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孔子爱舞蹈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三得。如果每次都想及时听到宝利老师的更新,就点击题目下面“语道文心”四个蓝色字关注,或者长按文章最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即可。以往各期可以点公开众账号主页中右上角的小人标志,然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缓冲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大家的点赞、关注、转发!
第十一讲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讲论语第三章,八佾,是讲文化精神的。这个题目很生疏,读音是译,八佾是一种天子举行国家典礼开始之前的礼乐舞蹈,八人一排,八排,共64个人。诸侯之邦六人一排,叫做六佾。诸侯以下的大臣之家,用四人一排的叫做四佾。这个规定很明确详细,非常讲究。大家如果去参加过祭孔大典,应该看到过类似的比较庄重的礼乐舞蹈。
季氏就是鲁国三大权臣之一,每天把国君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从这一句就能看出严重的问题来了。孔子说到季氏的时候说,这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八佾之舞能在他家庭院里随便跳起来,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忍心做出来的呢?现在这句话已经被曲解了!把忍字理解成了忍受,其实论语中是指忍心。文言文中常常用这个义项,比如《鸿门宴》中范增让项庄舞剑刺杀刘邦的时候说:君王为人不忍,若击沛公于座,杀之!就是说项羽为人优柔寡断不忍心杀死刘邦,你去趁机把他杀了。孔子在这里是说鲁国的权臣很有野心,根本没有把国君放到眼里,用天子的礼乐舞蹈都能忍心做出来,其他背叛弑君的事情什么不能干出来呢。这是担心国家命运的话。
有人要说,那不就跳个舞多几个人嘛,有那么严重吗?季氏的级别只能用四佾,如果用了八佾就是僭越,国家的礼仪堕落了,国家就危险了。
刘邦做了做皇帝之后曾经把礼仪删掉,但是群臣在大殿上喝酒争功大呼小叫,甚至拔剑砍柱,朝堂之上一派自由市场的风貌,得这位皇帝威仪尽失。儒家传人叔孙通建议制定礼仪,在长时间的排练准备之后正式启用。礼官举旗,传呼警戒,引导各级官员依次朝见,气氛庄严肃穆。然后举行酒宴,所有的人再也不敢造次。在封建社会,儒家的礼仪在维护统治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后来人们把叔孙通看成是礼仪的宗师。
但是对现代社会来说,礼仪并不是糟粕。从大的方面说,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从小的方面讲,决定一个人的谈吐、举止等待人接物的特点。我国是礼仪之邦,所以现在提倡礼仪教育,而且非常有必要!法官穿着法袍,医生穿着白大褂,都让人敬畏感神圣感,接待外宾的礼仪,出席活动的着装,都让人一下子进入语境。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如果神圣的职业或者场合不讲究礼仪会是什么样子。当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大家深思。
夷狄,泛指文化落后地区。我们当时把周边没有文化也就是不开化的地方叫做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中国是中夏,有文化。所以孔子说哦,落后没文化的地方也有君主,土著的酋长么,但中原政权即便是国家亡了,精神上也是万古长青的。因为就当时而言,周天子名存实亡。
可以看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国家最怕的是什么?是文化的消亡。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重建文化?实际上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孔子告诉我们如果光有政权没有文化的精神没有用。
我们一起来背一下这两则语录吧:
听一听宝利老师讲解,
背得快,学得好!
精神食粮,补气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