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眼镜蛇毒强80倍剧毒,出现在吃了几十年海鲜里,究竟怎么回事?
2021年5月13日,一条消息在青岛市民的朋友圈中广泛流传:
“刚才7点15分青岛电视二台播放的青岛海鲜有毒素,其中包括蛤蜊、扇贝、海虹、海螺、毛蛤蜊、海蛎子等。最近这段时间应严格控制不要吃了,以免发生危险。”
市民纷纷向青岛电视台求证,5月11日青岛电视台确实播放过一条谨慎食用“高危海鲜”的预警,不过这是引述4月30日在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的警告,从三月底开始到六月左右,海虹体内的麻痹性贝毒毒素含量会有一个起伏,现在正处在上升期,市民不要采集、买卖和食用海虹!
麻痹性贝毒是什么,它怎么会出现在海鲜体内?
1793年6月15日,乔治温哥华上尉在北太平洋环球旅行中记录到了一个罕见的案例,5名船员在采购当地收获的贻贝作为早餐,结果船员们上吐下泻,严重中毒,最终导致一名船员死亡,因为当天其他食物都是船上前几天吃过的,只有贻贝来自码头的采购!
因此乔治温哥华上尉怀疑这种贻贝是有毒的,将此地产出的贻贝标记成为有毒种!此后类似的中毒案例再三发生,而且很多都是当地无毒的贻贝或者其他海鲜,但在每年的3-6月份间突然都集体变得有毒了!
而且科学家们统计几百年来的中毒案例还发现纬度不一样时中毒时间也不一样,比如南方会早一些,而北方则晚一些。而且这种物质毒性很强,只要过多的有毒海鲜,最严重的可以致死!
1928年时Meyer在统计食用贝类中毒的案例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死者在生前食用的贝类海域曾经爆发过或者正在鞭毛藻爆发,因此他在病理报告中记录了这种现象,而且他还非常具有科学严谨性,并不只是怀疑,而是用鞭毛藻喂食贝类,结果发现这些吃了鞭毛藻的贝类也具有了毒性,而鞭毛藻就是最常见的赤潮(藻华)发生时会大规模繁殖,从而形成一大片连海洋都改变颜色的区域。
并且Sommer&Meyer在1937年时发现,各种贝类中的毒性程度还不一样,其中贻贝,蛤,牡蛎,阿拉斯加奶油蛤的浓度最高,而且这些软体动物是消化器官和软组织来积累毒素,这种毒素对软体动物自身没有伤害。
麻痹性贝毒到底有多毒?
1957年,这种贝壳类的毒素在(Saxidomus giganteus)中所分离出的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被首次确认,而且贝毒毒素种类繁杂,而且中毒后性状表现也完全不一样!贝毒主要有腹泻型贝毒、麻痹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和西加鱼毒等几种!
1、腹泻型贝毒
1976年日本东北部首次发现腹泻型贝毒事件,主要由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引起,因此这种毒素被命名为了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DTX),它会引起肠胃混乱,腹泻和恶心等症状。
2、记忆缺失型贝毒
1987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爆发了第一次记忆缺失性贝毒中毒事件,100余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2年后科学家从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中分离到了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
这种毒素会使神经细胞长时间处在去极化的兴奋状态,短时间内头晕眼花,头疼与没有方向感,中毒比较严重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区和丘脑区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丧失,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3、西加鱼毒
这种主要在珊瑚礁生态中积累的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性毒素,会导致肠胃紊乱,腹泻呕吐,恶寒以及心动过速等,严重者会死去知觉甚至导致死亡,在体内代谢比较久,可能会持续数周到数月。
4、麻痹性贝毒
在这几种毒素中,麻痹性贝毒的毒性是最强的,它中毒的症状和河豚毒素非常相似,开始时面部、嘴唇和舌头感觉有异常,然后是手臂和腿部,继续下去会出现头昏眼花和浮空感,恶心呕吐和严重腹泻,严重的则是弛缓性麻痹,最后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麻痹性贝毒直接作用与神经系统,阻断钠通道引起麻痹感,它的效率是吗啡的60倍,毒性则是眼镜蛇毒的60倍,有“已知最毒有机化合物”诨名,而且更令人不安的是热稳定性极佳,长时间蒸煮都不会降低毒性,而且无论是晒干还是腌制都不会破坏其毒性,另外麻痹性贝毒没有特效解毒方法。
这一定是个坏消息,因为贻贝的另一个名称就是海虹,晒干就是淡菜,这是大家经常吃的“海鲜”,而在藻华爆发时大家都能意识不吃这些软体动物,但是晒干的就不知道了,指不定哪天就中招了!
污染与全球变暖:藻华的发生频率和位置正在大幅扩大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藻华是发生贝毒中毒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发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水体富营养化,另一个则是水温升高,前者是大量城市污水直排大海,后者则是全球变暖下海洋平均温度正在持续升高!
比如日本濑户内海,1955年前仅发生40次,到1976年时达到了326次,我国沿海赤潮也在爆发性增长,从1970年代的2次,到1980年代几十次,到1998年珠江口连续30多天赤潮,大量养殖的鱼类和贝类缺氧死亡,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2004年05月,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发生面积达8000-10000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从5月2日开始浙江中南部海域出现赤潮,到5月10日已经发展成长200千米,宽100千米的特大赤潮。
2021年1月底,深圳附近海域出现球状棕囊藻,短短5天后,目力所及都是赤潮覆盖的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
全球范围内的赤潮频率正在爆发性增长,特别是2000年后,其数量简直就是直线上升,而在全球变暖下的大背景下,城市污水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未来的赤潮只会增加,也许未来某天,我们连吃海鲜都得思量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