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摆摆(2)
“摇摇摆摆”在孝义话中可以读bә(三声) jī sì lǎi,有“晃荡,扭动”等意思。
1.你书包上吊的个个甚咧?走起路儿来摇摇摆摆的,你觉察不着?
2.你能不能安安儿的咧?再给我摇摇摆摆,打你小鬼咧。
3.兀家担的两桶水,一路儿上摇摇摆摆的,回来时剩下两半桶啦。
例句1的“着”读jiè。
例句2的“安安儿的”读tī tiār ji。
例句3的“时”读sāng。
普通话的“y”与孝义话的“b”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宜宜宜:宜bә(三声)宜
2.翼翼翼:翼bǒbo 3.愚痴儿:bāi痴儿 4.愚愚:bèng愚 5.愚愚愚儿:愚bī愚儿 6.愚痴痴的:biaә(一声)痴痴的 7.愚愚:愚bò
普通话的“ao”与孝义话的“ә”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厚薄:厚bә(三声)
2.垂到地下啦:垂dә(四声)地下啦
3.老郝:老hә(一声)
4.栲栳子:gә(一声)栳子
5.抛掷:bә(三声)掷
6.尿一泡:尿一pә(一声)
7.一套套:一bә(三声)套
8.摇动:gә(一声)动
9.幺:yә(一声)
10.着凉:zhә(三声)凉
11.睡着啦:睡chә(三声)啦
12.稍歇咾一下:gә(三声)歇咾一下
13.稍等一下:sә(一声)等一下
即“摇”是可能读bә(三声)的。
普通话的“y”与孝义话的“j”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压翘翘儿:jiә(一声)翘翘儿
2.黡:jì
3.怎样写咧:怎jī写咧
4.佯装:jiǎ装
5.腋腋腋:腋jiāng腋
6.腋腋腋:腋jiaә(一声)腋
7.亦亦亦:亦jiāng亦
8.亦亦亦:亦jiaә(一声)亦
9.愚愚:jiaә(一声)愚
10.已已:jiù已
11.愚愚:jiū愚
12.生育:生jǔ
13.跃跃跳跃:跃jī跳跃
14.跃跳跃跃:jiә(一声)跳跃跃
普通话的“ao”与孝义话的“i”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傻帽:傻bī
2.假冒:假mì
3.绕缠缠绕:sǐ缠缠绕
4.头一遭:头一cì
5.着着急急:着lī急急
6.勺勺:sīsi
即“摇”是可能读jī的。
普通话的“b”与孝义话的“s”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罢咾罢:sǎng咾罢
2.罢咾罢:suàng咾罢
3.奔:saә(一声)
4.击毙:击saә(一声)
5.特别:特sū
普通话的“ai”与孝义话的“i”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踩:cī
2.逮捕:dì捕
3.孩子:zǐ子
4.外行:lì行
5.窄窄迫迫:窄lī迫迫
即“摆”是可能读sì的。
普通话的“b”与孝义话的“l”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绊绊:绊làng
2.半生半熟:半生liào熟 3.半生半熟:半生liuò熟 4.笨头笨脑:lèng头lèng脑 5.诡子辩子:诡子liù子 6.濒死:līng死 7.拨拨棒:拨拨棒 8.半生不熟:半生liào熟 9.半生不熟:半生liuò熟
即“摆”是可能读lǎi的。
○《说文解字》中,“摇”的解释为“余招切,动也。从手䍃声”。
我的理解是,写作“动摇摆摆”也对。
我的分析是,写作“摇摇摆摆(动摇摆摆)”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胜溪俗语》中有“薄鸡四来”,解释为“摇摆不定”。
2.《孝义俗语大观》中有“不鸡四来”,解释为“摇摇摆摆”。
3.《乡言研究》中有“不几四来”,解释为“摇摇摆摆。〔例〕崴人走上路儿老是不几四来地,是不是腿上有病咧”。
旧文参考: