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篁碧梁家古树林见闻

走过许多古村,见过许多古树,但在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 ,见到品种如此繁多的古树林还是第一次。这个让人喜欢,让人惊叹的古树林 ,就在铅山县篁碧畲族乡中村村梁家自然村。

辛丑年初夏的一个下午,在梁家村北面的山坡上见到了这片神奇的古树林。为我们带路的雷省身老师是篁碧通,他说,这片古树林有可能是古人所植,不然没那么多树种。走进古树林,也许是林木太密 ,感觉光线忽然暗了不少。刚下过雨,雷老师一直提醒我注意脚下打滑。空气中散发着森林中特有的清香,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叫着,仿佛欢迎我们的到来。最先看到的是两棵古老的银杏树,由于时间久远,当地人叫它贞观银杏。贞观就是大唐啊!根植唐朝,那应该是树中之仙,一定见过无数起起落落 。
走进林中,雷老师特别介绍了两棵雌雄香榧,这两株香榧树并列而生,枝干相挨,雌香榧结果,雄香榧不育,当地称“龙凤香榧”。文友王安灿先我一步访古树林,为林中香榧树赋诗:“山中有奇木,龙凤本连株。南干垂香籽,北桠群鸟呼。”
古树林中,知名与不知名的树木数不胜数。有的树冠被藤蔓缠绕  ,将另一株古树连在了一起 。因为枝蔓相连,遮天蔽日,使树林更显幽静。村里在建设秀美乡村时,特意将林中杂草铲去,铺了鹅卵石游步道,林下还建了凉亭,放置了两块六七米长的麻条石,供人乘凉歇息。倘若盛夏来此乘凉,古树遮日,凉风送爽,一定惬意无比。
梁家村距篁碧畲族乡政府所在地畲族村步行只需二三十分钟路程,早早晚晚,有机关干部,也有畲族群众来此散步 。第二天清晨,我从乡政府徒步到此,只花了半小时。清晨的阳光,好似追光灯,有无比穿透力,丝丝缕缕阳光拨开树叶的缝隙,洒在斑斑驳驳的树干上,草丛中,光影氤氲,雾气蒸腾,宛若仙境。
昨天看过的两棵情侣樟树,似乎相偎相依得更近了点。你看它们的枝杈相牵,不分彼此 。沿着昨天走过的鹅卵石小道,熟门熟路往上行,林中这株“红豆杉”,两人牵手,都难以合围,难怪篁碧畲族乡人叫它“红豆杉王”。乡里打算请林业部门来鉴定一下这些古树的年轮,再标上说明,免得游人费心思猜测古树的前世今生。在红豆杉王旁,还有许多大小不一,年轮不等的红豆杉树 。让我想起小时候屋后的那片红豆杉林。初冬时,树上的红果会自然跌落,淡淡的甜味,是童年的美食。来采风的诗人见林中鸟鸣此起彼伏,建议新建的凉亭叫“鸣翠亭”。坐在颇有诗意的亭中,你可以看见两株苦槠树被藤蔓至上而下缠绕成细密的垂帘 ,藤帘似瀑布而下,且随风摇曳。这里苦槠树大多壮而直,椭圆形的绿叶,白灰色的树皮,树皮上还有深浅不一的纵裂,这也许是苦槠树年轮的记忆。二十余株苦槠树集中在林子里生长,形成了罕见的苦槠树群。苦槠树根部还长出了一株株幼苗 。若干年后,我们老去,化作了尘土,这一棵棵苦槠幼苗如果没有人为干扰 ,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福佑一代代梁家村人。雷老师说,苦槠树果熟籽落时,十里八村的村民就会来古树林捡苦槠籽  ,做成苦槠豆腐,那是畲族篁碧的又一道美食。
这片古树林四季有景 ,春有嫩绿,夏有花香,秋有果实,冬有坚韧。如果让摄影师们选择,定会选择深秋初冬来访这片古树林。经过春雨、炎夏、秋风、冬霜,银杏和枫树的叶子都披上了黄金甲。可以想象,秋风来,冬霜下,黄灿灿的叶子,纷纷扬扬,悄悄给古树林里铺上了一层层金黄的地毯。金黄色的树叶与白墙灰瓦民居相衬,如同一幅自然天成的油画,添一笔则多,少一分则逊。喜欢摄影的朋友记得那时一定要来篁碧 梁家村古树林看看,一定能拍摄到你满意的风景。
这片古树林,原本是为梁家村人防北面大风而栽,没想到千年之后 ,银杏树、苦槠树、香榧树不仅成了美丽的风景,还惠及林中的小动物。银杏、苦槠籽为村民享用,红豆杉、香榧树因高大无法采摘,美了林中栖息的松鼠和小鸟。
由于古树林树大根深,雨季能储水,旱季能吐水。于是,古人在古树林下挖了一口方井,取名为“洪家井”。在没安装自来水之前,梁家村人一直在此取水。
我特意察看了这口“洪家井”,井水清澈如镜,四周长满青苔藤蔓,用手掬了点放在口中品尝,凉中带着清甜,比热卖的某某山泉还好喝。让人疑惑的是,明明住的是梁家人,为什么叫洪家井?难道梁家人定居前就有这口井?就有这片林子?熟读梁氏族谱的雷省身老师考证,篁碧梁姓家族于公元1310年志道公始迁篁碧,至今有七百余年。如果此前居住的是洪家人,那应该是洪氏家族先辈挖掘的井,种下的这片“风水林”。这里没有洪氏后裔,也没有任何资料、任何传说记述洪氏家族何年迁入此处。如今,洪家人又到哪里去了?对于古树林,也没有传说记载其起源。在梁家村,遇到一位老人在田里劳动,老人说他姓宁,祖籍福建,招亲于此,长子姓梁 。他在梁家村生活了六十多年,只知道这片树林从古到今不允许砍伐,是村里的风水林,大家都叫“古树林”。
有文友给古树林取名“百荫林”。说“百”与“北”字音相近,取古树林福荫百代之意。乡老年体协主席林水琳为此赋诗赞百荫林:“依山傍水梁家村,百荫林园佑子孙;贞观银杏绿化石,红豆杉王千年根;龙凤香榧夫妻相,鸣翠亭中百鸟喧;苦槠垂帘藏美味,画中篁碧古风存。”
常叫的名字,一时要改,难适应,难改口。梁家村人说,无论叫“古树林”,还是“百荫林”,名字只是符号,关键要让古树常青,要让青山常绿,千年万代,护佑这一方百姓。
古树林全景
观赏古树

