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依旧下马陵 / 作者:罗志英(第1375期)

美丽赏析:

下马陵又称蛤蟆陵,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附近。一日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由于陕西话中“下马”二字与“蛤蟆”同音,所以几经流传,便被称作了蛤蟆陵。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蛤蟆陵由此闻名遐迩。

文:罗志英

诵读:梁轩诚

孩提学英文时,在老师的影响下总觉得英语和汉语有些时隔得并不远,只要找到其中的窍门就行。

  我们当时乡下学校聘请的英语老师戴个宽边眼镜,是一个当时一部叫做《河殇》的电视片的忠实粉丝,她告诉我们东方文明都是封闭的,而西方文明却相反、开放自由。

  她说,即以人类最早的概念数字而言,“一”在汉语中念“抑”,而在英语中就成了“碗”、“碗口是张开的,能不开放”?“二”在汉语中念“儿”、“儿肯定小么、碎么”,在英语中念“吐”,“看,多自由、放不哈咧、要出去”。

  说到“三”,她停顿了不解释,直接到“四”、“五”:“四”“死、不行了么、就不自由了”,“人家念'发(否)哦’——看看多开放自由”;“五”就是“捂”,而英国(鬼)人、人家念“摔五”,要扔了出去,自然自由么”。

  现在依然想起课堂上的好奇、轰然状。只记住了这位老师的理论,连她姓什么都没有了印象,因为当时刚刚在语文课上学过了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不知道哪位熊孩子命名她“蛤蟆”老师。

  

“蛤蟆”老师的理论不断被证明有问题、是错的,她误人子弟的理论当时就被语文老师批驳得体无完肤。语文老师说,这一切都肇始于董仲舒:“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帝位铁定之后,文、武、艺是当时艺人们的进身模式。董仲舒之前,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削藩策》以及让痞子皇帝刘邦感受到帝王滋味的叔孙通和给秦始皇出主意“焚书坑儒”的李斯、写《五蠹》的韩非、甚至包括孔圣人,这些文化人参政、议政都不为过。但从董仲舒之后、就是董仲舒不仅让帝制宗教化了,而且还使儒学宗教化了——从此中国再也没有独创性的思想大师,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臣伏在世俗政权下才能存在!

  

语文老师还说,董仲舒死后埋在下马陵,白居易的《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提到的“蛤蟆陵”就是“下马陵”,在西安。

  游走“蛤蟆陵”、“下马陵”。

  在西安城墙和平门与文昌门之间,那段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

2100多年前,即使西汉皇帝汉武帝刘彻经过这里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

  

董仲舒如今位于下马陵东头的一个军队干休所内,青翠的植物环绕祠堂和后面的墓园,高约两米、直径四五米的墓前,墓碑被玻璃罩着。1956年这里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介绍石牌上写道:昔汉武帝每幸芙蓉苑,至董仲舒墓下马,故世人称之为下马陵……明正德、清康熙和乾隆年间,对董仲舒墓都做过修缮,以示对这位西汉学者的纪念。

  这位学者以儒学为主体和外壳,杂揉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哲学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观点,将君主统治影射到天道上,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理论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法宪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封建君主巩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这一理论沿袭直至辛亥革命结束;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

  考据史实真相,虽然充满神秘、神奇和成就感,但总归要枯燥的多。相对而言,关于下马陵和董仲舒的民间传说就要浪漫的多。

  在老西安,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南大街为什么短于其它三条大街。这里面有个传说。这个传说与下马陵有关,与汉儒董仲舒有关,甚至与神话传说里的董永有关。

  

传说西汉时期,书生董永因家贫卖身葬父,为财主当长工,苦度时日。董郎的正直与憨厚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遂私自下凡与他结成恩爱夫妻,并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胖小子,起名董仲舒。后来天上的王母娘娘得知此事,盛怒之下,王母娘娘差遣天兵天将把七仙女强行押回天宫,留下董永父子在人间相依为命。董永由于思念妻子七仙女,再加上财主的盘剥与欺榨,身体日益衰弱,勉强把儿子董仲舒拉扯到十二岁,便一命身亡。

