚脱贫的国家,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这么好的奶就这么白白地浪费掉,这不该遭天谴吗?
也许倒掉的奶,不够商家在央视做一次广告的费用,也许浪费掉的奶跟平台吸引流量的投入是小巫见大巫,可这些奶不该属于某一个有钱人,不该属于某些特殊的群体,它是人类共同的资源,谁都没有浪费这个资源的权利。
奶浪费掉,倒奶的人也许会可惜,可她们需要网络的关注,需要吸引足够的眼睛,需要将一些制造的概念植入到观众的脑子里,这是网络软暴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十九届五中全会花那么多篇幅说网络文明,一定说明网络文明建设到了该抓不可的时候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摆脱网络软暴力,让有想法的人,真的敢于在虚拟空间里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这是非常可贵的事。
不然,现实世界不敢说,虚拟世界不想说,你说人活得太糟心呢。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