红豆杉王

林中有小亭
林中漫步
情侣树
古树林中红军烈士王思明(梁家村人)故居遗址
古树林中洪家井
古树林旁锄地的村民
林中游步道
(图片柯援生  汪彩萍手机拍摄)

往 期 回 顾

    采石矶:万竹坞 · 圆梦园

    采石矶:季汉章藏砚阁

    镇江:夜游西津渡

    灵山蓝莓基地采风

    镇江:金山 · 北固山 · 焦山

    扬州世园会:2号入口 · 梦幻叠瀑

    扬州世园会:国际园艺展区之一

    铅山陈康伯文化研究会召开二届一次会议

    扬州世园会:国际园艺展区之二

    扬州世园会:“江海之恋”国际馆

|人|家|

2021年第144期(总第2336期)
(0)

相关推荐

  • 宁波的香格里拉,四合院林立,古榧树成群,香榧飘香

    宁波市宁海县曾经有一个乡制,名叫双峰乡,地处宁海县与新昌.天台交界的三角地带,崇山峻岭间,山一程,水一程,避世而远离. 这一带群山连绵,地理偏远,交通不便,因此还未被现代化的进程太多改变,原生态的自然 ...

  • ​【守望株树林】/ 阮义堂

    守望株树林 作者 / 阮义堂 老家的面前山  偌大一片株树林 林内枝繁叶茂 如玉一般洁净  润泽着村湾的祖祖辈辈 林内枝叶扶疏 只见郁郁葱葱的山陵之气 蔓延开来  向世人讲述 一个守望人的履程 祖父  ...

  • 黄山之行(五)

    牯牛降 27日,早饭后,倪总他们用车拉着我们又出发了.十点钟,车子在一座木楼前停下了.走出车来,我们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一湾碧绿的湖水静静地躺在山下,对面是一片叶呈淡黄色的竹林,往上是茂密的 ...

  • 华氏宗祠 · 雷家大院(铅山篁碧采风之三)

            华氏宗祠位于篁碧畲族乡畲族村西部,建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年),占地1728平方米,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 整个建筑由前院.走廊.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享堂和左右边廊九部分组 ...

  • 篁碧河两岸风光(铅山篁碧采风之一)

    铅山县南部的篁碧畲族乡,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北麓,是江西八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铅山最南端的畲族山寨,离县城约80余公里.篁碧不仅水碧山清,空气清新,恬静优雅,民风淳朴,而且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底 ...

  • 重建如初雷氏宗祠(铅山篁碧采风之二)

           雷氏宗祠坐落在篁碧畲族乡畲族村东北部,坐北朝南,呈平面四方形.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系迁铅始祖,雷时六之子孙定居篁碧九十六年时,由雷性孙字派.云字派.光字派三代后裔九大房鼎立建 ...

  • 国家森林乡村大岩(铅山篁碧采风之四)

            大岩村是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四个行政村之一,因村西北有大岩洞而名,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60余年.该村位于武夷山北麓,东北方向与江西省和福建省两个国家级武夷山保护区毗邻,江西武夷山 ...

  • 古朴风味的中村(铅山篁碧采风之五)

    中村位于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南部入闽连接线上,是铅山最南部的村庄,因村处山垄中段,上有岭脚里村,下有翁家村而名.中村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村内有千年银杏树.红豆杉.柳杉树等珍稀树种:文化底蕴深厚,村口 ...

  • 乡村采风的感悟(铅山篁碧采风之六)

    退休之后玩摄影已经有好些年了,因为喜欢旅游,到处行行摄摄,故拍的大多是到此一游的旅游片,既有风光美景,也有建筑实物,还有不少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片子,有时也会抓拍一些旅游景点的人物,但为数不多.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云南省—-— 普洱市清凉村梁家古村落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清凉村梁家组 云南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清凉村梁家组,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梁家大院位于清凉村梁家组,约建于清光绪中期,距今约200余年历史,总占 ...

  • 中国古村落【75】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大汖村

    中国古村落【75】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大汖村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山西省—-—阳 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大汖村

    大汖(pìn,当地人读chang音同场)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迄今盂县仅存的最古老村落.大汖村口有三条瀑布,村居最大瀑布之地,故取名"大汖".因其分布俨若藏传佛教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