  无奈之下,幼小的董仲舒也以卖身葬父的形式,安葬了父亲。

  还好,收买董仲舒的是一户姓王的善良人家,王相公夫妇不但给他吃得饱、穿得暖,还供给他读书。王家没有儿子,就把董仲舒当亲儿子养育,还专门聘请关中鸿儒教授董仲舒诗文。董仲舒天资聪敏,因而学习起来长进很快,不几年就取得了功名。董仲舒对经书、史书颇有研究,22岁就撰写了《春秋公羊传》等儒学名篇。学成之后,董仲舒来到长安,深得汉景帝喜爱,被提拔为博士。但由于窦太后喜好妖言惑众之士,鄙薄儒术,因此董仲舒一直不被朝庭重用。

  董仲舒为人刚正不阿,也不喜阿谀奉承,于是被奸邪小人所忌恨。但董仲舒深得城中学子敬重,因为他学识渊博,讲学时理路通明、阐释清晰,使学子一听就懂。由于董仲舒的人品文问皆高,所以汉代的儒林学士也把他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对待。不久,汉景帝驾崩,儿子刘彻继位。汉家江山进入了武帝时代。汉武帝听说董仲舒才德兼备,便升他为江都相,并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学治世思想。

  

次年,董仲舒以江山社稷为重,大胆揭露“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实,因此,彻底得罪了朝庭的大批贵族。他们借口董仲舒写的《灾异记》一书有影射朝庭之意,把董仲舒投进了大牢,判了死罪。临杀头的时候,汉武帝才下诏赦免了董仲舒。自此,由于朝庭群小的嫉妒和馋言,董仲舒再也没有被汉武帝重用。董仲舒退隐乡野、归志林泉,终日闭门著书,直到无疾而终。

  董仲舒自幼家贫,加上为官清廉,没有丝毫产业和积蓄。董仲舒死后,儒生们才发现,他穷得甚至连一口薄皮棺材都买不起。因而城里的汉儒及他的弟子们集资为董仲舒治丧。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倍受感动,更有感于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为汉家江山永固立下了“汉马功劳”。所以汉武帝亲自为董仲舒踏斟墓地,选择了秦代遗留下的“宜春苑”做为董仲舒的墓地,并在这里为董仲舒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在董仲舒墓前依汉家江山的祖治修建了董子祠,并诏告天下,董仲舒享百代香火。

  一天,汉武帝出城狩猎,路经董仲舒墓园时,出于对一代鸿儒的爱戴与尊敬,还离墓园有三十丈时,汉武帝就翻身下马,净心净手,步履而过。随行的大臣和护驾也都跟着汉武帝步行而过。从此,董仲舒墓园周围的这块土地,就被人们称作“下马陵”。并且形成了一种制度:凡过往的官员、儒生,一律在三十丈之外,下马步行而过。

  隋文帝建大兴城和唐高祖建长安城时,都把“下马陵”留在了城内。

  

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定都南京,封他的次子朱樉为“秦王”治关中。秦王重建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秦王推崇武治,不喜儒生,不尊儒术,所以下令缩短南城距离,把“下马陵”驱逐出城。秦王动用了数十万苦役修筑西安城,耗时整整十年的时间。谁知第二天秦王登城巡行,发现“下马陵”和陵前的祠堂又“跑”到了城里。

  秦王大怒,下令砍了南城监工,并传令拆了南城重筑,一定要把“下马陵”驱逐出城。于是工匠苦役们辛苦三年,总算把“下马陵”隔在了城外。可谁知,第二天“下马陵”又跑到了城里。秦王气得吹胡子瞪眼,遂令工匠推倒重筑。这回把“下马陵”抛出城数十丈之遥,而且隔了一道水深丈余的护城河。秦王看后不禁暗喜,心想:这下我看你怎么进城传播儒术?谁知第二天秦王登城一看,“下马陵”又进到了城里,光采依然,香火依然。秦王一气一惊,不久便一命身亡、奔了黄泉。

  至此,西安城的南大街由于接连被“斩”了三次,所以南大街远比东、西、北三条大街要短。

  

“下马陵头草色春,我来怀古一沾巾”——这是宋代学者苏舜钦写的《过下马陵》诗句,表达了他怀古礼贤的心意;宋人戴复古“下马陵前感慨深”,元人王恽“下马陵前拜秋草”,金人元好问“千年荆棘龟趺在、会有人寻下马陵”以及明人黎民表“碑在千秋下马陵”等诗句,都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使儒学成为文化正统的董仲舒的深情怀念。

  春风依旧下马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